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唐伯元,字仁卿,號曙台,廣東省澄海縣蘇灣都仙門裡(今屬廣東省汕頭市澄海縣溪南鎮)。生於1540年(明嘉靖十九年),卒於1597年(明萬曆二十五年)。
唐伯元於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考中舉人。1574年(明萬曆二年)得中進士,自此進入仕途。半年後任江西萬年知縣。1575年(明萬曆三年)任泰和知縣。1580年(明萬曆八年),唐伯元調任南京戶部主事,署郎中,不久升任尚寶司丞。1584年(萬曆十二年),唐伯元被貶到海州任判官。不久又調到保定府任推官。1585年冬(明萬曆十三年)調任北京禮部制司主事。1591年(明萬曆二十年)母逝,回潮州守制。1594年(明萬曆22年)秋,守制三年滿的唐伯元回京任原職,不就升調吏部文選清吏司員外郎,考功清吏司、文選清吏司郎中(正五品)。後告老回鄉。1597年(萬曆二十五年)秋,離世。逝後的1625年(天啟五年),明熹宗追封唐伯元為太常少卿。
科舉出身
1561年(嘉靖四十年),唐伯元22歲中舉,與潮陽周光鎬結成莫逆之交,此後還成為姻親。周光鎬的父親周孚先曾在南京與江西永豐(今江西廣豐)呂懷一同拜大學者湛若水為師。湛若水與王守仁一樣主張知行合一,但特別倡導“隨處體認天理”,以避免空談良知,脫離社會實踐,又避免“直任吾心”去胡亂實踐。唐伯元與周光鎬結識時,周孚先已去世,遂於1568年(明隆慶二年)一起到永豐石塘師從呂懷,學習呂懷的《三書本義》。
1564年(隆慶五年),唐伯元與周光鎬一同上京赴考,結果周光鎬登第,唐伯元則落第,遂獨自回石塘,幫呂懷修訂《曆紀古義》。唐伯元從呂懷處接受了湛若水的學術觀點,並使之更具實踐性。他認為心性(或曰天理)是以物為載體的,離開物,心性便無從談起。他把物限定在“身、家、國、天下”,最終目的依然在於實現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1574年(萬曆二年),唐伯元再次赴京,得中進士。
仕途歷程
唐伯元任江西萬年縣知縣時,萬年百姓為其立生祠。據陳一松(官至工部左侍郎)撰寫的《送唐曙台令萬年序》所載,萬年幅員僅數十里,建置才50年,一直“未有制科往令茲土者”。以正式制科進士為萬年縣令,還是從唐伯元開始的。唐伯元不很樂意,在京“同鄉諸君子合餞於郊”時,陳一松以此序勉勵他“勤恤民隱,不小視萬年”,要“不遺餘力”地作好生產、治安、禮教等工作。唐伯元未負所託,因此一年後調離時,百姓立了生祠。
唐伯元任江西吉安府泰和知縣時,泰和百姓為其立生祠。吉安是唐伯元所推重的“三羅”故籍(羅倫、羅欽順、羅洪先)。唐伯元在泰和五年,以三羅的反對空疏學風、不事奢華為典範,為政為學,很受當地士民推崇。周光鎬聞知,曾去信:“彼中人士頌足下政澤,前百年未有也”。1580年(明萬曆八年),唐伯元調任南京戶部主事,百姓也為他立了生祠。
