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唐節愍太子李重俊墓位於富平縣宮裡鄉南陵村北,九二年九月二十日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重俊生平
李重俊,唐中宗李顯第三子,後宮所生,聖曆元年(698年)封義興郡王。神龍元年(705年)封衛王,拜洛州牧,賜實封千戶。尋遷左衛大將軍,兼遷授楊州大都督,神龍二年(706年)秋,被立為皇太子。李重俊性惰剛果,沒有賢能的老師指教,辦事沒有行為準則, 他以秘書監楊繳,太常卿武崇訓做為太子賓客,楊繳等人,憑李重俊得寵,不學無術,唯有狗、馬、蹴鞠取樂於重俊,左庶子姚挺數次建議重俊改正自己的過錯,或庶子平貞給太子獻上孝經議、養德等傳。太子只納而不用,武三思以韋後的勢力,欲圖不軌,但害怕太子的勢力。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取安樂公主,經常唆使安樂公主凌辱重俊,以不是韋後所生而呼為奴。並數次勸公主請求中宗廢重俊為王,而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
神龍三年(707年)七月,氣憤之急的李重俊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詐,右羽林軍將軍李思沖、李承況、獨孤諱之,沙吒忠義等,矯制發左右羽林軍及千騎三百餘人,把正在尋歡做樂的武三思與武崇訓你子殺死於其府地,並殺死同黨十餘人,又命令左右金吾大將軍成王千里, 分兵守衛宮誠諸門,親自率兵追至肅章門,斬關而入,叩合追殺韋庶人及安樂公主,上官婉兒、韋庶人及公主遂擁中宗帝馳赴玄武門樓,命令左羽林軍劉仁景等,率令留軍飛騎百餘人於樓下列隊守衛玄武門。李多詐等領兵至,欲突玄武門樓,守衛兵卒拒擋,不得進。中宗依檻呼叫李多詐等部下,曰:“汝並是我爪牙,何故作逆?若能歸順,斬多詐等,與汝富貴”。於是,千騎王歡喜倒戈,斬多詐及李承況,獨孤諱之,沙吒忠義於玄武門前,其餘同黨遂潰散,重俊兵敗,率部屬百餘人從肅章門逃奔終南山,準備投奔突厥。中宗下令長上果毅趙思慎率輕騎追趕,重俊逃至鄂縣西十餘里休息,被部下人殺死,並把首級獻於朝廷,又獻於太廟,並祭武三思、武崇訓的靈柩。
唐睿宗即位,下制曰:“重俊,大千之子,元良守器。往罹構間,困於讒嫉。莫顧鐵鉞,輕盜甲兵,有北誅夷,無不悲憧;今四凶鹹服,十起何追,方申赤暈之冤,以黃泉之痛,可贈皇太子”。謚曰:節愍,陪葬定陵。
李重俊墓的文物價值
李重俊墓已由省考古研究所發掘清理,從發掘情況看,墓園由兩部分組成,即地面和地下兩部分構成,地面文物由於年代久遠,倖存無幾,封土堆因雨水沖刷和人為的蝕食。現為覆斗形,系夯築,夯層厚12─15厘米,底部邊長37米,高20餘米。已探明陵園東西120米,南北150米,中有門闕一對,面積10×10米,四個角有角闕11×11米,四個角闕有夯築城牆相連,寬2─2.5米,門闕前有司馬道,寬約20米,司馬道兩側原有大量石刻,今僅存石人一尊,石蹲獅一座,地下部分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壁龕、墓室等六部分組成,全長54.25米,在壁龕、天井、過洞、 甬道、墓室出土大量的文物,有彩繪陶俑、三彩殘片、白瓷、哀冊、玉壁等文物200餘件和大面積的壁畫,有:山水、馬球圖、列戟、仕女、官吏、瑞禽、屏風等,對研究唐代禮制制度,工藝繪畫等,是難得的實物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