賒店古城

賒店古城

賒店古城國家4A級文化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境內,古稱“賒旗店”、“賒旗鎮”,因光武帝劉秀在此賒旗起兵而得名,始於東漢,興於明,盛於清,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古城區1.95平方公里,由“天下第一會館”山陝會館,“華中第一鏢局”廣盛鏢局,全國保存完好的水陸碼頭古遺址,全國現存唯一保存完好的鎮級衙門,全國唯一具有皇家規制9座城門的古寨牆等部分組成。鼎盛時期古城內人口達13萬人,城牆高三丈,周邊十里長,世所罕見的九門城牆周邊十八里長,72條古街道分行劃市,36條胡同商鋪林立,南船北馬,總集百貨。 歷史上曾與朱仙鎮、佛山鎮、景德鎮並稱中州四大商業重鎮,是中俄萬里茶道的水陸中轉站;歷史文物遺存眾多、商埠文化底蘊厚重,為中國著名旅遊古城鎮之一。 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國家文物局評選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3年晉級為國家AAAA級景區並榮獲“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遊目的地”稱號。 2014年賒店古城入選全國十大“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遊名鎮”,僅次於浙江烏鎮。 2015年1月賒店古城成功入選“2014中國最具價值文化(遺產)旅遊目的地景區”。

古城概況

簡介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大門夜景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大門夜景

賒店古城因光武帝劉秀在此賒旗起兵而得名,始於漢,興於明,盛於清。古城區1.95平方公里,鼎盛時期人口達13萬人,城牆高三丈,周邊十里長,72條古街道分行劃市,36條胡同商鋪林立,南船北馬,總集百貨,歷史上與朱仙鎮、佛山鎮、景德鎮並稱全國四大商業重鎮,是中俄萬里茶道的水陸中轉站。

城內現有“天下第一會館”山陝會館,“華中第一鏢局”廣盛鏢局,國內僅存的清代最完整的稅務衙署厘金局,中原第一家私立銀行蔚盛長票號,萬里茶道中轉站的標誌福建會館,中原地區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火神廟,全國保存完好的水陸碼頭古遺址,全國現存唯一保存完好的鎮級衙門,全國唯一具有皇家規制9座城門的古寨牆等,歷史遺存數量眾多,商業文化底蘊深厚,文物遺存的原真性、商業格局的完整性和誠信文化的獨特性全國罕見,先後被國務院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賒店古城是一座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時代的城牆、碼頭、街道、店鋪、民居的古城,國內罕見,獨具特色。古城設計考究,保存完整,城內文物古蹟布局合理,體系完整,完全繼承了封建“禮教”和“習俗”,突出體現了明清時代特色。其保護之完整,特色之鮮明,價值之高貴,在國內外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研究我國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發展歷史特別是商業發展歷史的活的樣本 。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

為保護賒店古城遺蹟,弘揚商業誠信文化,社旗縣委、縣政府先後投資2億元對山陝會館進行了升級改造,恢復了瓷器博物館、廣盛鏢局、劉記酒館、戴家大院、大升玉茶館、信義軒茶館、厘金局、福建會館、姜家大院、火神廟等10餘個景點和7座古民居及2個廣場10條街道,基本形成了古城核心旅遊圈。2012年,旅遊綜合收入已達1.61億元,賒店鎮先後被國務院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國家AAAA級景區,並被評為全省唯一古鎮博物館;同時,對賒店商業誠信文化進行了深入挖掘整理,形成了賒店商埠誠信文化品牌。

地理位置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

古城現位於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城內。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東緣,“依伏牛而襟漢水,望金盆而掬瓊漿;仰天時而居地利,富物產而暢人和”。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最高海拔711米,最低海拔103米。有14條崗(多系無名崗),主要分布在縣城以東的東部和南部,走向大都自北向南,呈土崗與平原交織。整個崗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55.42%;唐河沿岸,縣城北部及西部為平原,占全縣總面積的39.35%;東北部與方城縣、泌陽縣交界的下窪鄉北部為淺山區,占全縣總面積的5.19%。全縣水資源總量8億多立方米,平均地表徑流量為2.98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1億立方米。境內有大小河流13條,呈扇形半輻射狀依勢南流匯唐河入漢水。趙河、潘河自北向南環繞縣城,在城南交匯,境內長45公里,流域面積1103平方公里。

