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麥隆歷史

喀麥隆歷史

喀麥隆歷史 -喀麥隆聯合共和國位於非洲中西部,南和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接壤,東與中非、查德毗鄰,西北連奈及利亞,西南瀕幾內亞灣。面積47.5萬平方公里。人口946萬(1984)。主要部族有富拉尼人、巴米累克人、巴蒙人、巴薩人、杜亞拉人等。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官方語言為法語和英語。首都雅溫得。

喀麥隆歷史

正文

喀麥隆聯合共和國位於非洲中西部,南和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接壤,東與中非、查德毗鄰,西北連奈及利亞,西南瀕幾內亞灣。面積47.5萬平方公里。人口946 萬(1984)。主要部族有富拉尼人、巴米累克人巴蒙人、巴薩人、杜亞拉人等。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官方語言為法語和英語。首都雅溫得。
早期歷史 遠古時期在喀麥隆北部已有人類活動,該地曾發現舊石器時代的村落遺址。約自公元 1世紀起,居住在喀麥隆高原的班圖人陸續向外遷移。8~ 9世紀,喀麥隆北部靠查德湖一帶,一度為薩奧人居住。以赤陶雕塑和冶鐵術為特徵的薩奧文化對這一帶有較大影響。後來,柏柏爾人和阿拉伯人的遊牧部落先後遷入,13世紀強盛起來的卡涅姆王國,曾征服和統治喀麥隆北部地區。15世紀,喀麥隆北部出現了曼達拉王國,到16世紀,曼達拉王國淪為博爾努王國藩屬。19世紀,富拉尼人在喀麥隆北部建立阿達馬瓦王國。

喀麥隆歷史喀麥隆歷史
喀麥隆南部,主要居民為班圖人。他們分成許多小的部族,以農業為主,兼及狩獵和採集。17世紀以後,這裡陸續出現一些酋長國,其中較大的是建立在姆巴姆河西部的巴蒙王國。
殖民者的入侵 約1472年,葡萄牙人來到喀麥隆沿海的武里河口地區,發現河中有許多龍蝦,就稱這條河為喀麥隆(葡語蝦河之意)。喀麥隆由此得名。16世紀後,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殖民者陸續入侵。他們在沿海地區建立商站,從事奴隸、橡膠和象牙貿易。19世紀初,喀麥隆沿海地區主要為英國人所控制。1837年,沿海的賓比亞酋長將河口部分地區割讓給英國人。1858年英國人在阿姆巴斯灣邊建立了維多利亞城。19世紀60年代末,德國人開始在喀麥隆沿海建立商站,此後德國勢力逐漸發展起來。1884年7月,德國殖民者以欺騙等手段,威脅引誘沿海的一些酋長簽訂條約,將喀麥隆沿海地區劃歸德國“保護”。德國殖民者從沿海向內地擴張,逐步征服內地各酋長國。到20世紀初,喀麥隆全境基本為德國控制。德國殖民者對喀麥隆實行直接統治。在經濟方面,除繼續從事橡膠、油棕等貿易外,還發展可可、橡膠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園。修建沿海至內地的鐵路。1911年,德國以承認法國對摩洛哥的保護權,取得了法屬赤道非洲的部分領土,使德國在喀麥隆的統治區進一步擴大。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法聯軍擊敗駐喀麥隆的德軍,占領了喀麥隆。1919年 7月,英、法兩國簽署《倫敦宣言》瓜分喀麥隆:法國占東部領土,約占總面積的4/5;英國在西部,約占總面積的1/5。1922年,國際聯盟將東、西喀麥隆分別交由法、英委任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6年12月,聯合國大會決定將東、西喀麥隆繼續交由法、英託管。
法國在東喀麥隆委派相當於總督的專員進行直接統治。法國殖民當局向當地人民徵收人頭稅,強迫非洲人到法國人的種植園勞動,或採伐森林、開採地下資源。
英國占領的西喀麥隆,在行政上劃歸英屬奈及利亞管轄。另外,在南喀麥隆還設有英國專員。英國殖民當局成立土著管理處,利用部落酋長實行間接統治。英國殖民當局也向喀麥隆人民徵收各種捐稅,從喀麥隆出口各種農產品。
民族獨立運動 德國、法國和英國殖民當局對喀麥隆人民實行壓迫和剝削,不斷激起人民的反抗。在德國統治時期,喀麥隆人民進行過多次反對土地掠奪的武裝起義和罷工鬥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喀麥隆人民開始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1948年法屬喀麥隆成立了喀麥隆人民聯盟,提出實現民族統一和獨立、進行社會改革等要求。1955年 4月,喀麥隆各黨派發表聯合宣言,要求結束託管制度,建立主權國家。許多城市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遭到殖民當局的鎮壓。1956年夏季,喀麥隆人民聯盟在東喀麥隆發動武裝鬥爭,遭到法國殖民當局的鎮壓。
面對喀麥隆人民日益高漲的民族獨立運動,法國和英國殖民當局,不得不讓步。1957年 4月,法屬喀麥隆頒布喀麥隆新法規,成立東喀麥隆自治政府。1958年 2月A.阿希喬任自治政府總理。同年 5月阿希喬創立喀麥隆聯盟。1960年1月1日,喀麥隆法國託管區結束託管制度,宣布獨立,成立喀麥隆共和國。1961年 2月,根據第14屆聯合國大會決議,在喀麥隆英國託管區的北部和南部分別舉行公民投票。結果,北部於 6月併入奈及利亞;南部於10月與喀麥隆共和國合併,成立喀麥隆聯邦共和國,由阿希喬任總統。
獨立後的喀麥隆 阿希喬政府強調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1966年,宣布合併各政黨,成立單一的執政黨喀麥隆民族聯盟。1972年 5月20日通過新憲法,取消聯邦制,成立聯合共和國。1982年11月,阿希喬辭去總統職務,由P.比亞接任總統。
獨立以來,喀麥隆經濟、文化獲得較快的發展。國民生產總值1960年為 4億多美元,1979年上升到45億美元。
喀麥隆和中國於1971年 3月26日建立外交關係。喀麥隆對外奉行獨立、開放和不結盟政策,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1984年 1月在提前舉行的總統大選中,比亞連任總統。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