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魚

傳說:明朝的時候,在潮汕的一個海邊漁村,有一個年輕人得了怪病,村民便將他流放到一個不知名的小海島上。 訊息很快就在海邊的漁民中傳開,漁民們開始用這樣的辦法捕魚,一直傳到今天。 在澄海,還真有一群踩著長木蹺在大海中如履平地一般行走的漁民。

假屐者二足,削棍為之。行海中,更相為換,潮深則著高者,長丈余。潮淺則著低者,長數尺。逐步淺海中之,或日或夜,隨波上下。”據此,不難想像出腳上著長木蹺,手持長竹竿在淺海中勞作的捕魚景象。
傳說:明朝的時候,在潮汕的一個海邊漁村,有一個年輕人得了怪病,村民便將他流放到一個不知名的小海島上。在那個海島上,他碰到一個女野人,女野人找來草藥幫他治好了病,兩人也產生了感情,生下一個小男孩,名叫小海。由於長期居住在那個不知名的海島,年輕人十分思念故鄉的親人。有一天,他發現在海邊不遠的地方有一條漁船,他用樹枝點火向漁船上的漁民求救,漁民們救了他們父子。
小海的母親回來時見船隻已遠去,她一邊悲傷地叫喊,一邊拚命地往海里游,一個海浪打了過來,將她卷進了茫茫大海。小海後來做了官,為了尋找母親的遺骨,他叫來幾十名官兵手拿長竹竿,腳穿長木蹺下海尋找,結果遺骨沒找到,倒是把一大群魚給趕到岸邊。訊息很快就在海邊的漁民中傳開,漁民們開始用這樣的辦法捕魚,一直傳到今天。
在澄海,還真有一群踩著長木蹺在大海中如履平地一般行走的漁民。漁民把這種捕魚方式稱為“洗緝”,也叫“答魚”,準確的應該稱之為“哭魚”。
在漁民中間流傳著一句諺語:“農曆初九和二十三早漲晚漲中午乾”(早上晚上漲潮,中午退潮)。漁民祖祖輩輩就按潮漲潮落的規律確定出海時間。準備出海的時候由一個人負責吹響海螺,漁民聽到海螺聲就動身出發到海邊集合;現在通信發達了,但他們還是保持傳統的勞作方式。
出海時幾十個人分工明確,集合後就分成兩條粘木船,船劃到一定水深的海域,然後朝相反的方向以扇形劃開,並逐次放人下海。另有一個人負責將一根長竹竿繫著一面紅旗、綁著一個竹籃插在海岸邊,這根竹竿如同燈塔一般,為出海捕魚的人指引歸來的方向,據當地的漁民稱這根竹竿還有著平安和豐收的祈願。
出海的漁民手拿長竹竿,腳穿長木蹺,腰上還系一雙短的木蹺,到了水淺處再換,(木蹺一浮出水面人就會失去平衡)如履平地一般行走在大海里。他們一邊口中唱著“嗬-賀-荷-賀-哎!”一邊用長竹竿拍打水面。幾十個人在海面上漸漸圍成一個扇形小區域,他們當中有幾個人在這個區域裡負責投放漁網,網放好後大家再齊心協力收拉漁網。令人感到驚訝的是,當漁網露出水面的時候,網裡總會奇蹟般的出現大大小小、活蹦亂跳的魚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