氣候條件

古城屬於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4.5℃左右,年平均無霜期226天,日照1946.3小時。年平均降水量849.0毫米.主要集中在6—8月,故有積溫較高,雨熱同季,降水適度的氣候特徵,為動植物的繁衍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古城特產

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適宜於農,林,牧,副、漁各業發展,素有“豫南糧倉”之美稱。盛產小麥、玉米、大豆、綠豆、芝麻、棉花、紅薯、花生等農作物,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花、優質綠豆生產基地縣和全國聞名的南陽黃牛開發基地,也是重要的優質花生、芝麻、油菜生產區。

古城工業在發展中調整,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經濟取得重大進展,發展速度加快,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已初步形成了以釀酒、醫藥、化工、汽車配件、澱粉、皮革和農副產品加工等為主的門類較為齊全,布局比較合理的工業體系。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

“賒店老酒”始於夏,興於漢,盛於明清,傳承至今。從“儀狄造酒,杜康潤色”到“劉秀賒旗”,伴隨著五千年華夏文明史,積累了豐厚的文化積澱。賒店老酒在生產工藝上採用古老的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運用當地上等高梁、優質小麥為原料,入三百年泥池老窖,優質礦泉水加漿,科學降度,精心釀製而成。酒體豐滿,清澈透明,濃郁芳香,醇和協調,純正爽淨,形成了酒度高而不烈、低而不淡之特色。特別是不加化學香料,順其自然,飲後不上頭、不刺喉、不口渴,在強手如林的白酒行業中獨樹一幟。國內外釀酒專家給予高度評價,被譽為“酒中之秀”、“中原之佳釀”。賒店老酒被評為省優產品、國優產品、消費者信得過產品等榮譽稱號。

南陽社旗賒店老酒 南陽社旗賒店老酒

“賒店三粉”生產歷史悠久,優良品質聲名遠播。長期以來,縣內民眾以家庭或互助小組為單位手工或半機械化加工粉面、粉條、粉皮,產能低、效益差。2006年,苗店鎮石塔寺村民集資成立“社旗縣銀良三粉有限公司”,2007年投產,採取“公司加基地”的模式,年加工鮮紅薯3000多噸,生產的“銀良”牌純紅薯粉條、粉皮行銷全國。2009年,社旗縣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賒店三粉製品有限公司”落地,2011年投產,帶動當地8000多農戶種植良種紅薯,生產的“賒店”牌紅薯粉條、紅薯粉皮、紅薯方便冬粉等,以紅薯澱粉精製而成,無明礬、非油炸、不上火、不燒心;外觀晶瑩剔透、口感柔軟滋潤、滑爽筋道;屬低糖、低熱能、低脂肪食品;綠色、安全、健康。

文化古城

歷史沿革

賒店鎮原名賒旗店,由漢南陽人光武帝劉秀曾在此地賒酒旗起兵而得名,民間俗稱賒店。當地流傳著一首民謠:“賒店古鎮千年傳,三河四水圍中間。七十二街有規劃,三十六行行占先。”較形象地概括了賒店鎮的歷史、地理與商業發展狀況。

賒店鎮的商業萌芽可上溯至遠古原始社會。境內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譚崗、茅草寺新石器時代遺址,曾出土大量的富含南北文化交流信息的陶器及石器與骨器,可知當時已是人類祖先的聚居地。夏代儀狄造酒的傳說,漢代劉秀賒酒旗起兵的傳說,宋代史籍中有關賒店酒課均較周圍縣份為重的記載,都說明此地釀酒業歷來較盛。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

明初大移民,賒店鎮及其周邊之南陽、唐河、方城均為重點移民區,遷移而來之山西人歷有經商之習,得此地利,漸次聚居,開埠立市;天時地利人和諸因相諧,成就了賒店商業重鎮之地位。賒店趙河南岸白衣觀音閣之石碣碑文載:“山西平陽府安邑縣人段國禎,室人練氏,見在南陽府東本鎮居住,既合社人等,起建白衣觀音寶閣,於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五月二十八日起工修建。”由此可知,山西人至此經商至少起於四百餘年前之明朝萬曆年間,當時其鎮已具相當規模。

