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概況
哪嗙鄉位於龍里縣東北部,東與貴定縣交界,南與谷腳、三元鎮相連,西與醒獅鎮接壤,北與洗馬鎮、谷龍鄉毗鄰。距龍里縣城45公里,離省城貴陽市中心46公里。全鄉總面積146平方公里,總人口1293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04人。轄14個行政村138個村民組,居住有布依、漢、苗等多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7.1%,平均海拔高度為1350米,年平均氣溫14.6℃,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乾濕度75%,森林覆蓋率59.6%,耕地面積15244畝,田5749畝,土9495畝,土質為黃壤沙性,90%為鹹性土。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麥等,主要經濟作物有烤菸、油菜、蔬菜,是較為典型的少數民族高寒鄉。基本情況
哪嗙鄉全鄉總面積146平方公里,總人口1293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04人。轄14個行政村138個村民組,居住有布依、漢、苗等多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7.1%。境內平均海拔高度為1350米,年平均氣溫14.6℃,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乾濕度75%,森林覆蓋率59.6%,耕地面積15244畝,田5749畝,土9495畝,土質為黃壤沙性,90%為鹹性土。
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麥等,主要經濟作物有烤菸、油菜、蔬菜,是較為典型的少數民族高寒鄉。
社會經濟
哪嗙鄉黨委、政府班子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深入村組,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全面把握全鄉資源、交通、農業生產情況,搶抓“十二五”規劃實施契機,制定長遠發展規劃和年度農民增收計畫。長遠規劃突出生態建設、人才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樹立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的發展觀念,引導廣大民眾轉變觀念,樹立市場經濟意識,打破傳統的小農經濟,大力推廣農業科技,提高種養殖業科技含量。根據哪嗙鄉各村的不同情況,分區規劃,對公路沿線的高梘、石板灘、長芽、狗場、關口、樂寶等交通條件較好、勞動力素質較高、信息較通暢的村實施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種養殖業。養殖方面,發展黑山羊、波爾山羊,商品肉牛、養豬、養鵝。種植業方面發展反季節無公害商品蔬菜。加強生態建設,利用退耕還林種植生態林、經濟林,種草養畜。發揮交通、區位優勢,大力招商引資,加強市場建設拉動全鄉經濟發展。對南部片區的幾個村,由於交通閉塞,民眾觀念比較落後,素質較低,主要舉措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建設,加強基礎教育,穩定教育隊伍,對貧困學生進行幫扶。各年度的農民增收計畫,鄉黨委、政府實行量化、細化,分解到村,定目標、定項目、定人員、定任務、定獎懲,保證增收目標的順利實現。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殖業。充分發揮草山草坡資源豐富的優勢和海拔高、氣溫低的特勢,大力發展反季節商品蔬菜種植和畜牧業,在高梘村創辦“185”工程示範點,核心區面積達300多畝,並輻射帶動石板灘村、新坪村、長芽村、樂寶村等建立3000多畝反季節商品蔬菜基地,品種以西紅柿、大辣椒、白菜、無筋豆、糯玉米為主。由於受地理、氣候因素的影響,蔬菜種植及上市較晚,錯開正季,上市價格高,市場有保障,獲利大。由於蔬菜生長期長,蔬菜產量高,品質好、肉質厚,便於運輸、儲存,深受貴陽市民青睞,經濟效益明顯。
——在生態建設方面,抓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實施沼氣建設,節約能源。從2001年至2005年,實施退耕還林15200畝,面積全縣最大,除農民受益外,還保持了哪嗙鄉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證了較高的森林覆蓋率。2000年,省委書記錢運錄(時任省長)到哪嗙鄉視察經濟林實施情況,2001年,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到哪嗙鄉視察退耕還林工作。目前,全鄉森林覆蓋率達59.6%,使哪嗙鄉成為了龍里北部高原上的一顆綠寶石,為發展生態及避暑等一體化旅遊業奠定了基礎。
