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被著名民族學家、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稱為 “民族走廊” 的阿壩州,留下了早已在民族融合中消失了的古老民風、獨特民情,所有的一切都反映了阿壩地區蘊含著璀璨奪目的民族文化歷史,它不僅給我們愛鄉土、愛祖國、愛人民的愛國主義教育,還將給我們以知識的、歷史的、文學的回味與欣賞……
婆陵甲薩古城遺址
哥鄰國王城遺址,當地嘉絨語譯音為“婆陵甲薩”,意為保寧都護府或用泥土築成的官府。所以又叫婆陵甲薩 古城遺址。
古城堡位於馬爾康鎮高半山坡上的俄爾雅村五組的對面,是很好的險關要塞。村落與古城堡中間隔著一條名叫阿木郭夫的小山溝,溝內有小溪,還有大片茂密的的核桃林,是遊人休憩的好地方。爬上小山溝的西北側高半山坡上,便到了婆陵甲薩古城堡遺址。現存大、中、小不等夯築土木古堡23座,長約一華里多,寬100米,占地6萬平方米。古城堡依山構築,黃土夾筋、層疊夯築而成。總體構築呈梯形,分布較為規律, 現存大型土壘高、長、寬各12米,中型者長、寬各11米,高8米不等。古城堡建築特徵為底層有石基,基上取土填充,加筋層高夯築而成,堡壘之間,相互有連體土木建築。這種建築模式、構造與本地世代沿習使用的石砌“邛築”式建築,有明顯區別,具有古代中原建築文化特徵。
古城堡西北側半山處,曾有可飲用的山泉水六處,據說原有九個山泉,叫九龍泉,現在有的已乾涸。古城堡內側(東南方位)的阿木郭夫七溝,當地老人又稱作是“血溝”,傳說城堡上的守兵,曾用滾石將很多進攻的人砸死,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古城堡所處地理、交通位置十分險要,據當地老人講:“古時走山路,從這裡西可通色達、西藏,北可去青海、甘肅,東到成都,南下可以到康定及其以南一帶。”
從古堡的風化程度和建築竹木的腐朽情況,可判斷此處古城堡的修築年代,少則千年以上。僅就古城堡群體的自身規模和原曾有過的附屬配套設施而言,城堡內平時約需駐兵600人,最多的容納量可屯駐千人以上。
昔日哥鄰國
經有關部門專家學者實地勘察,初步考證,婆陵甲薩古城堡是一處群堡聳立,規模壯觀,攻防兼備,遺存清晰的千年以上古代城堡建築群體。就我國藏區範圍而言,婆陵甲薩古城堡不壓於藏北高原的古格王國城堡遺址。從城堡依山傍水、擇址構築及其設施配套、生活、生存條件看,擁有居高控要,攻防兼備的軍事性能,應是一座古代駐有重兵的軍城。
因此,它在史學、民族學、考古學、古建築學、古軍事學等領域,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考證研究價值。古城堡沿梭磨河邊的台地起,層層分布,首尾相顧,地勢險要,扼守河谷,其分布及選址極具軍事價值。古城堡建立時間不詳。唐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唐朝曾於梭磨川置保寧督護府,此23座古堡可能即為保寧督護府遺址。
傳說唐代西山八國之一的哥鄰國,其境內溝壑縱橫,林木參天,河谷有黃金,高山有寶藏,有了這樣的天時地利,加上經過世代哥鄰王夜以繼日的聚斂,到董臥庭時,財富已十分可觀。
貞元九年。其王湯立悉。與哥鄰國王董臥庭。白狗國王羅陀。忽逋租國王弟鄧吉知。南水王國王侄薛尚悉曩。弱水國董辟和。悉董國王湯悉贊。清遠國王蘇唐磨。咄霸國王董藐蓬。各率其種落。詣劍南四川內附。其哥鄰等國。皆散居西山。弱水王即國初女國之弱水部落。其悉董國在弱水之西。故亦謂之弱水西悉董王。舊皆分隸邊郡。祖父例授將軍中郎果毅等官。自中原多故。皆為吐蕃所役屬。其部落大者不過二三千。各置縣令十數人理之。土有絲絮。歲輸於吐蕃。至是立悉與之同盟。相率獻款。兼齎天寶中國家所賜封告。共三十九通以進。節度使韋皋處其眾於維霸保等州。給以種糧耕牛。鹹樂生業。立悉等數國王。自來朝。召見於麟德殿。授立悉銀青光祿大夫。歸化州刺史。鄧吉知試大府少卿。兼丹州長史。薛尚悉曩試少府少監。兼霸州長史。董臥庭行至綿州卒。贈武德州刺史。但好景不長,哥鄰國王董臥庭在長安拜見唐王時不幸死在綿州。哥鄰就是現馬爾康地區的嘉絨藏族對自己的稱呼。
命其子利羅為保寧都督府長史。襲哥鄰國王。哥鄰國王利羅喜歡狩獵,他把寶藏藏在了某個曾經夜宿過的山洞裡面了。有傳說,哥鄰國王利羅把寶藏埋藏在了婆陵甲薩旁邊的山谷里。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關哥鄰國王的記憶早已模糊不清了,唯有關於哥鄰國王珍藏的記憶依然世代相傳。馬爾康有太多的迷,太多的未解之謎,值得去探索,去發現。
學術價值
1999年3月4日,在成都召開的“波陵甲薩”古城遺址研討座談會上有來自四川大學歷史系,四川省歷史學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博物館、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西南民族學院等多家單位共三十餘人。於同年6月中旬到現場進行了考察、論證,專家們一致認為“婆陵甲薩”的發現,在深入研究民族學、考古學、歷史學、古建築學、軍事學等領域均有其重要的學術價值。
近年來,“婆陵甲薩”古城遺址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得到了很好的保護,系縣級文物。站在古城堡所在地放眼望去,視野開闊,可一覽高原新城馬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