賒店鎮的商業興盛期當屬明萬曆年間至清末民初,300餘年長盛不衰,尢屬清乾、嘉年間達到鼎盛。明末清初戰亂,賒店鎮及其周圍非主戰區,社會相對穩定,加之地處南陽盆地東北沿,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民風淳樸,水陸交通便利,客商漸多。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裕州(今方城)知州董學禮以州府之名在此正式起“集”(時屬裕州管轄)。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流域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流域

由建成於清康熙年間之大關帝廟、老廟及興建於雍正二年之火神廟的規模可知,賒旗店斯時已呈現繁盛之象,至清乾隆年間更達到鼎盛,後歷經數帝而不衰,成為與漢口齊名的商業重鎮,民間稱為“金漢口,銀賒店”。立於大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之《公議戥秤定規概》碑記,其首句即為“賒旗店,四方客商集貨興販之墟”,概括了當時斯鎮商業繁榮景象。據清乾隆四十七年《創建春秋樓碑記》云:“地瀕赭水,北走汴洛,斯鎮居荊襄上游,為中原咽喉,洵稱勝地。”《南陽府志》、《南陽縣誌》、《河南地理志》載:“淯水以東,唐泌之間,賒旗店亦豫南巨鎮也”,“晉人固善賈,縣又通水陸,乾嘉時城廂及賒旗鎮號為繁富”,“南來舟楫,從襄陽至唐河、賒旗、方城、或從賒旗復陸行方城至開封、洛陽,是南北九省商品集散地。”“乾隆嘉慶時設定巡檢司、設營汛,鹹豐興榷關,其市歲稅常巨萬。”“賒旗鎮人煙繁密,有街七十二,清代商業繁盛,南船北馬,幅輳於此。”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環境,招致十多個省的精明商賈來此投資經商,鎮內人口達十三萬之多,鎮內七十二道街分行劃市。山西榆次常家、祁縣喬家之大德玉、大通玉等大茶行均設於此;與絲綢之路相媲美之萬里茶路——由福建武夷山到江西河口上船,經漢口,至賒店轉陸路,過山西、張家口、內蒙,至中俄口岸恰克圖,賒店鎮是其重要的水陸中轉站。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

鹹豐七年(公元1857提),捻軍為籌軍資攻陷賒店,火燒山陝會館春秋樓,賒店商業遭到重創。但鏇即於鹹豐八年,由全鎮商民集資建起了環城16里、高達3丈有餘的磚砌城牆,形成皇家建制的九門九寨之城;同年,河南巡撫奉旨在賒店鎮設立署理南陽、桐柏、唐河、方城、泌陽五縣的厘金(稅金)總局,知署厘金局的官員更為三品道台街,“其市歲稅常巨萬”。山西平遙“日升昌”、“蔚盛長”票號在河南設立的第一家分號就設於賒店。民諺稱:“拉不完的賒旗店,填不滿的北舞渡”,極言其繁富無比。至今縣城東南潘、趙兩河沿岸尚有碼頭遺址多處,鎮內街道名稱及鋪面形象部分仍保留原貌,從采自民間的《賒店古鎮略圖》中,可以看出當年繁華的景象。

賒店鎮商業發展的鼎盛時期,全國南九、北七共十六個省的商人云集此地經商,各地商人為了同鄉聯誼,互通商情,合力發財,在賒店鎮內建立的同鄉會館就有:山陝會館、湖北會館、江西會館、福建會館、廣東會館、直隸會館、湖南會館、安徽會館等十餘座,其中尤以最早寓居此地的山陝商賈集資興建的“山陝會館”最為雄偉壯觀。此外尚有行業會館性質的老廟(戲劇)、火神廟(鞭炮行)、馬神廟(馬車行)、大王廟(船運行)等大中型廟宇十餘座。
清光緒末年,平漢鐵路通車,交通要道東移,水運漸次蕭條,賒店鎮貿易中心地位失去,但又代之以手工加工業的勃興。釀酒業、“三粉”(粉條、粉皮、粉面)業、化妝品業、鐵器鍛造業、銅器製造業、銀器打造業、剌繡業、皮革業、泥屐業、食品業、制筆業、紙業,以及後來的捲菸業等,其產品不乏當時的名牌,均曾行銷多省。