唐伯元任南京戶部主事,署郎中,升任尚寶司丞期間,1584年(萬曆十二年)御史詹事講疏請王守仁從祀孔廟。首輔申時行等也以肯定王守仁的功業、氣節、文章為由支持從祀建議。當時,思想領域言必稱程朱理學,王守仁針對一般讀書人都把程朱學說當作獲取功名利祿的敲門磚、言行不一的流弊,堅持了“知行合一”的“致良知”新學說,打破了學術界的僵化局面。唐伯元先後上呈《爭從祀疏》、《進石經大學疏》及自己加注的兩本《石經大學》,反對王守仁從祀孔廟,稱“守仁言良知新學,惑世誣民......後人效之,不為狗成,則從鬼化矣”。南京給事中鍾宇淳上疏,指謫唐伯元“詆毀先儒”。唐伯元遂仍被貶海州判官。不久,又調保定府任推官。又於1585年(萬曆十三年)冬,調北京任禮部制司主事。
唐伯元任北京禮部制司主事期間,於1590年(明萬曆十九年)春,奉旨到民間為年方10歲的皇長子選取宮女。期間,唐伯元上《論選宮人疏》。根據疏中所奏,唐伯元第一次奉旨選美,中選者不夠十分之一,少女們不是“逃慝”,就是“污容毀體”。第二次奉旨選美,因先予“曉諭”,才得以順利完旨。唐伯元在疏中直陳其弊。當時,唐伯元任職已滿六載,吏部也已按慣例提出了擢升之擬,但閱過奏疏的大臣無不恐怕其觸動帝怒,將擢升之擬壓下。後明神宗御札承認過失,才得擢升,唐伯元遂在湖廣負責秋闈主考。任尚寶司任司丞。
歸隱潮州
因母親去世,唐伯元回潮州府守制。在此期間,他在西湖山北麓建了壽安寺(今屬潮州市湘橋區。李宏新《1991:潮汕分市紀事》附錄.潮汕地區的歷史沿革 ),在南岩下建了紫竹庵,守制期間的撰寫出《禮編》28卷,前後共花了5年工夫。
唐伯元晚年歸隱,回到潮州,築醉經樓於潮州府城西西湖山北麓的壽安寺旁,命名為梅花莊。又在雁塔下釣魚台。為嶺海士大夫所敬重。1597年(萬曆二十五年)秋後離世。
作品一覽
唐伯元作為一代大儒,理學名家,其著述甚豐,但大多已失。 今存的《醉經樓集》,是唐氏主要著作。醉經樓為1587年(萬曆十五年),唐伯元告假省親期間構築於潮州西湖之小樓。《醉經樓集》卷一為詩,70餘題。卷二至卷五為文,其中卷二為經解,50篇;卷三為序,11篇;卷四為記,10篇;卷五為書、啟,44篇;卷六為雜著,18篇。書後附奏疏9篇。全書約9萬字。
作品 | 編章 | 流傳情況 |
《泰和志》 | 10卷 | 今存 |
《易注》 | 未詳卷數 | |
《禮篇》 | 28卷 | |
《二程年譜》 | 2卷 | 今存 |
《銓曹儀注》 | 1卷 | 今存 |
《二程語類》 | 8卷附年譜 | 今存 |
《道德經註解》 | 未詳卷數 | |
《陰符經注》 | 未詳卷數 | |
《唐曙台集》 | 1卷 | 今存 |
《太乙堂稿》 | 未詳卷數 | |
《昌黎文編》(編) | 未詳卷數 | |
《白沙文編》(編) | 未詳卷數 | |
《醉經樓集》 | 6卷 | 今存 |
《醉經樓續集》 | 未詳卷數 | |
註:本表資料,整理自潮汕風情 以及唐伯元《醉經樓集》版本流傳考 |
軼事傳說
半夜出陣日
“半夜出陣日”是潮汕熟語。這個俗語出自澄海溪南仙門,其意思近乎“出人意外的喜事突然降臨”或“不符合常理的事突然出現”。民間傳說,唐伯元是天上文曲星下凡降世,有感天動地的氣魄。明朝嘉靖十九年農曆十月初五日,即唐伯元出世那天的傍晚,唐天蔭家門口的水井滾沸了,水滾上了井面,到處漫流,老人們說這是吉祥之兆。到了深夜,本是漆黑的夜空,然而鄰居中有人發現,唐天蔭家屋頂忽然間彩霞朵朵,“日光”明亮,照得門前宛若白晝。村民們都驚呼起來:“半夜出陣日啦!”就在此時,唐天蔭的妻子許氏產下了一個男孩,過了一會兒,紅霞彩雲白光自動消失。唐家產下的這個男孩取名叫伯元。自此,潮汕地區便流傳了“半夜出陣日”這個俗語。
