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四大家的道論與文學:日晷文庫

一 一 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第1版 (1997年10月1日)
平裝: 25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0開
ISBN: 7506008890
條形碼: 9787506008891
商品尺寸: 20 x 13.8 x 1.4 cm
商品重量: 259 g

內容簡介

《唐宋四大家的道論與文學:日晷文庫》對於一個具有強烈歷史意識的民族來說,最優秀的文學無疑要承載起這個民族的文化理想。從中唐到北宋,正是這樣的觀念,牽動著幾乎所有文化人的心靈。在此期間產生的四座文學高峰:韓愈、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就是典型的代表。尤其可貴的是,他們的思想從民族文化的價值觀出發,一步步走向對真、善、美的普遍性思考,從而使這種思考具有對於全人類的意義。它一旦被引入文學領域,便成為棲居文學中的理性精神,將文學導入“向上一路”,並逐漸融入古文、詩、詞等各體文學的藝術機制,鑄就了宋代文學的總體特性。

媒體評論

引言
韓、柳、歐、蘇,古稱文章四大家,在所謂“唐宋八大家”中尤見精博。考四家之並稱,來歷甚早,蘇軾剛剛去世時,米芾作《蘇東坡輓詩五首》,其三有句曰:“道如韓子頻離世,文比歐公復並年。”這裡還缺一個“柳”。至南宋初年,蘇文盛行,四家之稱便隨之而出,王十朋《讀蘇文》三條:“唐宋文章,未可優劣。唐之韓柳,宋之歐蘇,使四子並駕而爭馳,未知孰後而孰先,必有能辨之者。”不學文則已,學文而不韓柳歐蘇是觀,誦讀雖博,著述雖多,未有不陋者也。”“韓歐之文,粹然一出於正,柳與蘇好奇而失之駁。至論其文之工、才之美,是宜韓公欲推遜子厚,歐陽子欲避路,放子瞻出一頭地也。”《雜說》:“唐宋之文,可法者四:法古於韓,法奇於柳,法純粹於歐陽,法汗漫於東坡。余文可以博觀,而無事乎取法也。”皆以韓、柳、歐、蘇四家為唐宋文章之代表,一再標榜。《讀蘇文》三條,依作者自署的年月,作於“紹興庚午七月”,即公元1150年,距蘇軾去世(1101年)剛好半個世紀。在這半個世紀中,或已有過四家並稱的文字,筆者還未能檢出。故目前為止,我暫把“四家”之稱的發明權歸於王十朋。稍後,有陳鵠《西塘集耆舊續聞》卷二:“學文須熟看韓柳歐蘇,先見文字型式……”至南宋的後期,四家並稱似已較為常見,如羅大經《鶴林玉露》天集卷五,及李塗《文章精義》中都曾提到。到了元代,唐宋四家的說法便作為對前朝文學史的總結而確定下來,郝經《答友人論文法書》;“唐之文則稱韓柳,宋之文則稱歐蘇。”此後的材料就引不勝引了。這是對“四家”並稱的歷史回顧。從王十朋的文字可見,其標榜“四家”,目的在於肯定蘇軾的歷史地位,因此,米芾的那兩句詩,雖然少個“柳”,卻已經具備了這個意思。
之所以要提到米芾這兩句詩,是因為它非常明確地把“文”與“道”聯合起來,揭示出時人把蘇軾看作韓愈、歐陽修之繼承人的原因,從而也揭示出:在何種意義上,“四家”得以並稱。“道如韓子”、“文比歐公”,可視為“互文相足”。韓愈以一篇《原道》,奠定了他作
為儒學復古運動與古文運動之雙重領袖的身份;柳宗元是與他並稱的同志;歐陽修在生前即以韓愈的繼述人自居,且被世人所承認,他並且以“我所謂文,必與道俱”來訓勵蘇軾,蘇軾受訓,當即“又拜稽首”,表示“有死無易”(蘇軾《祭歐陽文忠公夫人文》)。可見,文章四大家間亦以“道”相聯結。文學史上的古文運動,與哲學史上的儒學復古運動,實是一個運動的兩個方面,而以韓柳歐蘇四家為代表,圍繞著一個“文以載道”的歷史命題。
但四家的成就還不止於此。文學史上所謂“以文為濤”,作為與“宋詩”之形成密切相關的創作風氣,大致亦以韓愈為始,歐陽修為繼,蘇軾為高峰;至於詞,歐陽修是宋初小令的代表作家之一,蘇軾則以“以詩為詞”開倡豪放派。因此,在這四家的身上,從“道”出發,通過“文以載道”、“以文為詩”、“以詩為詞”,將時代的思潮與各體文學緊密地聯繫起來,構成了以同一節奏律動的文化景觀。
本書旨在闡述“道”與各體文學間的深刻的聯繫,認為,沒有“道”的宏揚,便不會有上述那些文學運動,“道”對於那段歷史時期中各體文學(尤其是正統詩文)的影響,其積極促動的方面要遠遠勝過消極制約的方面。雖然我們不否認文學的發展有自己的規律,但並不認為它可以脫離其餘的文化門類而獨自發展,更不認為那些代表了時代的最高成就的作品,會隔離在當代的思想潮流之外。因此,作為一個歷史的命題,“文以載道”並不能輕易否定。只要我們不是從某一家文學概論出發,而是從文學史的實際情形出發來看問題,我們便不會在讚賞四家之“文”的同時閉目不見支撐著其“文”的“道”。如果說四家之間,後者比前者有所發展、進步的話,我也並不同意那是因為後者比前者更“正。確”地處理了“文”道”關係。這種觀點意味著:古文運動的發展史,是把“道”一步步趕出文學的歷史。這不是我所知道的古文運動。我眼裡的四大家,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文化巨人,他們不是空頭文學家,而是一身兼為哲學家、文學家、政治家的巨匠,在哲學、文藝、政治上都作出了非凡的貢獻;而他們在這幾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決不會互相否定或異轍。這也就是說,他們在文學史上體現出來的某種“發展”,也將體現在哲學史;政治思想史上。因此我想證明他們在對“道”的內涵的闡釋的方面所取得的進展,是他們在文學上取得進展的最直接的原因,也就是說,兩個進展具有一致性,共同構成了那個時代文化發展的整體風貌。當然,這一致性本身還有更深的原因,植根於社會歷史的背景之中。
……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道學的興起
一 "中興"思潮:道學興起的時代背景
二 超越"禮"的"道":"道"概念的來源
第二章 從啖助到柳宗元的"堯舜之道"
一 啖助的《春秋》學
二 "堯舜之道"的社會歷史意義
三 柳宗元的道論
第三章 韓愈《原道》的研究
一 道統論
二 "定名——虛位"論
第四章 歐陽修的文化功績及其"至理"學說
一 "斯文有承,學者有師"
二 "引物連類,折之於至理"
第五章 蘇學:自由與審美的道
一 "蘇學"的歷史地位
二 "蘇氏之道"的三個層面
三 "蘇氏之道"的審美內涵
第六章 "道"與各體文學
一 "文以載道"
二 "以文為詩"
三 "以詩為詞"
主要參考書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