遊客參觀賒店古城 遊客參觀賒店古城

民國中後期,軍閥混戰,土匪橫行,造成賒店古鎮商業的凋零。英國學者貝思飛在《民國時期的土匪》(徐有成譯,1962年1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一書中寫道:“豫西南的賒旗鎮曾是通過唐河和白河運往漢口的貨物集散地。從蒙古和西北來的商隊也在那裡逗留,將帶來的貨物裝上船,那些從南方來的滿載貨物的船隻,在返回之前也要卸貨。總之,賒旗鎮一直是全國最富有的商業貿易中心之一,直到鐵路的興建所給它帶來的衝擊,它被剝奪了所有的商業活動,除了麻油、白酒和其它一些產品外。到了(20世紀)20年代,它已經淪為滿是塵土的小市鎮了。”此文雖不無偏頗之處,但亦基本上反映了賒旗鎮其時的概況。
抗日戰爭暴發後,賒旗鎮屢遭敵機轟炸,鎮內一片殘垣斷壁,為便於逃生並不使日寇據為據點,市民只好忍痛自毀城垣。而相繼盤據此地的國民黨別動隊、各地方武裝的“雜牌軍”、“皇協軍”等,仍都視賒旗鎮為一塊肥肉,狼爭狗奪,變本加厲地敲詐勒索市民百姓。市民不堪其苦,紛紛逃離,

商鋪大多關門歇業。昔日聚居達十三萬之眾的繁華巨鎮僅餘萬餘人苦苦掙扎,可謂是市面冷下車馬稀,風雨飄搖,百廢待興。

1947年11月13日,中原野戰軍陳賡兵團一舉解放賒旗鎮 ,豫南之巨鎮賒店由此而獲新生。次年5月上旬,中原野戰軍劉伯承司令員與鄧小平政委又在賒旗鎮一線親自指揮了著名的“宛東戰役”,戰後之6月5日,中原野戰軍司令部在賒店西四公里之彰新寨村召開軍事會議,安排布置襄樊戰役作戰計畫及土改工作。劉伯承司令員居住、辦公之地及會議舊址現已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供後人紀念瞻仰。

建國後, 蕭條古鎮迅速復甦。1965年, 經國務院全體會議第 159次會議一致通過設立賒旗縣,將原南陽、唐河、方城、泌陽四縣各一部劃屬建縣,縣政府駐地賒旗鎮。經主持會議的周恩來總理親自提議,諧“賒旗”之音,改“賒”為“社”,定名為社旗縣,寓社會主義旗幟之意。

民俗風情

主要通禮有:結婚送彩禮,打發閨女出門添箱,喪日弔孝,“五七”燒紙;逢年過節,相互看望;老人做壽、添丁祝賀;友人見面,握手問好,客人到來,主人迎於門外,延客入室後,請客坐於左邊(客座);在酒餐桌上,客人不放碗筷,主人及陪客不能先放下;送客時,客人前邊走,主人略隨其後,一般送至大門外或路口。無女客,不讓婦女及孩童陪席;非至親小孩一般不帶著赴宴。

土語稱謂有:曾祖父母口語稱作老爺子、老奶。祖父母 口語稱作爺、奶,祖父如為多兄弟,則加排行,稱大爺、大奶,二爺、二奶等。父母親 稱伯稱媽(或娘);父親為排行老二的稱爹稱媽,排行老三的稱叔、稱大、稱嬸等。

