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政時刻

問政時刻

《問政時刻》是由西安市政府和西安廣播電視台聯合主辦的大型時政欄目,2016年4月開始播出。

節目形式

聽民聲,及時回應民眾訴求;察民意,主動接受民眾監督;促整改,建立長效機制。使電視人對地方電視媒體,尤其是地方電視媒體在宣傳黨的政策方針,反映民眾意見、建議,以及監督政府施政等方面的傳播價值有了重新認識。為如何重振地方傳統媒體,提供了非常有益、又切實可行的思路。

主創團隊

《問政時刻》由西安市政府和西安廣播電視台聯合主辦。

收視率

首期在新聞綜合頻道播出當日,收視率高出頻道同時段平均收視率的4倍。

直播在西安廣播電視台一套、三套、五套和西安新聞廣播等傳統媒體同時播出和廣播外,還在西安網路電視台、西安網、無限西安APP同步播出,疊加了多媒體的廣泛傳播,當晚各方傳播客群估計可能超過百萬人次。

影響與評價

一、傳播目的定向準確,本地客群收視意願強烈

(一)把握民眾收視需求。針對有收視需要,但由於節目形態缺少創新,收視意願偏低的目標客群群體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參政議政,尤其是參與管理與自己有著切身利益的身邊事,監督政府的施政,為西安的建設提出自己有切身感受的建議,已經成為西安市民日常生活中相當強烈的意願。25歲至55歲的西安市民是市政建設的主要參與者和承擔者,這個年齡段的人不僅有著相當豐富的社會經歷和較為成熟的思想,同時有著較為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參政的意識也就更為強烈。但一直以來,西安各類電視節目在這一年齡段的收視率普遍偏低,收視意願不強,與時政類電視節目形態固化為單向傳播的新聞播報類型,不能滿足他們雙向參與性的收視需求有很大關係。

《問政時刻》節目形態的創新實際上針對了這一年齡段目標客群的收視需求,抓住了改善收視的核心人群,抓住了提高這一目標客群人群收視願望的基礎和重點,為節目收視開了一個很好的頭。

(二)節目內容敢於面對真問題,與收視主體構成“強關聯”

《問政時刻》首期直播內容,問政西安市房地產保障管理局。問政的內容涉及到公房小區髒亂差、房管局工作人員工作作風差、保障性住房違規出租、五證不全房屋銷售、房地局工作人員工作作風差等諸多方面。這些都是西安市民普遍關心的真實問題,自然就具有很高的可看性和吸引力。節目在內容設定上對這些問題不迴避,不繞彎子,直接面對,與收視主體構成了真切的“強關聯”,形成了具有相當傳播公信力的口碑,保證了目標人群能夠對節目快速形成很高的願望,為節目打下了良好的收視基礎。

二、導向主流化,樹立起以正能量解決實際問題的陽光問政方式

政策有偏重,施政中難免出現各種大小問題,民眾自然也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意見。有意見就難免產生出牢騷、抱怨,難免說怪話,變成負能量意見。負能量意見在政府與民眾間形成了很大的對立情緒,對政府的施政造成不必要的障礙,往往不能有效的解決實際問題。由於傳播方式的關係,負能量傳播卻往往是自媒體和新媒體常常會出現的問題。而電視媒體特有的傳播方式,一方面具有較好的輿論導向能力,能夠較好地處理負能量傳播,導向正能量傳播方式。另一方面,電視問政公開、透明、迅速傳播,相關管理部門的扯皮、推諉、敷衍就少了。問題能夠得到及時、有效地反映和解決,民眾的對立情緒也少了,自然就少了滋生負能量意見的條件。

從問政節目的實際效果來看,可謂“問的尖銳,答的誠懇”。民眾用坦率、陽光的態度把問題暴露出來,相關領導和負責人也同樣用坦率、陽光的態度認真解答問題,真誠面對困難,不僅增強了民眾對政府的信任,良好的正能量問政方式也建立起政府和民眾之間友好、暢通的交流機制。這種陽光的問政方式也讓更多的市民更樂於參與到電視問政的活動當中來,提高了廣大市民關心時事、問政政府管理部門的責任意識,良性的培養起廣大市民的公民責任感,受到大家的普遍讚譽也就不足為怪了。

三、手段多樣化,多通道問政平台重新定義了電視媒體的時效性和現場性

在傳統媒體中,電視媒體比其他媒體更具有時效性和現場感,但較之即時發生、即時呈現又具有互動性的新媒體和自媒體,時效性和現場性弱就成了最大的短板。面對同一新聞事件,在經過採訪、製作、編審等程式後,電視媒體不僅在時效性方面必然遠遠落後於新媒體和自媒體,而且由於傳播時間節點的後置,現場感也大大弱於新媒體。“因此,在電視媒體從業者當中,內容為王,也就是電視媒體不再能夠依賴時效性,而必須主要依靠內容和評論來贏得收視,曾一度成為被廣泛接受的觀點。

