基本內容
善男子(shàn nán zǐ)
善男子(梵kula-putra;巴kula-putta;藏rigs-kyi bu)】
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義。經典中對在家的信男、信女,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稱呼。此時的‘善’,系對信佛、聞法、行善業者之美稱。
窺基《阿彌陀經通贊》則雲,善男子、善女人是梵語優婆塞、優婆夷之譯,指持五戒之男子、女人。
《雜阿含經》卷三十七〈善男子經〉雲(大正2·275a)︰‘有不善男子、善男子,(中略)云何為不善男子?謂殺生者,乃至邪見者,是名不善男子。云何善男子?謂不殺生,乃至正見,是名善男子。’
就是說什麼是不善之人呢?
就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嗔恚、邪見之人。
什麼是善男子呢?善男子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的人。
什麼叫作“善男子、善女人”呢?我們都出生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既然是出生在五濁惡世的人,怎么可能是善人呢?以佛法作為鏡子來反照我們的內心,就會發現我們有許多的貪嗔痴,除非降伏了貪嗔痴,否則再怎么樣的修身養性,都不夠資格堪稱為純善無惡的人。當然,我們也不是全然純惡無善,仍然是有一些善,可是比較起來,仍然是惡多善少;而且貪嗔痴三毒是根本的惡,一切的惡、一切的不善都是因為有貪嗔痴,所以五濁惡世的眾生可說都是惡人。可是如果我們聞說阿彌陀佛而執持名號,釋迦牟尼佛就歡喜的讚嘆我們是善男子、善女人。當然我們被釋迦牟尼佛這樣讚嘆,一方面是高興,一方面也是無比的慚愧,因此我們“常懷慚愧,仰謝佛恩”。
經上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我們要執持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當然要先“聞說”,如果沒有先“聞說”,就不可能知道這句名號,既然沒聽過這句名號,又怎么可能了解這句名號的內涵呢?所以必須要先有“聞說”;那要從哪裡聞說呢?當然是從善知識那裡聞說。善知識有“教授善知識”“外護善知識”“同行善知識”,但不管什麼善知識,只要能夠講這個法門讓我們信受的,就都是我們的善知識。或許我們是偶然在其他的地方看到,然後走入信仰之道;不過即使是偶然看到,也必定是幾年前某種有關這部分的因緣種子進入我們腦海中,所以當我們看到這本書時,種子就浮現,因此特別有印象、特別感動,對這方面有興趣,甚至生起信心;不然,就是過去世曾有這個因緣,所以這輩子看到這本書的內容才會歡喜信受。總之,都是由於“聞說阿彌陀佛”,我們才會“執持名號”。
其次,“聞說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呢?當然是聞說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不忍眾生苦,阿彌陀佛還沒經過我們的祈求拜託(其實我們也不曉得要祈求拜託),就大慈大悲的、預先的、主動的在萬古永劫之前為我們發下四十八大願,為我們完成願行來成就極樂世界,以及成就我們從娑婆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功德資糧。我們就是聽聞阿彌陀佛成佛的生起本末、來龍去脈,然後才會生起信心,信受彌陀救度,不然我們怎么可能會信受彌陀的救度呢?
所以,“執持名號”有兩種涵義:一是內心信受彌陀的救度;二是口中稱念彌陀的名號。“執持”的意思是用手去握住東西,因為阿彌陀佛的救度是無形的,所以我們就是以無形的心去領受、信受;再者,這一句名號雖然無形,可是有聲音,我們就以我們的口去稱念這句名號。所以,“執持名號”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目的當然就是“願生彌陀淨土”。
其次,什麼是“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呢?這是在說明念佛的時間長短。接受彌陀救度的人,如果只剩下一天的生命,那就以這一天的時間專一的稱念這一句名號;倘若你的生命延長了,尚有二天、三天……七天的生命,甚至還有七年、七十年的生命,那餘生你就專一的念這一句名號,不必假借或修其他法門,因為其他法門都不是往生的正因。這就是“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之意。所以“若一日……若七日”就是盡他的生命,盡一輩子。
那什麼叫“一心不亂”呢?所謂“一”就是“不二”,不二就是“專”,所以一心就是專心;“不亂”就是“不雜亂”,不雜亂也是“專”。因此“一心不亂”的意思就是說:“盡一輩子去專念這一句名號”。這就是“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的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