古城典故

賒店古城的歷史典故主要有:儀狄造酒、劉秀賒旗等。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

烙畫葫蘆:圖案品種繁多,有書有畫,葫蘆雖小,氣象萬千;烙出的色彩古樸典雅,其它顏料無法替代;是 一種集拙樸自然和高雅精美於一體的民間藝術品,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賒店木板年畫:傳承人陳景如,作品構圖飽滿而主次分明,線條密實且一絲不苟,顏色豐富而對比鮮明,均衡中力求變化,整個流程全都是沿用古法手工製作,從畫墨線稿、貼版、站版、刻版到設套色、刻套色版、印刷,至少要十三四道工序。

萬聚爐鐵器:始於清朝末期,至今已嫡傳五代。所產刃具、鐵器均採用上乘鋼材鍛造。山陝會館的部分鐵制構件、廣盛鏢局的押鏢武器均出於“萬聚爐”。第四代傳人張金山,在原有傳統工藝基礎上對鍛造技術又加以革新,使產品更加經久耐用,而且設計上加大投入,使刃具、鐵器的功能也有很大拓展。

萬里茶道:賒店是歷史上著名的“萬里茶道”的中轉站,分布有茶莊、茶社二十餘家。賒店古城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自然條件,成為了茶道文化的重要載體。

瓷器:瓷器街,寬不足10米,長300多米,清代時雲集北方的定窯、鈞窯、耀州窯、磁州窯和南方的龍泉青瓷窯、景德鎮青白瓷窯等華夏六大窯系及眾多名窯的瓷器,被稱為“中原瓷都”。刻錄在瓷器街的誠信文化,不僅是中原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原商業文化的瑰寶。

賒店古城大門夜景 賒店古城大門夜景

賒店陳氏木雕:山陝會館木雕藝術的重要傳承,以高浮雕、深透雕為主要雕刻方法,淺刻雕飾細部,透雕深達五層,刀法極為細膩,雕刻圖案的構思之巧妙、刀法之精湛,被中外專家推為典範。

賒店大調曲:唱腔、曲牌豐富多彩,聲腔韻味典雅大方,細膩委婉,善於抒情,兼具渾厚、奔放、清晰、明快、活潑。

賒店越調:社旗越調劇團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劇種的代表劇團,2008年該團創演的新編歷史劇《劉秀賒旗》獲全市戲劇大賽新劇目大獎。

景區榮譽

賒店古城為“國家AAAA級文化旅遊景區”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遊目的地

全國四大商業重鎮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中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河南省唯一古鎮博物館

中國“萬里茶路”的樞紐和中轉站

中國十大“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遊名鎮”

2014中國最具價值文化(遺產)旅遊目的地景區”。

旅遊指南

著名景點

山陝會館:山陝會館系清代山西、陝西旅居賒旗鎮的富商大賈接客迎仕、聯誼集會和焚香祭奠的場所,會

賒店古城夜景 賒店古城夜景

館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經嘉慶、道光、鹹豐、同治至光緒十八年落成,共經六帝137年。占地面積10885.29平方米,建築面積6235.196平方米。主體建築自南而北沿中軸線有琉璃照壁、懸鑒樓、大拜殿和春秋樓,左右陪襯建築相互對稱,自南至北有:東西轅門、東西馬廄、鐘鼓二樓、東西廊房和大拜殿兩側的藥王、馬王兩座陪殿。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鄭孝燮、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單士元、呂濟民等對會館的建築藝術讚不絕口、單士元老院長參觀後揮筆題寫了:“輝煌壯麗,天下第一”。呂濟民題詞是:“藝術輝煌,絕無僅有”,老專家羅哲文、鄭孝攀題寫了“高樓傑閣巧奪天工,精雕細琢錦繡裝成,公輸匠藝,壯哉斯館”等題,給會館的建築藝術以極高的評價。

