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二十八調理論體系研究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第1版 (2006年6月1日)
平裝
開本: 0開
ISBN: 7100048176
條形碼: 9787100048170
尺寸: 20.2 x 14.1 x 0.8 cm
重量: 200 g

作者簡介

趙為民,河南尉氏人,1956年生,中國古代音樂史學博士。現任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土生導師、院長,河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史學會理事。
出版著作有《中國音樂通史簡編》(參編)等五部;發表論文有《〈淮南子〉音樂美學思想初探》、《試論蜀地音樂對宋初教坊樂之影響》、《簡論宋代音樂的主要特徵及其歷史地位》、《龜茲樂調理論探析》、《唐代二十八調中的四調為雙宮雙羽結構》等二十餘篇;主持科研課題有全國藝術科學“九五”規劃課題《宋代音樂史料資料庫建設》等五項。

內容簡介

唐代二十八調理論體系是中國古代音樂史上的一個重大疑難問題。
本書通過對魏晉至隋唐時期文化背景的分析,指出隋初宮廷音樂理論家蘇祗婆所述龜茲樂調來源於古代印度樂調理論,至唐代成為二十八調體系構建的基礎。
關於唐代二十八調理論的框架結構,本書通過大量事實分析,如唐宋文獻中均使用七宮四調概念系統,唐代樂曲移調在七宮而不在四調之間進行,《遼史·樂志》中的“四旦”誤“旦”為“聲”,以及宮、商、羽、角四聲(調式)各七運(調高)的主音均由燕樂音階的七聲所構成等方面的論證,力圖支持前人關於唐代二十八調為七宮四調的論點。
關於唐代二十八調理論的四調關係及其音階體系,本書提出一個全新思路:
羽調來源於古代印度的薩音階,其音程結構在唐代稱為俗樂(燕樂)徵調式,在二十八調體系中作為雅樂音階羽調式的載體;宮調由羽調派生而來,與羽調同用雅樂音階,是中國傳統雅樂理論重宮觀念的產物。二十八調中雅樂音階體系的宮調和羽調以下徵調結構兼容有清樂音階體系。
商調來源於古代印度的瑪音階,其音程結構在唐代稱為俗樂(燕樂)宮調式,納入二十八調理論的雅樂概念系統名為“商”調而實為燕樂音階宮調式;角調由商調派生而來,實質上是燕樂音階羽調式。
唐代二十八調理論中的四調實質上是由雅樂與燕樂兩種音階體系構成的雙宮雙羽結構。

目錄

緒言
一 解題
二 選題意義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成果綜述
第一章 二十八調體系形成的文化背景
第一節 佛教的迅速傳播及其對中原文化的影響
第二節 風行中原的胡樂
第三節 龜茲樂及其與印度音樂的關係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二十八調體系形成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三聲乖應:龜茲音階結構與雅樂音階結構之矛盾
第二節 七調五旦:龜茲樂調體系的基本框架
第三節 八音之樂:古代印度音階中“a”音的移植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二十八調為七宮四調結構
第一節 《樂府雜錄》中的“七運”應指七宮
第二節 樂曲移調實踐與七宮體系
第三節 《遼史·樂志》“四旦二十八調’’為七宮四調
第四節 七宮框架的由來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四聲結構是燕樂與雅樂兩種音階體系整合的結果
第一節 商、羽是四聲結構的基礎
第二節 “商角”與“宮羽”分別屬於燕樂與雅樂兩種音階體系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雙宮雙羽結構的由來及其兼容性
第一節 雙宮雙羽結構的由來
第二節 雙宮雙羽結構的兼容性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有關律高的兩個問題
第一節 俗調名中的律名與其律位相差二律的癥結所在
第二節 夾鍾為宮是指七宮結構之宮
本章小結
結語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