鎮壓小鬼
潮汕民間有唐伯元“鎮壓小鬼”的傳說。唐伯元出身農家,家單財薄,他父親唐天蔭為人忠厚樸實,務農為生;母親許氏手藝超人,勤耕善織,為賢淑之婦。唐伯元家除了種已有的幾畝薄田山地之外,還租種了蓮陽槐澤王員外的水田,孩提時的伯元便常常幫父親乾農活。傳說有一次,王員外家鬧鬼,弄得家無寧日。一天晚上,王員外睡夢中隱隱約約地聽到兩個小鬼在商議,其中一個小鬼道:“明天唐大人要來,他陽光太高,我等受不了,怎么辦?”另一個道:“你看那邊桌子下面有兩個瓮子,我倆何不藏身瓮子裡”。兩個小鬼遂各自躲進瓮中,王員外聽後記在心中。第二天一大早,王員外剛開門,便見佃戶唐天蔭帶兒子挑糧來交租,心中揣度:“唐大人”莫非是指唐天蔭不然!再打量他兒子,氣宇軒昂,一表非凡。員外便問了伯元名字,又問了不少問題,伯元雖小小年紀,卻對答如流。接著王員外又問伯元會不會寫字,當伯元回答剛上學識字,只會背寫《三字經》,王員外心中暗喜,便搬來文房四寶,請伯元在兩張紅紙上面分別寫上“人之初,性本善”六個字,並署名“唐伯元”。王員外得到伯元墨寶,好似獲得天師靈符,迅速將紅紙分封在兩個瓮子口上,命家人投進池塘,兩個小鬼被鎮在裡面,再也不能投胎出世去了。
紅鞋換烏靴
“紅鞋換烏靴”是潮汕熟語。在封建時代是用來指代讀書人告別童年,走上仕途。該熟語起源於唐伯元的趣聞。傳說少年的唐伯元不僅天資聰穎,而且膽氣過人。有一年春天,村裡的幾個牧童牽著四頭大水牛到村前田洋中去放牧。由於一時疏忽,水牛偷吃了隆都南溪進士出身的鄉紳趙雲南家水田的幾株稻苗。趙雲南的家人硬是把四頭大水牛拉回去,縛在宗祠的石柱上。放牛的小孩哭哭啼啼回村中告知事情原委,仙門裡的鄉里老輩多次上門索討賠禮,趙雲南依仗權勢,拒不交還。村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商量了好久,都苦無良策。此事被年方十歲的伯元得知,他自告奮勇要去南溪討牛,眾人都覺得驚奇,父親以為他鬧著玩,還責怪伯元不自量力。但此時大家也別無它計,只好讓一個牧童跟伯元同去南溪討牛。
仙門裡與南溪村隔江相望,伯元過了南溪渡頭,上岸後問了路,直奔趙氏祠堂。對方以為仙門來了什麼“大人物”,見原來只是兩個乳臭未乾的小孩,遂鄙夷不屑,暗自冷笑。伯元凜然跨進祠堂,厲聲質問對方為何拒不交還水牛,雙方論理力爭,伯元毫無懼色,指出牛是牲畜不是人,不曉得什麼是稻苗,什麼是水草,偷吃水稻並非故犯。而你趙雲南乃進士出身,飽讀聖賢詩書,卻為何與牲畜一般見識,況且我村老人也多次上門賠禮,你還拒不交還,難道要霸占四頭大水牛不成,豈不辱沒了進士身份一番話把趙雲南駁得目瞪口呆,無話可說,白知理屈。驚訝之餘,便大聲對伯元道:“我出一個對子,你如對得上,水牛任你牽回;如對不上,二山相疊——請出。”伯元朗聲說:“那就請出吧!”“手抱石柱團團轉。”趙進士雙手圍著祠堂大石柱邊轉邊吟道。“腳踏樓梯步步高!”伯元不假思索、脫口應對。但趙進士還不服氣,又衝著伯元譏諷:“早出日頭唔成天。”“日落西山無久時。”伯元回敬道……就這樣四頭大水牛被兩個小孩牽出南溪村。