廣盛鏢局:位於瓷器街北端路西,座西面東,五間門頭,中為高大門樓,門前樹一高高的旗桿,上懸鄉有“廣盛鏢”字樣的鏢旗,內為一進三的大院落,分設會客廳、籤押房、倉房、鏢頭居室、鏢師居室、練武場等,成為賒店旅遊的著名景觀。賒店廣盛鏢局鏢頭戴二閭,出生於山西祁縣官宦武術世家、於清嘉慶六年(1801年)來到賒店,創立了廣盛鏢局。其鏢主要走山西、陝西、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北京、張家口、天津等地。走鏢時鏢車上插鄉有鏢局名稱的鏢旗,趟子手還要一路“喊鏢”,因當時河北滄州為武術之鄉,各地鏢局為表示對滄州武界的尊重,一進入滄州地面都不能再喊鏢。一次廣盛鏢局鏢走山東,路過滄州,一位新業的趟子手不懂規矩,冒然喊了鏢。滄州武界尹玉文三武師攔路興師問罪。戴二閭一再表示歉意,可三武師仍是不依,一定要與之交手。戴二閭無奈,只好與他們動手過招,結果三武師均敗於他的手下。自此“戴家拳”名聲大震,廣盛鏢局更是譽滿天下。

蔚盛長票號:創建於清道光六年,是中原有史以來第一家票號。蔚盛長票號設在賒旗店最繁華的瓷器街路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

西,可在全國匯兌銀票。它開張營業後,生意火爆。第二年又在相鄰的關帝廟街開辦了蔚盛厚分號。蔚盛長當年主營匯兌、存貸款和代辦捐項,也發放銀票,服務對象是當地工商鋪戶,也承匯政府業務。蔚盛長票號最初資本12萬兩,後來發展到16萬兩,至民國歇業時有資本24萬兩。資本較為雄厚。賒旗店的這家蔚盛長,守信重諾。據地方史料記載,清鹹豐七年,捻軍攻陷賒旗店,許多商家準備逃難,拿銀票擁向蔚盛長要求兌現。蔚盛長在自身遭受大損失時,克服重重困難調集資金兌付,蔚盛長的誠信美德被賒旗店商人傳為佳話,生意越做越大。生意做得好,盈利能力就強。

遊客參觀賒店古城 遊客參觀賒店古城

福建會館:興建於嘉慶元年(1796年),會館位於全鎮地勢最高點南瓷器街南端,坐西向東,其格局為集茶樓、飯莊、客房、娛樂為一體的一進二群樓庭院,整體建築布局為“日”字形,寓“日日高升”之意。上下層均有檐廊、明柱,額枋、雀替雕飾簡練,古雅清秀。上層明柱圍欄相連,樓內靠兩山設木製扶梯。西樓五間為主樓,前設欞花格扇,明柱圍欄,頂部兩山風火牆高聳。樓下供媽祖、關帝牌位,以祈佑行船風順,利市生財;二樓為會館同鄉公議之所。中院過廳樓五間,前後壁有木隔扇花格亮窗,檐廊、明柱,圍欄與前後陪樓相通,樓下為宴會廳,樓上為茶園堂戲怡樂園。前後院南、北各有陪樓三間,為接待旅客的客房。臨街樓五間,下層中為過廳,兩邊為飯莊,樓上為餐廳。上層樓檐下懸一匾額,浮刻“福建同鄉會館”六個斗方金字;下層中間樓檐下也懸一匾額,浮刻“普海春飯莊”五個大金字,其意為“四海為友,萬家皆春”。

特色美食

胡辣湯:汲取各地糊辣湯之長,形成當地特色。以牛(羊)肉湯提鮮味,以胡椒粉提辣味。喝起來,第一口,平淡無奇,第二口,清香和微麻慢慢襲來,三口四口,麻辣鮮香衝口而出,一碗喝完,麻辣過癮,鮮香可口,回味無窮,很想再來一碗。在原料選擇上更為簡約明快:熟羊肉(或牛肉)和麵筋照例是要的,千張豆腐都棄之不用,而以黃花菜和木耳代之,再加入本地特產紅薯粉皮。濃淡適口,麻辣鮮 香,是糊辣湯中的極品。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 南陽社旗賒店古城

