哏[網路用語]

哏[網路用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綜藝節目中,所謂“哏”的意思是笑點。鋪哏就是為笑點作鋪墊。

在綜藝節目中,所謂“哏”的意思是笑點。鋪哏就是為笑點作鋪墊。

有人訛寫為“梗”字,正字應為“哏”。但是其實“梗”這個意向是台灣人以訛傳訛,人云亦云誤傳出來的。台灣相聲瓦舍的著名演員馮翊綱先生就曾指出過這個問題:“我花了許多時間,費了許多口舌,折了許多禿筆,好不容易將‘行頭’二字拉回軌道,現在又來了,甚么是‘梗’?如同‘行頭’一樣,‘梗’是從既有的名詞誤念,誤寫的結果。‘哏’哪!笑話,或形容好笑的人或事。甚么是梗?誰開始的?想學人用專有名詞,卻念錯也寫錯,沒水平的東西!”

當代優秀的華語小說家、台灣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碩士、台灣輔仁大學中文系講師張大春先生也在公開發表的報紙上指出了這個問題:“以傳播媒體的現況推之,我可以更大膽地估計:就是出於電視公司聽寫字幕的人員「無知的創造」,我們如今才會經常將該寫成「哏」的字,寫成了「梗」字。無知、懶惰且望文生義的不只是這些聽寫字幕人員,還有上節目以及看節目的演藝人員、名嘴和傳媒客群。大家不需要通過考試或學力認證,非但將「哏」誤認並錯寫成「梗」字,還硬是使得「梗」字居然有了「好笑」、「可笑」之義。”

因此,梗這個字就是訛字,正字應為哏,這是很明白的了。

「哏」的意思是笑點、伏筆,或是有特別指涉含意或諷刺意涵的東西。

譬如說:你說話超有哏的、超好笑的,基本上跟閩南話沒有關係,在原本的相聲術語中,老哏是指被用了許多次的舊搞笑橋段,也就是老笑話。

後來意思演變成作品中不斷重覆出現的橋段,也就是所謂的落於俗套、老掉牙。在作品中、與人的談吐、各種表演中,用了太多次的老哏會被認為缺乏創意(或稱為沒哏了、轍了)。所以台灣人常說「你很老哏耶」。

人們在談吐中總會有許多「哏」,就像相聲時一樣會出現的笑點或搞笑的台詞、用語。這個字後來演變成可以直接是指橋段的意思。在台灣,人們可以說「我很喜歡你的哏」意思是「我很喜歡你講話的橋段或笑點」。

「掀別人的底的行為」被稱為「破別人的哏」,意思就是指掀別人的底。

「爛哏」在台灣還有另一個意思是指很糟糕、無聊的哏。另外,老哏用久了,也可能會被稱為爛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