——人才建設方面,鄉黨委、政府充分認識到,為使哪嗙鄉經濟社會取得長足發展,必須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第一,抓基礎教育,通過不斷加大投入,改善教育基礎設施,提高入學率和升學率,降低輟學率,對貧困村學生進行困難補助;第二,利用遠程教育等平台對返鄉的中青年、退伍軍人和積極分子進行培訓,促使其觀念的轉變,增強農業生產知識,掌握生產技能,培育更多的創業致富能手。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強對交通、通信、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縣級各部門的支持,哪嗙鄉已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總里程達80多公里。“十二五”期間,哪嗙鄉將積極創造條件,爭取村村通油路、“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項目的實施,提升村級道路通行能力。鄉內已實現通信信號全覆蓋。人畜安全飲水工程、煙水配套工程、農田灌溉工程等高標準實施,為種植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穿著盛裝的苗族婦女在田間歡歌載舞——挖掘民族,發展特色民族文化。鄉黨委、政府重視民族文化的挖掘,主要是對民間書法,布依族、苗族歌舞、樂器進行提煉,聘請苗族婦女王小滿對民間舞蹈、歌曲進行收集、整理、編排,組成鄉業餘舞蹈隊,多次參加各級演出,並獲獎。1994年8月,到河南參加民間舞蹈表演,1996年赴上海參加第三屆全國農民運動會文藝展演獲二等獎;1997年參加貴陽市第五屆少數民族運動會文藝演出,獲出二等獎;2002年8月到都勻市參加世界攝影博覽會演出,獲表演獎;2004年,在龍里縣第二屆體育運動會文藝調演中,榮獲2個“優秀獎”;應邀參加黔南州“好花紅”藝術節及貴陽國慶“魅力飛揚”大巡遊。近年來,還多次參加“多彩貴州”及州、縣民族民間文化演出活動,獲得各界好評,貴州衛視、鳳凰衛視等多家媒體進行過宣傳報導。
通過全鄉廣大幹部的努力,哪嗙鄉社會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到2010年,全鄉的人均純收入2808元。初步建立起以高梘村為龍頭,沿千洗公路分布的種養殖特色產業帶。縱向比,哪嗙鄉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也存在著貧困人口較多,扶貧攻堅任務艱巨的實際困難,下步,我們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促進農民持續增產增收,不斷將各項事業向前推進。
民俗文化
哪嗙鄉的“十八羅漢”傳說龍里縣哪嗙鄉頂溪村有一條村民過去上山打柴的必經山路,山路從兩邊都是筆直的懸岩峭壁的一線天之間通向半山腰,在半山腰處,一邊大山被筆直削掉,此處有僅許一人通行的六步石梯連線著通向山頂的路,此處因此名曰六梯岩(樓梯岩)。在此處曾發生過騾馬失足掉到山底,摔得粉碎骨的慘劇。此處有一溶洞,溶洞中有溶漿形成形狀酷似僧人的雕塑,這裡祖祖輩輩的人們恭稱為 “十八羅漢”,在此路通行的人們在此燒香供水、頂禮膜拜,祈求“十八羅漢”保佑過往天路的人畜平安無事。
據村的老人講,“十八羅漢”傳說張三豐打馬通過六梯岩,見山路太窄,通過困難,於是拍打所騎騾馬,但是由於用力過猛騾馬死亡,死後的騾馬化作羅漢在此保佑過往人畜。
哪嗙鄉石板灘村高寨印苗服飾及刺繡
刺繡品苗族刺繡是一種獨具特色的刺繡藝術,是中華民間藝術寶庫中具有吸引力和民族特色的一朵奇葩,作為一種工藝和苗族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苗族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形載體和無形表征,既有著別具一格的藝術特色,又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情趣。
哪嗙鄉石板灘村高寨印苗是一個獨具特色的民族,這裡的苗族服飾別具特色,衣飾顏色多為深蘭色或黑色,短服長裙,最大特點是短服和衣袖上,都繡有色彩鮮艷的四塊正方形圖案,猶如四個精美的方印,故稱印苗。刺繡色澤鮮艷,繡工精巧,花樣別致,從布料的選擇到花樣的設計、顏色的搭配,都非常考究,先要在腦中將所要畫的圖樣勾畫出來,才能開始動針。內容主要反映了苗族同胞的生產生活和風景優美的家園,涉及到勞動生產、美滿生活、青年人的愛情婚姻等各個方面,體現了苗族對美好生活的暢想、嚮往和追求。這些精美的服飾特別得到外賓的青睞,紛紛在演出後爭相購買留念。傳統節目《水桶舞》、《金錢棍》、《豐收舞》、《團結舞》等保留性節目在各級演出中更是屢獲好評。
印苗刺繡是比較著名的民間手工藝,世代相傳,她們利用農閒季節精心細繡。她們憑著對事物的洞察能力、審美觀念和嫻熟的手藝技巧,使各種繡品展現出卓越的藝術才華和創造力。刺繡品主要有服飾、背小孩的背帶,婦女的花鞋、圍腰、香包、手帕等。苗族剌繡表現出苗族人民獨特的審美情趣,顯示了苗族人民原始古補的崇尚意識,它是苗族歷史、文化、藝術、信仰的再現。在苗族剌銹紋樣中,無不表達出其民族性格中深深蘊藏的對生命的禮讚和對生命價值的追求,充滿了對生命本源、對自然神靈的愛。
一件精緻的繡品,幾乎要花一年時間才能繡成,體現了印苗婦女的心靈手巧和本民族的民間工藝和優秀文化遺產的結晶,繡品內涵常常包含著印苗人民對先人的懷念和尊敬,對未來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嚮往和祝願。
現在,苗族精美的手工刺繡品受到人們的青睞,其觀賞、收藏價值較高。勤勞的高寨印苗婦女們看到了加工刺繡品的大好商機,在致富帶頭人王萬菊的帶領下,她們利用農閒季節製作刺繡品,然後銷售出去。傳統的手工品商品化後,不僅增加了收入,而且對發揚和保護印苗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義。今年,王萬菊承接製作印苗服飾140套,每套均價近1000元,銷售收入達13.8萬元,與她一起製作的10多名婦女也獲得了一筆可觀的手工費。下步,她們打算成立一個印苗手工藝品協會,加大宣傳力度,擴大規模,提升傳統手工藝品的內涵,將印苗手工藝品打造成一個產業,帶領印苗同胞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