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的茶葉製作以蒸青團茶為主。前期,飲茶如同喝菜湯,製法粗糙。唐代皮日休《茶中雜詠》:“稱茗飲者,必渾而烹之,與夫瀹蔬而啜者無異也。”中唐以後,飲者講究,制茶方法求精。唐代陸羽《茶經?三之造》:“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乾矣。”先將採下的鮮葉,在甑釜中蒸,再用杵臼搗碎,爾後拍製成團餅,最後將團餅茶穿起來焙乾、封存。拍制有一定規承:規為鐵制,或方或圓;承又稱台或砧,常以石為之,及為制團茶或餅茶之法。《茶經?六之飲》:“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惟以團餅茶為主,少數地方,也有蒸而不搗或搗而不拍的散茶和末茶。個別地方還有炒青茶。唐代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
..................................
參考《中國茶葉大辭典》
www.chichaqu.com
相關詞條
-
唐代制茶法
點擊查看大圖唐代以前無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葉煮飲,唐以後則以乾茶煮飲。
唐代制茶 制茶步驟 -
制茶
萎凋:使葉質柔軟,可塑性大,便於造形。 作青:搖青與堆置交替進行,由搖青與晾青兩個過程所組成。作青室溫25℃左右為宜,相對濕度80%左右。 搖青:將萎凋...
制茶工藝 制茶過程 製造過程 精製 制茶歷史 -
中國制茶簡史
中國制茶簡史(一)從生煮羹飲到曬乾收藏茶之為用,最早從咀嚼茶樹...的葉子先做成餅,曬乾或烘乾,這是制茶工藝的萌芽。(二)從蒸青造形到龍團鳳餅初步加工的餅茶仍有很濃的青草味,經反覆實踐,發明了蒸青制茶...
-
榷茶制
榷茶制,本義為獨木橋,引申為專利、專賣、壟斷,始見於唐朝。
榷茶制的形成與發展 榷茶制的影響 -
茶膏
將雲南特有的喬木大葉種茶葉經過加工與發酵後,通過特殊的方式將茶葉中的纖維物質與茶汁分離,將獲得的茶汁進行再加工,還原成更高一級的固態速溶茶。--摘自《普...
產生 普洱茶膏 現代茶膏 古代工藝 製作工藝 -
中茶
中國茶, 英文名:Tea certificate for delivery,是對地球人健康的巨大貢獻。中國茶茶祖是神農,神農也是世界茶的茶祖。中國茶傳播...
基本解釋 茶文化 十大名茶 顏色分類 茶食 -
制茶史
中國制茶歷史悠久,自發現野生茶樹,從生煮羹飲,到餅茶散茶,從手工操作到機械化制茶,期間經歷了複雜的變革。各種茶類的品質特徵形成,除了茶樹品種和鮮葉原料的...
茶史簡介 製作方法 相關內容 -
鐵觀音初制茶
鐵觀音初制茶是指鐵觀音的製作流程。安溪鐵觀音製作嚴謹,技藝精巧。制茶品質以秋茶為最好,春茶次之。秋茶的香氣特高,俗稱秋香,但湯味較薄。夏、暑茶品質較次。...
制茶工序 制茶設備 拖酸製法 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