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南站

唐山南站

唐山南站位於在唐山市郊區,建於1881年,重建於1978年。唐山南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條自建鐵路唐胥鐵路起點的第一個火車站。離唐坊站22公里,離灤縣站49公里,離北京站262公里,離哈爾濱站1150公里,現已改成貨運車站。

基本信息

簡介

唐山南站唐山南站
唐山南站位於在唐山市郊區,建於1881年,重建於1978年。離唐坊站22公里,離灤縣站49公里,離北京站262公里,離哈爾濱站1150公里,隸屬北京鐵路局,現為一等站。唐山南站為中國第一座火車站,目前該站已改成貨運車站。

歷史

中國第一條準軌鐵路

外國人在唐山站合影外國人在唐山站合影

1876年11月3日(清光緒二年九月十八日),作為清朝洋務運動主要推手之一的李鴻章,委派上海輪船招商局總辦,修補道唐廷樞到唐山開平一帶勘探煤鐵礦藏,並於1878年8月正式開辦了開平礦務局。為了把煤炭運往最近的北塘海口裝船運出,解決煤炭運銷的問題,唐廷樞上奏朝廷,請求修建一條由礦地到澗河口的百里鐵路。最終在李鴻章的默許下,於1881年6月9日動工修建了胥各莊至唐山之間全長9.67公里的一小段鐵路——中國第一條準軌鐵路。被後人稱為“中國鐵路建築史的正式開端”。 由開平礦務局總工程師、英國人薄內的夫人在唐山釘下了第一枚道釘,這條長約10公里的運煤鐵路,共耗銀11萬兩。由於這段鐵路用騾馬牽引貨車,所以又被世人稱為“馬車鐵路”。

中國第一座火車站

修鐵路必建火車站,唐山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條自建鐵路唐胥鐵路起點的第一個火車站。1882年初,唐山火車站建成營業。站址選在市內天橋東側老站道口處,站線為兩股。後來由於盲目地採挖地下煤,造成路基塌陷影響行車安全,唐山站於1907年西遷1公里到現在的地址,這才是現在的唐山站(今改為唐山南站)的位置。

西遷後的唐山站

1907年西遷後的唐山火車站建築為典型的英式建築風格,站舍外觀酷似皇冠形狀,為二層建築,設有候車室,售票室和行李房。從1907年到1976年的70年間,唐山站先後進行了4次改建和擴建。當時的京山線是連線華北與東北惟一的咽喉運輸線,對唐山市經濟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震後新車站

地震後的唐山站地震後的唐山站

1976年7月28日發生強烈地震,唐山火車站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所有站舍和建築物被夷為平地。成為一片廢墟,唯獨車站內建於1922年的旅客天橋、候車鋼架、雨棚,建於1939年的鐵路水塔等三處鐵路高層建築地震後仍然屹立,一直使用至今。

1976年7月28日晚在此候車的、接站的、下車後等早班公共汽車的200餘名旅客都被埋在了候車室內。此外,在唐山附近的230公里鐵路線上,有的地段下沉、開裂、冒漿,有的鋼軌位移、扭曲、拉斷,沿線幾十座橋樑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壞。唐山市的廣大鐵路職工在全國鐵路同行和鐵道兵、舟橋部隊的支援下,震後第三天修復了通坨線,7天修通了京山鐵路上行線,第十天恢復了下行線,第十二天唐山站開始簡易接卸抗震救災的物資列車,9月份就以臨建設施恢復了行車。

停辦客運業務

震後在原址重建的唐山站(即現唐山南站)於1983年11月15日建成交付使用。外觀為長方形框架結構,一直沿用到1996年6月26日改由新建火車站接發全部旅客列車,停辦客運業務。

至此,我國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的第一個火車站,唐山站115年的客運史正式宣告結束。115年來,這座唐山站接送旅客100億人次,震後20年接送客運列車52.56萬列。

2004年11月8日,由原唐山南站、唐山北站、唐山火車站(唐山西客運站)合併組成了京山線上集客運、貨運、區段輔助編組站為一體的綜合直屬站,統稱為唐山站。成為北京鐵路局在唐山市的惟一直屬站。

百年鐵軌

百年鐵軌百年鐵軌
2013年1月,中國第一座火車站唐山南站誕生已131周年,而站內一根產自1907年,距今已有106年歷史的鋼軌,歷經百年風霜,至今還在繼續使用。
這根有百年歷史的鐵軌位於站台南側集中樓的一處道口處,仍在使用的鋼軌內壁上清晰地刻有1907.8EO435字跡。
據專家現場考證,這是1907年火車站由老址遷移到這裡時鋪設的鋼軌,距今已有106年的歷史。儘管時光已經過去了106個年頭,這根不可多得的鋼軌仍在繼續使用。

在鐵路唐山南站仍在使用的老站鐵路設施中,還包括站內三處最具代表性的歷史遺存,分別是建於1922年的“旅客天橋”、“候車鋼架雨棚”以及建於1939年的“鐵路水塔”。

1888年李鴻章在唐山火車站1888年李鴻章在唐山火車站
旅客天橋建於1922年,為鋼樑結構,橋高5.9米,橋樑延長段長度為48.3米,跨越6股鐵道線,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出站口方向的引橋護欄被砸彎,後經整修復原,現仍有痕跡可見,至今仍然繼續使用。
候車雨棚有大、小兩座雨棚,均為尖頂鐵瓦木結構,都位於上行站台上。小雨棚建於20世紀20年代,高5.6米,面積250平方米。大雨棚建於20世紀50年代初,高7.5米麵積756平方米,西周共有32根木柱。唐山大地震後,多根木柱斷裂,整個雨棚向東側傾斜。搶修扶正時更換了16根木柱,今日依然十分壯觀。
鐵路水塔位於站前南側圍牆外,鋼筋混凝土結構。水塔建於1939年,高達24米,容積30噸。這座水塔在唐山大地震中安然無恙,至今仍是鐵路部門主要的供水設施。
中國煤炭史志委員會專家委員、開灤博物館專家楊磊說,這些文物遺蹟是唐山鐵路131年歷史的見證,是中國鐵路不可複製的資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