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艾提卡爾清真寺

喀什艾提卡爾清真寺,中國西北四大名寺之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始建於明正統七年(1442)左右,原為喀什噶爾統治者沙尼色孜·米爾扎的後裔修建的一座墳地小寺。嘉靖十六年(1537)前後,烏不里哈德爾·米爾扎阿爾伯克擴小寺為主麻寺。據傳18世紀後期根據古麗熱拉遺願用她的大筆錢財重建此寺。清同治十一年(1872),阿古柏一度占領喀什噶爾,對該寺進行大規模擴建,形成現存規模和格局。“約建於公元1872年”之說即由此而來。1937年,在寺前開闢大道和廣場,寺名“艾提卡爾”,即維吾爾語“節日廣場”之意。1955和1981年兩次大規模整修。占地面積16800平方米,由東面清真寺和西面教經堂兩大部分組成。阿拉伯式建築,兼有維吾爾族古代建築風格。寺門淺藍色,高約4.7米,書有阿拉伯文《古蘭經》文,周圍襯有維吾爾藝術風格的精美圖案和花紋。門樓約高12米,兩側各有一高18米的宣禮樓,為米黃色雄美尖塔,後有大型拱北建築,附以小尖塔和新月。進大門和拱北即為清真寺大院庭,禮拜殿建在院庭後部高台上,高台下不遠有柵欄一道將院庭分為內外兩層。大門至大殿道路兩側有二亭狀磚龕,既增加院庭對稱感,又為在院中會禮的人指示朝向。禮拜殿總面積約2600平方米,由內殿、外殿、抱廈三部分組成;支撐大殿的系140根藍綠色雕花木柱,由其隔成的棋盤狀頂棚彩繪和藻井格外濃郁而富麗。教經堂原可供400名學員居住和學習。每逢兩大節日,寺內及寺前廣場格外熱鬧,可容10萬人作會禮。該寺在中亞一帶也享有盛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