趙雲南暗暗驚嘆伯元的膽略才氣,但還是不甘心敗在一個小孩手下,於是暗中命家人趕在伯元之前,故意將稠粘粘的烏黑池塘塗泥,厚厚地鋪在伯元他們必經的灰堤路上,看他怎么辦當伯元牽牛來到這段泥路時,見此情景,知是趙進士所為,但他沒有後退,也沒繞道,更沒有脫下來時穿的紅鞋子,便毫不猶豫,昂首闊步地走過去,邊走邊高聲念道:“紅鞋換烏靴,勿睬做俺行。”果然,少年的唐伯元長大後考中進士,累官至吏部郎中,成為“理學儒宗”,被譽為“嶺海士大夫儀表”。而唐伯元“紅鞋換烏靴”的趣聞便在澄海一帶傳為佳話。
後世影響
唐伯元的一生以清節知名,《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列傳第一百七十·儒林一“唐伯元”條稱:伯元清苦淡薄,人所不堪,甘之自如,為嶺海士大夫儀表。在治學與治政都頗為出色。
學術上,唐伯元正處陸王心學的流弊則是“束書不觀,游談無根”的晚明時代,唐伯元在學術上不認同王陽明“心學”,認為“《六經》無心學之說,孔門無心學之教,凡言心學者,皆後儒之誤”,故上疏反對王陽明從祀文廟,請黜陸九淵。同時作《白沙文編》,以示對白沙之學的支持。唐伯元對王學的批判,開啟了明清之際新學術的先導。他曾說,“鄭康成、朱元晦,皆聖門游、夏之列”,“兩漢近三代,若董仲舒、揚雄、劉向、鄭玄、徐幹,皆其傑然者,其緒論往往可采也”。這些說法肯定了漢儒學術的價值及漢學與宋學的可調和性,這也是清代漢學家的普遍看法。在經學考據方法上,唐伯元主張“解經以傳,不如解經以經,合而解則明,析而解則晦”,即在研究中將儒經中的各事、各義联系起來,使不同的儒經相印證,這也是清代漢學家提倡的治經方法。
文藝上,唐伯元的詩歌也很受稱譽。作為理學家,其詩難免“沉酣六經之津液”,但他能去其糟粕,不事雕琢,自然清幽。如《官人行黃梅道中為役夫述》有句:“前歲樹皮盡,去歲草根絕”,訴說荒年之悲慘,明白如話而不失雅致;《新移芍藥台上》有句:“舊蕊支新蕊,深紅間淺紅”,描述芍藥之形態,清淡素雅而不失綺麗,都頗可見其功底之深厚。
其從政,因耿直清節、勤政愛民而備受後人追摹。 《明史·儒林傳》說他是“嶺海士大夫儀表”。《明儒學案·卷四十二》稱頌唐伯元“治行天下第一。”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云:“理學儒宗坊,在大街。為吏部郎中唐伯元建。”
唐伯元未離世時,江西萬年知縣及江西太和縣百姓感其功德,便建有生祠。其身後,潮州府也為其功績立有“理學儒宗”牌坊。該牌坊建於1617年(明萬曆四十五年)。“理學儒宗”坊原在太平路羊玉巷口。坊北鐫“銓曹冰鑒”。“理學儒宗”左坊眼鐫“賜環禮部主事”,右坊眼鐫“欽差主試湖廣”;“銓曹冰鑒’左坊眼鐫”特起文選郎中”,右坊眼鐫“簡右尚寶司丞”。下橫樑兩面同鐫有“萬曆甲戌科進士崇祀名宦鄉賢唐伯元”。其中,“儒宗”即是儒者的宗師;“銓曹”即是主管選拔官員的部門;“冰鑒”即喻明察。坊於1951年拆除。2009年按原貌原址重建於太平路羊玉巷口北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