漿麵條:傳統美食,以綠豆漿發酵製作麵漿,經特殊工藝製作、具濃厚地方特色的名吃。以麵條為主料(多為一些雜糧面,麵條一定要細),輔以粉漿、配菜。粉漿的好壞,直接決定整個小吃的味道。做漿時,先把綠豆或豌豆用水浸泡,膨脹後放在石磨上磨成粗漿,用紗布過濾去渣,然後放在盆中或罐里。一兩天后,漿水發酵變酸,粉漿就做好了。配菜以芝麻葉為主,還有煮黃豆、焯芹菜、鹹菜絲老三樣。芝麻葉選初長成葉的葉心,洗乾淨之後,用開水焯一下,然後放在陰涼的地方曬乾保存起來備用。十幾種時令小菜,酸白菜丁、黃瓜丁、芹菜丁、胡蘿蔔丁、白蘿蔔丁,小尖椒、榨菜絲、雪菜丁等等 ,都是事先醃製好的,已經入了味,客人可以根據個人愛好隨意搭配。做時把酸漿倒在鍋里煮至80℃的時候,漿水的表層泛起一層白沫.這時,要用勺子輕輕打漿,漿沫消失後,漿體就變得細膩光滑,接著再下麵條等其他調料即可。

賒店五香油茶:以質地純正,清香撲鼻,香而不膩,營養豐富,老少皆宜而聞名遐邇。賒店五香油茶由湯和果組成。配料講究,以精製麵粉、小磨香油炸蔥花、炒花生碎片、核桃仁、銀杏仁及油茶果為主。其製作工藝複雜,注重色澤、火候、風味、口感。如湯的製作,首先將精製麵粉用文火翻炒至金黃色,其次按佐料配比炸出蔥花,爾後將炒麵和成稀糊,待鍋水翻滾下入,同時將花生米、核桃仁、銀杏仁、炸蔥花一併放入,調味至甜鹹適宜,滾至香味飄逸。賒店五香油茶有湯有果,聞起來芳香撲鼻,喝起來香而不膩,回味無窮。

酒店客棧

賒店古城內酒店客棧設施齊全,主要有同福客棧、廣和客棧和萊邦假日酒店等等。

旅程推薦

賒店古城日游線路:

“天下第一會館”-社旗山陝會館,“華中第一鏢局”-廣盛鏢局,國內僅存的清代最完整的稅務衙署-厘金局,中原第一家私立銀行-蔚盛長票號,萬里茶道中轉站的標誌-福建會館,中原地區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火神廟。
線路:社旗山陝會館→廣盛鏢局→厘金局→蔚盛長票號→福建會館→火神廟
【溫馨提示】
“購票處”設在瓷器街北頭西側。您可以把座駕泊在古城博物館停車場(社旗山陝會館門前)。
通票: ¥90.00/人(11人以上可購團體票,7折優惠;老年證、學生證半價;殘疾證、軍人證及70歲以上老人全免);
分景點:社旗山陝會館¥50.00/人(農曆初一、十五12:00前¥5.00/人,在景點直接購券進入);廣盛鏢局、厘金局、蔚盛長票號、福建會館、火神廟每處各¥15.00/人
講解服務費:¥50.00/次(會館) ¥200.00/次(通票)

賒店古城夜遊線路:

趙河風景帶,光影旖旎;紅旗路上,燈影婆娑;社旗山陝會館等古建築,華麗炫目。
遊客可以到趙河邊散步遊憩,往古城區泡吧、逛街,去文化廣場秀舞姿、展才藝。
線路一:趙河公園夜景賞玩→紅旗路觀光→古城夜景遊覽
線路二:特色燒烤飲食→古城夜景遊覽→曲藝吧文化體驗
【溫馨提示】
請提前安排好住宿;徒步遊玩,2小時即可輕鬆走完線路一(公園約1h,紅旗路約0.5h,古城區約0.5h)。
趙河公園免費開放,古城區景點夜間暫不開放,不需要準備門票費用;燒烤飲食人均10—30元即可。
返回住處可乘坐計程車,起步價¥3.00。

地址交通

景區地址: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賒店古城:

景區路線:賒店古城距離南陽市區約35公里,車程一個小時。

公路:南距滬陝高速公路唐河站34公里,北距蘭南高速公路方城站30公里,西南距312國道37公里;省道主幹線S240、S339、S239經過城區。
鐵路:距焦柳鐵路、寧西鐵路南陽站(客運一級站、貨運二級站)45公里。
航空:距南陽姜營機場30公里,距鄭州新鄭機場170公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