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古羌族,出自宋朝時期党項族直盪部族首領啜佶,屬於以部族稱謂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姓氏尋源》記載:“當出折維昌所部,啜訛之後。”即源於宋朝時期興州刺史折惟昌所部將領啜訛之後。啜訛,党項族人,其所統領的直盪部原來隸屬於後周世宗柴榮(公元921~959年)屬下的靜難軍節度使折德扆麾下。進入北宋王朝之後,折德扆病逝,其弟折德願承襲爵位,在北宋太祖趙匡胤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歸附北宋王朝。在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年),党項直盪部族首領啜佶率眾反叛,引軍攻擊府州(今陝西榆林林府谷),結果為宋朝大軍所敗。當時,羌部族十六府的大首領屈遇與十二府首領羅崖領因啜佶的反叛而招至北方兵禍,眾皆怨怒,要聯合誅殺啜佶。啜佶十分懼怕,只好再以其部族歸順北宋王朝。當時,宋太祖以屈遇為檢校太保、歸德將軍,敕封羅崖為檢校司徒、以啜佶為懷化將軍,啜佶部族再次歸於宋軍大將楊業之妻折太君(後世文學作品中稱“佘太君”)的叔叔折德願所部。
到了宋真宗趙恆鹹平二年(公元999年),折德願病逝,其子折惟昌承襲。啜佶之子啜訛又率部族叛出折惟昌所部,與河西羌族黃女族長蒙異保一起造反叛宋,並引導西夏國銀州觀察使趙保吉之軍攻擊宋朝的麟州萬戶谷(今陝西榆林神木),聯軍攻至松花砦(神木東北二十里處),遇到了宋軍大將折惟昌、同巡檢使折海超、供奉官折惟信所率宋的赴戰抵抗。在這場戰役中,趙保吉率西夏兵眾攻擊宋軍,戰中啜訛異常驍勇,因此宋軍雖然人數眾多,但竟然不敵,一場血腥廝殺後,宋軍主將折惟昌臂中箭矢墜馬,得裨將之馬突圍而出,而其叔折海超、其弟折惟信皆被啜訛、趙保吉之軍斬殺。到了農曆9月,折惟昌與宋思恭、劉文質率宋軍與西夏兵再次大戰於埋井峰(今陝西榆林林府谷),怒軍難抵,西夏趙保吉、黨萬私、保移埋、啜訛等大敗而走。緊接著,折惟昌又率軍攻破言泥族,即河西羌族黃女族長蒙異保所部,拔除黃砦,焚其器甲、車帳,俘斬甚眾。之後,折惟昌以功領富州刺史(今湖南懷化)。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折惟昌與王萬海等大破賊砦,護芻糧直抵麟州(今陝西神木)。秋季入朔州地界(今山西朔州),擊破西羌狼水砦。當時的契丹正在圍攻宋朝的岢嵐軍(今山西岢嵐),聞風敗遁而去。此後,正史中不再見党項直盪部啜氏的記載。
在党項直盪部族中,多有以酋首啜佶的名字為姓氏者,後取其首音漢字諧音“啜”為氏,稱啜氏,在西夏王朝被蒙古大軍滅亡之後,啜氏族人分別融入漢族、蒙古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朱姓,出自明朝初期明惠帝朱允炆,屬於避難改姓為氏。明朝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因至愛的太子朱標早逝,遂在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即立朱標長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農曆閏5月,朱元璋駕崩,終年七十一歲。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改年號為“建文”,這就是明朝初期著名的明惠帝,即建文皇帝。朱元璋皇子眾多,稱嫡系者就有二十餘人,庶子不計其數。生前,他把諸皇子皆封王位,然後分封於全國各地。四子燕王朱棣其人智謀善戰,就把他分封到北平(今北京)以鎮北方,主要是防禦元朝的殘餘北元政權。朱允炆繼位後,燕王朱棣根本就不把這位侄皇帝放在眼裡,有心取而代之。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農曆7月,燕王朱棣正式藉口明惠帝的削藩作法,以“靖難”之名發兵造反,至明建文三年(公元1402年)農曆6月,歷時三年,燕軍直抵南京,之後自立為皇帝。明惠帝朱允炆哪裡去了?在歷史上沒有確切記載,只在《明史·恭閔帝本紀》中有一筆:“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
