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喀納斯河喀納斯河是布爾津河的主要支流,河的上源就是喀納斯湖。湖水傾瀉而下,在山谷中蜿蜒,形成了臥龍灣、月亮灣等秀麗絕倫的水灣河灘。喀納斯湖南端出水口以下到鴨澤湖的河段巨石密布,水流湍急,浪花四濺;鴨澤湖到臥龍灣河段,則河面寬闊,水流緩慢,河灘上綠草如茵,兩岸林木蔥鬱。
風景特色
喀納斯河神仙灣往下一公里就到了月亮灣。月亮灣的形狀真的像一輪上弦月。彎曲的角度不差分毫。河水中有兩片蔥綠的小島,酷似兩個巨大腳印。關於這兩個腳印,有很多的傳說版本,比如說是嫦娥登天的腳印,是王母流連的痕跡,是成吉思汗西征的足跡等等。這裡的河水很奇怪,非常非常得綠,而且完全不透明,非常非常的靜,就像完全停住了一樣。我看到它的第一個感覺是:這是一片綠色的漿糊。雖然河灣的曲線非常動人而腳印非常逼真,可是我還是覺得這裡的水太怪異了,而且這明明是奔流的喀納斯河的一段呀,它怎么可能會如此凝滯呢?我沿著棧道而下,一直走到月亮灣的水邊。如此近的距離,才能看到水面上輕微的波紋,依然覺得河水是停滯的。沿著河岸往前走,旁邊又是樹林。只是不像湖濱的那么幽深。很多倒下的老樹。我探究這些樹以後會是怎么處理,因為喀納斯景區是禁止任何人為改變其原生態的,但是將倒下的樹運走算不算改變其生態呢?有的樹已經朽壞,到處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根雕牆,只是沒有去看岩畫路上遇上的那么壯觀。有棵斷木的樹幹上居然還長著蘑菇!雖然漫山遍野開花的季節已經過去,但是路途上仍有許多莫名的小花吸引著我的視線。月亮灣對岸有大片的白樺林。想來在秋天的時候金黃的白樺樹、雪白的樹幹、碧綠的湖水應是燦爛奪人心魄。而我所看到的,是未曾盛裝的少女。
景區特點
喀納斯河臥龍灣往前不遠,是喀納斯大橋。橋的一側河水平靜無波,而橋的另一側則水流洶湧湍急。我下到河岸邊,終於看明白了這座分界橋的奧秘。在橋的底端正好是一段落差很大的河谷。河水從上游緩緩流下,經過這段亂石橫生的河谷飛越而下,河面收窄,河水登時加快速度奔涌而下,撞在石頭上打出無數浪花,團團急轉著行成一個個漩渦,河水頓時就變成了雪白的顏色。站在橋上,看不到橋下的變奏,就形成了橋左橋右兩重景象的奇觀。過了喀納斯橋的喀納斯河再也沒有寬闊的河道可以讓它慢慢流淌。群山越來越逼仄,河水在山間衝出一條彎曲百轉的河道,向下游奪路而去。喀納斯河才是喀納斯的靈魂,至少在7月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