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哺乳形巨齒獸生活於距今約1.65億年前,屬於燕遼生物群,同時代發現過侏羅獸、狸尾獸。狸尾獸跟巨齒獸都處在中侏羅紀,愛吃魚,沒有巨齒獸原始。“哺乳形巨齒獸”化石的發現標誌著我國發現了迄今最原始的具毛髮的哺乳動物,是國際上古生物領域的最新發現。
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哺乳形巨齒獸](/img/4/fb7/nBnauM3XwQzM4UjN4UjN2kTN3MTMxQTM4gDN0MTNwAzMxAzL1Y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羊膜動物 (Amniota)
綱: 合弓綱 (Synapsida)
目: 獸孔目 (Therapsida)
亞目:犬齒獸亞目 (Cynodontia)
科: 厄琉塞爾齒獸科(Eleutherodontidae)
屬: 巨齒獸(Megaconus)
種; 哺乳形巨齒獸(Megaconusmammaliaformis)
命名
哺乳形巨齒獸的屬名Megaconus來自希臘文的“Mega”,意思是“巨大”;拉丁文的“conus”,意思是“牙齒”,因為哺乳形巨齒獸下頜前臼齒的前部具有一枚肥大的牙齒;哺乳形巨齒獸的種名mammaliaformis,則指的是哺乳形巨齒獸具有哺乳動物的祖先的特徵。
發現
哺乳形巨齒獸的正型標本產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寧城道虎溝地區中侏羅統的髫髻山組(Tiaojishan Formation)地層,髫髻山組地層形成於距今大約1.65億年前到1.64億年前的中侏羅世,哺乳形巨齒獸的正型標本為一具保存有牙齒、下頜骨、中耳和大部分的頭後骨骼的骨架,編號為PMOLAM00007A和AM00007B ,目前保存在中國瀋陽師範大學遼寧古生物博物館(PaleontologicalMuseumofLiaoningatShenyang NormalUniversity)。
![哺乳形巨齒獸的化石](/img/3/e36/nBnauM3XxUDMyYTO0cjN2kTN3MTMxQTM4gDN0MTNwAzMxAzL3Y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外形特點
周長付等人認為哺乳形巨齒獸體重只有250克,而且哺乳形巨齒獸雖然具有過渡性的下頜中耳結構(mandibularmiddleear),一個逐漸過渡的胸腰椎和原始的踝關節特徵,但是具有高齒冠和多個齒根部分癒合的高度衍化的臼齒。
![哺乳形巨齒獸](/img/3/7b4/nBnauM3XxgzM4gjM4YjN2kTN3MTMxQTM4gDN0MTNwAzMxAzL2Y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周長付等人發現哺乳形巨齒獸的上臼齒具有和下臼齒交替咬合的縱尖排,這種專業化的咀嚼植物的特徵表明,哺乳形動物中的植食性動物的演化,在哺乳動物冠群的興起之前。
周長付等人認為哺乳形巨齒獸獨特的牙齒特徵表明它屬於厄琉塞爾齒獸科(Eleutherodontidae)分支,儘管厄琉塞爾齒獸科在侏羅紀又廣泛的地理分布,但是以前其的代表只有孤立的牙齒。厄琉塞爾齒獸科是陸地動物,並且行走步態類似於現存的陸地哺乳動物,比如犰狳(armadillos)和蹄兔(rockhyrax)。
周長付等人認為哺乳形巨齒獸的正型標本保存的毛髮印痕表明,哺乳動物體表覆蓋物的起源在現存的哺乳動物的共同祖先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