民間傳說,在明建文三年(公元1402年)農曆6月,明朝京城(今江蘇南京)失守後,明惠帝朱允炆命宮人放火焚宮,皇后赴火死難。後明惠帝喬裝剃髮扮僧人模樣,和隨行護駕人員分兩路,一路從鬼門出,在神樂觀道士王升助在協助下乘小船到神樂署(神樂觀,今江蘇南京天壇新村),另一路從水道御溝而行,奔神樂觀,後坐船逃往京口(今江蘇鎮江)。翌日晨,明惠帝起程,過六合(江蘇六合縣)至襄陽,逃往雲南。朱氏三兄弟與帝兄允炆泣淚相別,各回府地,同年農曆8月,那兄弟三人的封爵全被燕王不同程度予以削廢,以後也都非正常死亡。程亨和太子朱文奎與明惠帝同行,後改道去汴梁。在汴梁,朱文奎等隱姓埋名,依教書和幫寫文書為業。待朱文奎成人後,符為啜氏。明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燕王朱棣稱帝遷都北平,改年號為“永樂”,帝號成祖,在農曆2月下詔把北平改為北京、隸屬順天府。
而鎮江城當時即有謠傳,“靖難生永樂,京口變鎮江,京字帶北去,口子擱姓旁。”可人們很少知道其中的原由,實際意思是:京字被燕王明成祖遷都帶往北平,改平為京用,口字是明惠帝,拿去擱在啜氏旁邊了,所以京口的城名從此就不復存在了,改成了“鎮江”,一直沿襲至今。
本書按:
第二個淵源純系民間口頭傳說,難以取信。筆者家族即為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楚王朱楨後裔嫡傳,家傳長壽,今士字輩猶有人以近九十歲高齡在世,且家史豐盈,卻從未確實過此傳說,反而第一個淵源倒是有史有據。不過,天下民口悠悠,或為實情也未可知,因此不敢駁也!另外,在今文獻《姓氏大詞典》中將姓氏“啜”注音為chuài(ㄔㄨㄞˋ),為誤,讀音實為chuǎi(ㄔㄨㄞˇ)。
第三個淵源
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西突厥官職五大啜,屬於以官職族稱謂漢化為氏。五大啜,是隋、唐時期西突厥民族中的官職稱謂,為西突厥咥利失可汗所設定。隋文帝楊堅開皇二年(公元582年),突厥民族分裂為東、西兩部分之後,西突厥的咥利失可汗阿史那·室點密將整個西突厥分為十部,每部設有酋長一人,各賜一支金箭(金箭令牌),時謂之“十箭”。在中央帳廳,咥利失可汗又分有左、右兩廂,左廂號稱“五咄陸”,置有五大啜,每一“啜”執掌一個部落,領屬下居於碎葉城(素葉水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托克馬克)以東;右廂號“五弩失畢”,置有五大俟斤,每一“俟斤”亦執掌一個部落,領屬下居於居碎葉城以西,通稱之為“西突厥十姓”,即西突厥白姓(貴族)阿史德部、蘇農部、執失部、舍利吐利部、阿史那部、綽部、賀魯部、葛邏祿部、郁射施部、多地藝失部這十個大的部落,其實,當時的西突厥還有拔延部、卑失部、叱略部、跌部、思壁部、奴剌部這六個部,只不過其時規模還很小,史籍中未予以單列。“西突厥十姓”不包括黑姓(平民)。在歷史上著名的西突厥重臣阿史那·屈利啜,其“啜”就是這種突厥官職稱謂。其後,咄陸、啜、弩失畢、吐屯、俟斤、乙斤、閻洪達、頡利發等西突厥的官署名稱以及官職稱謂,亦皆成為了西突厥民族中的姓氏,啜氏即其中之一,自唐朝時期起世代相傳至今。
在西突厥民族中的五大啜之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官職稱謂為姓氏者,在西突厥滅亡之後,族人多以諧音漢字為姓氏,稱啜氏,逐漸融入漢、吐蕃、室韋等各個民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西突厥大臣阿史那·屈利啜,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阿史那·屈利啜,西突厥重臣、大將、宰相,曾受西突厥可汗阿史那·頡利之命,為其弟迎娶焉耆國的龍氏莫言花,以達到聯姻並迫使焉耆國與其聯軍來對抗唐朝。焉耆國,國君為龍氏。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焉耆國王龍突騎支始遣使來朝。自隋末亂世,磧路閉塞,故而西域至中原朝貢皆借道高昌國境。龍突騎支當時請開大磧道以便行人,唐太宗許之。因此高昌國王大怒,慫恿國人大掠唐朝邊境。西突厥莫賀設與咄陸弩失畢作難,來奔,咄陸弩失畢復攻之,遣使言狀,並貢名馬。到了咥利失可汗即位後,與焉耆國很親善,故倚為互援。
