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唐三彩騎駝陶俑

唐唐三彩騎駝陶俑

【名稱】唐唐三彩騎駝陶俑 騎駝陶俑塑造了盛唐時西域康國人東來中夏的情景,表現了他們在我國經商之暇,戲猴、騎駝漫遊情趣。 三彩騎駝陶俑的塑造藝術和三彩釉的燒制技術都達到了極其嫻熟的高度,屬國家珍貴文物。

【名稱】唐唐三彩騎駝陶俑
【類別】 雕塑
【年代】
【文物現狀】現藏於 故宮博物院
【簡介】
唐三彩騎駝陶俑,約盛唐開元年間(713年--741年),高74cm、寬54cm。
騎駝俑頭戴唐人高踣圓頭巾子幞頭,深目高鼻,絡腮鬍。身服折襟窄袖、開骻過膝的胡服,下著袴,腳蹬高靴。騎雙峰駝,手扶前肉峰,肩負一猴,抬頭張望。駱駝昂首引頸,作嘶鳴狀,四腿肌肉起伏,似有彈性,四足前後錯落,作欲起步狀。俑深目多須,為西域康國人形象。康國人善商賈,唐代強盛,於西域(新疆)各地置都護府,使漢代開拓的自長安京都經 河西走廊、直至中亞各國到地中海東岸的“絲綢之路”重新暢通。騎駝陶俑塑造了盛唐時西域康國人東來中夏的情景,表現了他們在我國經商之暇,戲猴、騎駝漫遊情趣。
三彩釉配色自然,清麗勻淨,俑和駱駝分別以深、淺的赭黃色為主色調,俑的折襟、襯衣和駱駝的頭、頸及四腿的絨毛施以淺黃色釉,色彩對比鮮明而不強烈。雙峰肉鞍披墊以綠、赭、黃三彩釉色,清麗而不浮華。釉色焙燒勻淨無瑕疵,顯示了我國唐三彩技藝之精湛。三彩騎駝陶俑的塑造藝術和三彩釉的燒制技術都達到了極其嫻熟的高度,屬國家珍貴文物。
河南 洛陽出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