借鑑其它類型電視節目的經驗,問政時刻節目採取的多通道問政方式,將電視媒體的內容強項和新媒體的時效強項有效地結合起來,營造了不同於電視媒體傳統時效性的跨媒體現場性。除了採取現場主持人串聯內容、嘉賓現場提問的電視直播節目形態外,製作人員在直播前期進行了大量明察暗訪,使每一個所提問題都有據可查、有目共睹。充分發揮電視媒體在內容和現場感方面的強項,增強了問政現場問題的尖銳性,提升了節目的可看性。同時,節目現場還開通微信、微博同步互動,將市民通過網路提出的問題即時展現在大螢幕上,形成了一個超出直播現場的互動式問政現場。這樣,電視問政節目不再是單純的新聞類型時政節目,而變成了正在發生著的問政事件。電視媒體的傳播時間節點從播出後前移至與事件的發生同步,通過擴展問政活動參與性實際上大大改善了電視節目的時效性。

四、全媒體互動,電視媒體以全新面貌強勢回歸大眾傳播

“作為一種傳統媒體,傳播方式單一使得電視媒體這個曾經的大眾傳播主宰在當前的大眾傳播中不斷衰弱。[3]”尤其對於地方電視台來說,由於資金和規模的限制,只能依靠原有的單一傳播方式,這些原本可以非常接近當地民眾,宣傳國家方針、政策的傳播機構不得不面對客群不斷減少、傳播範圍不斷萎縮的嚴峻現實。

問政節目所採取的電視螢幕和電腦顯示屏跨屏直播、網路推廣和傳播、廣播等各類媒體全面參與的全媒體互動方式,是以電視直播為主場、跨平台合作的一次有益嘗試。直播當晚,數萬人次通過電視和網路兩個媒體通道觀看直播。電視媒體強勢回歸大眾傳播視野,對西安廣播電視台這樣一個地方電視台來說,這是打破傳播內容與傳播渠道的單一體系,大膽創新的最好回報。

由於這次直播在西安廣播電視台一套、三套、五套和西安新聞廣播等傳統媒體同時播出和廣播外,還在西安網路電視台、西安網、無限西安APP同步播出,疊加了多媒體的廣泛傳播,當晚各方傳播客群估計可能超過百萬人次。

尤其是網路媒體的參與,問政的問題更尖銳,觀點更突出和鮮明,在提升問政質量的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節目可看性,充分擴展了節目的傳播效果。對於電視媒體來說,這一強大的傳播效果不僅可以有效地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改善政府和市民之間的溝通交流,促進政府施政效率和施政效果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為地方電視台尋找到了提升傳播效果、擴展收視疆域的新途徑,為地方電視台重建自身傳播價值找到了突破口。

五、直面收視需求,重建地方電視媒體傳播價值

作為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以及地方政府主要宣傳視窗,地方電視台時政類節目如何提升節目收視,增強自身公信力和在傳播市場上的競爭力,實現在新媒體時代的成功轉型,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但長期以來,地方電視台,尤其是非沿海發達地區的內地地方電視台,都處於在文化娛樂類節目方向尋找出口,卻又在資金和人才上無法與沿海優秀電視台相抗衡的尷尬局面中。

《問政時刻》首播後,在西安地區引起熱議,對地方電視媒體時政類節目的突破和發展提出了非常有益的思路。這就是將台網聯動由初期的節目資源共享進化到制播環節的全線深度聯動、融合,通過構築互動性的時政現場,電視台和網站各自找準各自的切入點與平衡關係,完全打通台網資源,使節目以既定目標客群的收視需求為基礎,在多傳播途徑和傳播方向上持續擴大影響。《問政時刻》除了節目直播首日全媒體同步直播外,直播後的一周時間內,各電視頻道也陸續重播多次。此外,還利用電視新聞、廣播新聞和網路每日同步報導和更新問政後的情況。問政部門在問政後的舉措,對問政時每一個問題的解決情況,民眾的反映情況等,一一做出報導和關注。這些借鑑先進經驗,發展媒體本地性,利用電視媒體自身的優勢,結合新的傳播方式,滿足本地傳播客群的收視需求的具體做法,為電視節目模式本土化創新進行了非常有益的嘗試。

在內容上,融入百姓生活,反映當地民眾關心的實際問題,促進當地政府與民眾的交流;在形式上,通過制播攜手,市場化的精耕細作,以專業品質打造行業品牌,讓民眾喜聞樂見;在傳播上,採取當地客群常用的傳播通道和傳播方式,擴大本地性的傳播接觸面。由此不難看出,注重本地性,滿足當地老百姓的收視需求,是地方電視台重新找回自身傳播價值的有益改革方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