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唐河紅薯,薯皮光滑,色澤鮮亮,外形勻稱,平均單果重300克左右,有橢圓形、紡錘形。外觀有紅、黃、紫等顏色,顏色不同,口感各異,各具特色。唐河紅薯粗纖維少,鮮食味甘,熟食香味濃,質地細膩,口感綿軟甘甜。鉀含量在2.34-2.90×10毫克/千克;粗纖維0.77-0.80%;澱粉17.3-27.5%;可溶性總糖1.75-2.80%。
藥用價值
唐河紅薯,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載:“番薯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陽之功效”。《金薯傳習錄》云:“能治痢疾、酒積熱瀉、濕熱、小兒疳積”等多種疾病。生薯塊中的乳白色漿液,是通便、活血、抑制肌肉痙攣的良藥;對治療濕疹、蜈蚣咬傷、帶狀皰疹等疾病有特效。其方法是將生薯塊搗爛、擠汁,塗於患處,數次可愈。
產地環境
唐河紅薯的種植,源自優越的自然生產條件:日照充足。唐河縣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四季分明,而且雨熱同期,全縣年均日照時間2188小時,太陽總輻射量為116.56千卡/平方厘米,日平均氣溫≥0℃期間的光合有效輻射量4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為15.2℃,全年日平均氣溫≥0℃的活動積溫年均為5500℃,80%的年份在5300℃以上。唐河縣土壤類型以黃棕壤土類和砂姜黑土為主,土質疏鬆、肥沃,植被繁茂,天然蘊藏大量的有機質。土壤礦物質微量元素豐富,唐河縣域大範圍內土層深厚,通氣爽水,富含有機質,特別是唐河西大崗、東大崗區域內,土壤中富含硒、鈣、鋅,尤其是鉀含量高。
歷史淵源
紅薯是唐河縣傳統雜糧作物,具有較長的栽培歷史,因其水分少、香甜可口,深受歡迎。
2012年3月,唐河縣成立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
2016年,唐河縣建成兩個占地200畝的紅薯交易市場,唐河縣被確定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
2018年9月,唐河縣舉辦首屆“唐河紅薯”文化美食大賽。
生產情況
2016年,唐河縣紅薯種植面積50萬畝,有紅薯專業合作社20餘家,原種繁育基地16個,紅薯產品遠銷上海、武漢、廣州等城市,年產值逾6億元。
2017年,唐河縣紅薯種植面積15萬畝,每畝鮮薯產量為3000公斤左右,總產45000萬公斤,實現產值3.6億元。
2018年,唐河縣紅薯種植面積10萬畝以上,紅薯產品通過電商平台遠銷全國各大中型城市,年產值逾2億元。
產品榮譽
2017年12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唐河紅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唐河紅薯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唐河縣所轄湖陽鎮、黑龍鎮、上屯鎮、祁儀鄉、馬振扶鄉、王集鄉、畢店鎮、古城鄉、大河屯鎮、昝崗鄉、桐寨鋪、城郊鄉、張店鎮、少拜寺總計14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2°16′-112°28′,北緯32°21′-32°55′。
質量技術要求
•特定的生產方式
1 地塊選擇
選擇遠離交通主幹道,環境無污染,水源和土壤質量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範》要求,地勢高燥,排澇方便,土層深厚的且土壤有機質、鉀含量高的田塊種植。
2 品種選擇
選用品質優、產量高,抗逆性強,商品率高的紅薯品種如商薯19、蘇薯8號、普薯32等。
3 生產過程管理
3.1 育苗
3.1.1育苗時間2月下旬至3月上旬育苗。
3.1.2育苗方法採用農膜覆蓋溫床育苗法。
3.2 建造苗床
3.2.1苗床選擇
選擇背風向陽、管理方便的地方建床。床寬1.3-1.7米,長按移栽面積大小而定,深40-50厘米,北高南低,四壁垂直。用腐熟的農家糞和壤土按3:5比例加入尿水拌勻,以手握時指縫有濕感為宜。填入床底厚度20-23厘米,拍平床面。
3.2.2選種浸種
選擇無病無傷、未受凍害和熱害,形狀典型的中等大小薯塊作種。為了防治紅薯黑斑病和促進發芽,將薯塊放在50-54℃的溫水中浸10分鐘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5分鐘。
3.2.3排薯、覆蓋
育苗在插薯前40天開始。排薯按大小分開,大薯排中間,小薯排在邊,斜放時頭背朝上。薯塊間留一指寬距離。種薯排好後,每床潑40℃溫水,隨即覆蓋糞土7-10厘米,立即蓋上薄膜、草簾。
3.2.4苗床管理
3.2.4.1發芽出苗階段溫度
約半月時間。發芽床溫30-33℃,大於35℃燒床。出芽後以28-30℃為宜。