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處月國、處蜜國與高昌國聯合起來,攻陷了焉耆國的五座城池,不但掠走了一千五百餘國人,並大肆焚毀廬舍。唐太宗得知後,詔令大將軍侯君集率兵討伐高昌國,侯君集在攻擊前曾遣使告之焉耆國王龍突騎支,龍突騎支大喜,引兵輔佐唐軍。後高昌國破,侯君集歸還了高昌國所俘掠的焉耆國人及其五城,龍突騎支為此還遣使者入長安向唐太宗致謝。後來,龍栗婆準的從兄龍薛婆阿那支自立為王,號瞎乾,抓了弟弟龍栗婆準獻給龜茲國,龜茲國王將龍栗婆準殺之。唐太宗震怒,派遣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率軍討伐龜茲國,龍薛婆阿那支早有準備,在戈壁東境組織軍隊抵抗唐軍,結果為阿史那·社爾一舉擊敗,擒住了龍薛婆阿那支,歷數其罪,斬之,為龍栗婆準徇葬。之後,唐太宗改立龍突騎支的弟弟龍婆伽利為王,以其地為焉耆都督府。後來,阿史那·屈利啜因為大意,居然死在將領飛龍之手。
在阿史那·屈利啜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名字位姓氏者,後分別省文簡改為漢字單姓屈氏、啜氏等,融入漢族、蒙古族、女真族中,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
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西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阿史那·默啜,為唐朝早期的西突厥可汗,是一位歷史上對唐王朝忽降忽叛了整二十年的突厥可汗。唐則天順聖皇后武曌延載元年(公元694年)農曆1月,西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篤祿逝世,因其子幼,其弟阿史那·默啜自立為可汗,史稱默啜可汗。農曆12月,默啜可汗發兵侵擾靈州(今寧夏靈武),室韋也乘機反叛,武則天即派出東北靺鞨族酋長、右鷹揚衛大將軍李多祚率軍擊破之。唐天冊萬歲元年(乙未,公元695年)冬,農曆10月,默啜可汗遣使請降,太后喜,冊授左衛大將軍、歸國公。一直到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農曆6月,默啜可汗又出並向北攻擊匈奴分支的鐵勒九姓之一的拔曳固(拔野古),大破鐵勒於獨樂水(今北京平谷),殺害拔曳固,搶掠甚多,恃勝得意揚揚而歸。不料在途中遇到了拔曳固的部下頡質略所率鐵勒潰散之兵,他發現默啜可汗的親兵衛隊非常懶散,警惕性極其差,幾乎就不設防備,而默啜可汗本人作為突厥首領,竟然也大搖大擺地離開了本隊,幾乎是獨自行動,於是質略所自柳林突擊而出,一舉斬殺了這位橫行了中國北方二十年的突厥可汗,其部下也將突厥的親兵衛隊殺散,之後割了突厥可汗的腦袋,交給了當時追擊而來的唐朝大武軍將領郝靈荃。一代突厥梟雄的歷史就此結束。
阿史那·默啜的後裔子孫甚多,在其中有以先祖名字的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默啜氏,後又分衍為單姓默氏、啜氏,分別融入漢族、蒙古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啜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卻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也名列第一千一百五十二位,以漠北為郡望。
今啜氏族人主要分布於今山西省的汾陽市,台灣省的台北市,河北省的樂亭縣,江西省的新乾市、寧河縣,內蒙古自治區的開魯縣,吉林省,遼寧省的瀋陽市、阜新市,以及北京市等地。
郡望堂號
郡望
