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欣賞
在80年代初,陳丹青被中國同仁認為是當時最具才華的油畫家,甚至直至今日,油畫圈仍存在著“陳丹青情結”。這一切都歸因於陳丹青在1980年展出的七件描繪藏族生活的油畫組畫,這一系列作品以極其真實無華的形象、至真樸實的平凡生活,引起一場“繪畫與生活”的大討論,當時,陳丹青的《西藏組畫》被譽為“現實主義”的“還原”而獲得普遍肯定,被公認為是文革後劃時代的現實主義經典油畫作品,在美術界及文藝界引起很大轟動。
陳丹青的這幅《唐代書法帖靜物寫生》,畫面質樸素淨,簡約無華,純白的布面上以油畫的方式畫作了一本翻開的唐代書法帖,中國古代的墨卷在這裡成為油畫作品繪畫的對象,正如陳丹青所說:“大師的畫冊貶值了, 變成我擺的一組靜物:但它們又在我手上從印刷品變成‘原作’,是我畫的,又不是我的畫。”這幅作品讓我們不難想到1998年底,陳丹青在南京辦的一個小型畫展,其中展出的幾幅油畫一律畫的是畫冊印刷的中國明代山水畫。當時有人說陳丹青開始脫離了真實、脫離了生活,但他很有力地回應道:“中國早已進入印刷品和媒體時代,而絕大部分畫家仍活在傳統油畫大美學裡,所以會詫異我畫圖像,其實我還是在畫‘我看見’的當今時代,印刷品差不多已經是我睜眼觀看的‘第一經驗’了。”的確,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也曾表達過,機器複製時代的藝術改變了大眾與藝術的關係,眾多的複製品取代了原件獨一無二的絕對價值。而我們當代最真實的生活,也是不斷接觸各種印刷品、複製品的生活。
在陳丹青的作品中,傳統的“中國畫”變成了西方的布面油畫,現代機械印刷的複製品,變成了人工手繪的寫生原作,中西方文化的內容與形式在這樣的“寫生”中融為一體,陳丹青用現代藝術的新寫實、新觀念遙遠地回應著古老的傳統中國文化,走出了一條非反映論式的寫實繪畫的新路子。當然,陳丹青對寫實能力的熟練把握,對歐洲古典油畫語言的深刻理解,同樣令沉醉於油畫傳統手法的觀眾佩服不已。
畫家簡介
陳丹青1953年出生於上海。1970年-1978年輾轉贛南、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197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班,畢業後留校任教。1982年移居紐約,2000年回國後,任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主持“陳丹青工作室”的工作。展覽:1977年,“全國美展”(《淚水撒滿豐收田》)(中國美術館);1980年,“中央美院研究生畢業展”(《西藏組畫》)(北京);1987年,群展(洛杉機·聖塔安娜現代美術館);1995年,“陳丹青油畫展”(台北·國父紀念館);1998年,“陳丹青作品展”(香港科技大學技術中心);1998年,“中華五千年文明藝術展”(紐約·哥根漢姆現代美術館);2000年,“1968-1999年個人巡迴展”(北京、 武漢、 瀋陽、 廣州、 南京、 上海);2001年,“二十世紀新古典主義回顧展”(比利時);2002年,“中國與德國當代藝術對話展”(德國);2003年,“藝術與戰爭”(奧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