3.2.4.2幼苗生長期溫度
約半月時間。保溫防凍,通風放熱,一般控溫25℃(指薯層下一寸),采苗前練苗降溫20-22℃。
3.2.4.3水分管理
種薯上床澆足水分,出苗前一般不澆水,出苗後練苗前和采苗後各澆一次大水,前期澆水午前,後期澆水午後進行。
3.3 追肥
幼苗生長期,適時追磷、鉀肥,禁用碳酸氫銨、氯化銨。
3.4 采苗苗高20-23厘米采苗。
3.5 壯苗標準
苗齡30-35天,百株重0.75-1千克,苗長20-25厘米,莖粗5毫米,葉片肥厚,大小適中,濃綠無病蟲。
4 整地起壟
春薯應在秋冬期間進行深耕凍垡,耕深30厘米左右,春季復耕整平整碎扶壟。結合施足有機肥。夏薯於前作收穫後及時耕翻扶壟。扶壟要求土壤寧乾勿濕,上無坷垃、下無臥垡。坡地採用水平溝種植,壟寬70-80厘米,壟高20-23厘米,壟距30-33厘米;旱坪地採用雙行種植,壟寬70-80厘米,壟高20-23厘米,壟距30厘米。
5 施肥
5.1 施肥原則
控氮、穩磷、增施鉀、補鋅、硼肥,推廣使用腐熟有機肥,生物菌肥和優質葉面肥,禁止使用硝態氮肥、醫院糞便垃圾和城市垃圾以及含有過量有害物質的劣質肥料。控制無機氮使用量,提倡化肥與有機肥配合施用,有機氮與無機氮之比以1:1為宜,鉀肥選用硫酸鉀,禁止使用含有氯化鉀的複合肥。
5.2 施肥方法
推廣配方施肥,根據土壤肥力,目標產量做到氮、磷、鉀合理搭配。整地時70%的有機肥作底肥施入,其餘30%的有機肥和全部化肥在扶壟時集中施於壟底翻耕於壟內作包心肥。
5.3 施肥數量
一般情況下,每畝施農家肥3000千克,尿素15-20千克,過磷酸鈣20-30千克,硫酸鉀15-20千克,結合起壟開溝深施,集中施用。缺硼鋅的田塊,每畝補硫酸鋅和硼砂各1-1.5千克。
6 栽插
6.1 栽插時間
春薯栽插在地溫10-15℃時即可,爭取適期早栽插。一般在4月中下旬栽插,夏薯要求在6月上旬栽插完畢。
6.2 栽插技術
用平插或斜插法,栽深5-7厘米。澆足水,封嚴壓實,大小苗分開栽,不栽過夜苗和病蟲苗。
6.3 合理密植大壟雙行,交叉栽插,株距30-40厘米,栽植密度3000-3500株/畝。
7 田間管理
7.1補 缺栽後5-7天,選用壯苗,查苗補缺。
7.2 除草封壟前淺鋤滅草,結合進行鬆土培壟。杜絕使用化學除草劑。
7.3 控旺長嚴禁翻蔓和施用化學抑制劑。
7.4 噴肥封壟後根據長勢長相適量進行葉面噴肥,可選用0.5%尿素液、0.2%磷酸二氫鉀液或20%過磷酸鈣液及優質葉面肥混劑。
7.5 排澇乾旱時及時灌水補墒,遇澇漬及時排除。
7.6 防治病蟲害
7.6.1薯種、薯苗按照檢疫操作規程實施調運檢疫。
7.6.2輪作換茬選用3年內未種過甘薯的地塊栽植。
7.6.3病蟲害防治使用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毒農藥進行統防統治。
8 適時收穫, 科學貯藏
8.1 收穫時間
一般春薯在8月左右,夏薯在10月左右收穫為適宜。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唐河紅薯種植嚴格按照《唐河紅薯農產品地理標誌質量控制技術規範》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範》標準進行,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記和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業投入品,推行標準化生產,切實保障紅薯質量安全。
•標誌使用規定
1 分級唐河紅薯一般分一級、二級、三級3個等級。外觀均呈橢圓形、紡錘形,表皮光滑美觀。一級:300克-500克;二級300克-100克;三級500克以上。
2 包裝標識包裝主要採用袋式或箱式包裝,包裝材料必須符合國家強制性技術規範要求。產品有明確標籤,內容包括:產品名稱、商標、產品執行標準、生產者及詳細地址、淨含量及包裝日期,要求字跡清晰、完整、準確。
3標 識唐河紅薯劃定的地域保護範圍內的紅薯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唐河紅薯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唐河紅薯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使用標誌,在其產品包裝上統一使用唐河紅薯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4 貯藏在避光、常溫10-15度、相對濕度80%左右的地窖貯藏。嚴禁與有毒、有害、有腐蝕性、易發霉、發潮、有異味的物品混存。若進行地窖消毒、熏蒸處理所用藥劑應符合國家有關食品衛生安全的規定。
5 運輸運輸工具應清潔、乾燥、衛生、無異味、無污染,運輸過程中應防止日曬、雨淋,通風散熱工作,嚴禁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裝、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