漠 北:在歷史上是匈奴,突厥,蒙古人的活動中心。從秦朝末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起至清朝統稱“漠北“。漢朝時期所稱的漠北,主要指蒙古高原一帶,因其大部分位於長城以外的戈壁沙漠的北面,故稱漠北,比照現在的政區,主要分布在蒙古國(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貝加爾湖流域及葉尼塞河上游一帶,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南以戈壁為界,東大致到克魯倫河,西以杭愛山,阿爾泰山一線。在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0~88年),出於主動打擊匈奴的需要,漢人才第一次深入到陰山以北的大沙漠中。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的政權多建庭於漠北,這樣與南面的農居民族政權隔了一個大漠,有利於揚長避短。但像匈奴和突厥自身分裂後,南匈奴和東突厥都曾在一段時間內建庭於漠南,對漢族政權保持忠誠,然而其內心還是念念不忘重返漠北。
堂號
大漠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啜 佶
(公元?~989年),党項族;靈州人(今寧夏靈武)。著名党項族直盪部首領,宋朝將領。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年),直盪部族首領啜佶率眾攻府州,為宋兵所敗,詔羌部族十六府大首領屈遇與十二府首領羅崖領所部誅啜佶,啜佶懼怕,以其部族歸順。以屈遇為檢校太保、歸德將軍,羅崖、啜佶均為檢校司徒、懷化將軍。
啜玉林
(公元1935~今),遼寧瀋陽人。著名肝膽病醫學專家。研究員。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現任瀋陽市肝膽病研究所所長,兼瀋陽市東陵肝膽病專科醫院院長。主持抗B肝病毒新藥—“肝速康”科研課題組,他運用現代醫藥學理論,特別是分子生物學理論,汲取我國傳統醫藥學精華,在中國醫科大學和藥科大學的專家、教授參與下,經多年的藥物篩選和大量的體內外實驗,終於發現和研製成功了抗B肝病毒新藥—肝速康系列,其抗B肝病毒療效達到了72.4%,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啜大鵬
(公元1945~),女;河北武邑人。著名高等教育家。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現任首都師範大學政法系哲學教研室副教授、黨支部書記,首都師範大學婦女理論研究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她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努力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學嚴謹,不斷更新知識,修改講義。為提高理論課的功效,調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大膽嘗試教學方法改革,組織學生舉行“社會熱點問題討論會”、“哲學能力展示會”、“哲學故事講演會”、“哲學知識競賽會”等課堂上討論式教學;為提高這些教學活動的效果,深入學生中開展課前準備,並在活動中當場指導,總結講評,使教學與科學性、思想性、趣味性相統一;對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的思想方法,提高全面素質和能力,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她在繁重的教學之餘積極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先後在《中國哲學史》、《晉陽學刊》、《北京黨史研究》、《首都師大學報》等刊物上發表了《論顏元的認識論》、《論歷史的主人》、《對理解把握實事求是的思考》、《對提高馬列政治理論課功效的思考》等二十餘篇論文。個人榮獲了1997年北京市婦聯頒發的“三八”紅旗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