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昭仁寺前身為"慈福寺",唐武德年間,李世民與薛舉、薛仁杲父子大戰淺水源,太宗為紀念陣亡將士而在“慈福寺”的基礎上建成“大唐昭仁寺”。現有唐代純木結構大殿一座,面闊、進深各三間,內無全柱,為我國古代建築之孤例。還有唐初書法家虞世南所書“昭仁寺之碑”。分別為國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花香撲鼻,景色宜人,展室風格古樸,文物精秀迷人。
簡介
大唐豳州昭仁寺坐落於陝西省與甘肅省平涼、慶陽地區交界的鹹陽市長武縣縣城的東關(距西安西北方向150公里)。由於位置偏僻,在研究記述西安及其周邊地區文化、宗教等歷史遺存的著述中,我們很少看到關於這座具有極高歷史文化價值、並頗具傳奇色彩的寺廟的記述。心中甚為遺憾!今特撰寫此文,介紹大唐豳州昭仁寺的由來及其現存古蹟的特點,以期為研究西安及其周邊地區的歷史文化喚醒一個“新”材料。
歷史記載
據長武縣縣誌記載:隋末唐初,地方割據勢力薛舉、薛仁果父子(河東汾陽人,今山西省萬榮縣)號稱“西秦霸王”,先後在金城(今甘肅省蘭州市)、折�城(今甘肅省涇川縣)割據,與李淵父子相抗衡,屢屢侵掠唐屬地豳州(今我省長武、彬縣、旬邑一帶),威迫長安。唐軍與其多次交戰,勝負難分。為根除此患,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秦王李世民率大軍與薛軍決戰於今天長武縣淺水原上的高�城(唐初的軍事要塞,今已無存)下,經過一番惡戰,唐軍大獲全勝,殺俘薛軍二萬,收附男女丁口五萬,薛仁果被俘押解長安。從此長安西部的危機解除,隴東為唐所轄治。自古以來,當地民間就傳說,這場戰爭給李世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戰亂平息後,李世民常常於夜裡夢見陣亡的將士,只見他們在淺水原上和高�城下留下的屍骨升騰起了鬼火(磷火)。李世民登極後,遂於貞觀三年(629年)頒行《為殞身戎陣立寺剎詔》,凡舉義征剿的主要戰地同建七處佛寺,以超度烈士的亡靈。豳州昭仁寺位列七佛寺的首位,其次為台州普濟寺(今浙江省台州)、晉州慈雲寺(今山西省天鎮縣)、汾州引濟寺(今山西汾陰縣)、邙山昭覺寺(今河南省洛陽市)、鄭州等慈寺(今河南省鄭州市)、涉州昭福寺(今河北省涉縣)。
作為悼念統一戰爭中陣亡將士的首座寺剎,豳州昭仁寺於唐太宗下詔的當年便開始興建,次年就豎“大唐豳州昭仁寺之碑”於寺內。貞觀年間的昭仁寺全貌之輝煌今天已無法確知了。然而,由於歷朝歷代官方和百姓的愛護,唐昭仁寺內兩處最重要的文物卻得以保留下來,且分別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和中華書法藝術名碑。其中之一是大雄殿。現存的唐昭仁寺大雄殿台基高1米,長寬均約12.6米,殿前月台約五畝。大殿面寬進深各3間,跨度10.5米,建築面積108.16平方米。單檐歇山式屋頂,木構建築,拱斗疏朗、重疊肩架、舉折平緩,殿內無柱,寬敞方正,工藝精巧,俗稱“一擔挑八角”,極符合力學原理。只是殿梁榫頭寬0.38米,高0.24米,用材規格大於唐代建築制式,疑為五代時改建所致。據長武縣縣誌記載,元、明、清三代對大雄殿均有修葺。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於1975年、1982年兩次撥款對該殿地基進行加固,對部分損朽構件進行改換,使其完整保留了唐寺佛殿的面貌。據縣文物部門介紹,唐昭仁寺大雄殿是我省現存的幾處唐代古建築中保持原貌最完整的建築之一。可惜的是,殿內原有精美的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等座像在“文革”中均被砸毀。成為千古遺憾。
“大唐豳州昭仁寺之碑”
“大唐豳州昭仁寺之碑”乃是保存下來的唐昭仁寺內另一重要文物。此碑當年選用優質青石雕鏤,螭首龜趺。現存碑體通高4.56米,其中碑首1.26米,碑身2.64米,基座0.66米;碑寬頂部為1.1米,底部為1.22米。此碑之所以被列為中華書法藝術名碑原因有二。首先,碑刻駢文約3000字,四言詩230字均為唐守諫議大夫騎都尉朱子奢所撰,其內容集中反映了唐太宗李世民宏大開放、文德教化治國的理念,是研究初唐歷史、政治的最真實、可靠的文獻。碑文中有這樣的話:“豳館斯開,公劉建都之地。梁山南忱,甘泉東指,面雕雲之鬱蓊,想玉樹之青蔥。沃野千里,平原超忽。先王之桑梓,西州之都會。於是詔司空,相原隰,四衢如砥,八道傍通”,它是關於經營關中,使其成為王朝根基、全國首善之地的思想,當屬中古時代認識西安及其周邊地區在安邦定國方面的區位優勢的經典論述。而且,碑文中若干警言、緘言對於我們今天的生活仍有借鑑意義。例如:“用人不偏於世族,得賢無棄於農鎖”、“革污俗於維新,正王風於舊物。春雨以潤之,秋陽以暴之”、“變穢土於寶城,開蓮花於火宅”、“百姓為心,順天從之欲”等等。其次,昭仁寺之碑文書法的藝術成就極高。碑文末尾雖無書丹者的具體記載,但經宋代著名歷史學家鄭樵在其名著《通志・金石略》中考證,此碑文乃“貞觀四大家”之一的大書法家虞世南受命太宗皇帝楷體書丹的。書體筆力雅健、遒勁、雋麗,既是唐代碑版的典範,也是我國千年石質文庫的瑰寶。所幸的是,與大雄殿一樣,由於歷代珍愛,這千年名碑今天仍完整保存在昭仁寺院內,且經過文物專家技術處理和保護,人們隨時可讀其文、賞其書,追尋唐代的燦爛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