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路村

哨路村

哨路村地處重慶巫山縣曲尺鄉海拔800米至1800米的高山上,是巫山縣最貧困的村之一。

基本信息

哨路村

哨路村地處重慶巫山縣曲尺鄉海拔800米至1800米的高山上,是巫山縣最貧困的村之一。在啟動“整村推進”示範村建設以前,該村沒有公路,也沒有水、電、產業、學校、衛生室、廣播電視、電話、礦產資源,是一個“九無”村。 2004年底,哨路村被確定為全市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示範村後,他們便決定首先改善基礎設施,讓山里人 走出大山的封閉。 修建公路,是山里人祖祖輩輩都盼望的一件事。去年,在市、縣有關部門的扶持下,他們籌資200多萬元,修建了一條15.2公里長的山區公路,汽車第一次開進了大山。 哨路村常年缺水,一遇乾旱,就要到5公里以外的山下去挑水。如何解決“飲水難”?他們的辦法是興修蓄水池。去年,興修了兩口可蓄水700立方米的蓄水池,使110戶村民告別了到山下挑水的歷史。 該村一幹部說,巫山縣電力公司已籌集200多萬元,準備在今年4月把電送進村;通電後,廣播電視部門將幫助把電視信號送進農家;村國小校、村社會服務中心樓等工程也正在緊張施工,這些工程的完工將改變村里無學校、無衛生室、無電話等狀況。 先行的基礎設施建設,開始讓山里人走出大山的封閉。 因地制宜發展產業———讓山里人走上增收之路 哨路村雖然沒有礦產資源,但有豐富的牧草、有種植無公害農產品的環境。 去年上半年,市委宣傳部扶貧集團負責人到該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與村民一起商量,根據山裡的條件,提出了“遠期多植樹,近期菜、薯、牧,外加抓勞務,逐步能致富”的產業發展路子。 “這一產業發展路子為我們找到了脫貧之路!”三社的 楊昌華說,按照這一路子,他家修建了80餘平方米的標準化山羊圈舍,養起了40隻山羊。目前,全村共發展山羊養殖大戶20戶,養殖山羊500餘只。 據介紹,在發展蔬菜方面,該村的一塊集中成片、面積為50畝的反季節蔬菜基地已經建成。同時,村里規劃的300畝反季節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也已經正式啟動。 去年,村民李尚書在市委宣傳部扶貧集團的幫助下,到璧山奧康集團一家鞋廠務工,月收入800餘元。目前,全村已有300餘人像李尚書一樣外出務工掙錢。 增強“造血”機能———扶貧扶到根子上 在“整村推進”中,社會扶持是少不了的。哨路村把社會扶持用在了改善“造血”機能上,讓貧困農民通過自身的努力,發展產業脫貧。 市委宣傳部扶貧集團等籌集的扶貧資金,他們集中用到了修建公路、修建人畜飲水蓄水池、發展產業上。市高速公路發展投資公司捐助30萬元,在村里建“高發希望國小”,今年春季開學時,哨路村及周邊村的孩子便可在這所學校上課了;市、縣的扶貧資金,他們用在了幫助村民發展山羊、種薯、生產反季節蔬菜上…… 增強“造血”機能後,加快了貧困農民依靠自身努力的脫貧步伐。2005年,全村貧困人口人均增收180元,有156名特困農民實現脫貧。[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