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紅河縣洛恩鄉,地處洛恩鄉東部,距洛恩鄉政府所在地26公里,到鄉政府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紅河縣城68公里。東鄰阿扎河,南鄰綠春縣,西鄰普咪村委會,北鄰甲寅。轄哈龍、機然、壩安等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887戶,有鄉村人口3925人,其中:農業人口3925人,勞動力216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162人。
全村國土面積31平方公里,海拔1300米,年平均氣溫15℃,年降水量153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3277畝,人均耕地0.84畝,林地2266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18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277畝(其中:田1842畝,地1435畝),人均耕地0.84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26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3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4畝,主要種植棕櫚、茶葉、杉木、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9659畝,其他面積21298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四通。全村有88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全村已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7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85%、5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0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84戶(分別占總數的46%和32%)。
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5輛,拖拉機1輛,機車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05畝,有效灌溉率為%。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全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7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0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1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6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85.00萬元,占總收入的50.4%;畜牧業收入88萬元,占總收入的9.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08頭,肉牛111頭,肉羊29頭);漁業收入16萬元,占總收入的1.7%;林業收入94萬元,占總收入的9.8%;第二、三產業收入245萬元,占總收入的25.4%;工資性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1.2%。農民人均純收入131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人(占勞動力的0.9%),在省內務工8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棕櫚,主要銷售往縣內。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茶葉、棕櫚、杉木、核桃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87戶,共鄉村人口3925人,其中:男性1965人,女性1970人。其中:農業人口3925人,勞動力2162人。該村屬純哈尼族。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5人,占人口總數的0.8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030人,參合率77.39%;享受低保213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該村距離鄉衛生院2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7個,人畜混居的農戶707戶,占農戶總數的79.71%。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5所,校舍建築面積1166平方米,擁有教師20人,在校學生488人,距離鄉中學26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47人,其中:小學生488人,中學生254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村財務。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8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7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4662個(勞均7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財務。
基層組織
洛恩鄉哈龍村委會黨總支有黨支部6個,共有黨員65人,少數民族黨員65人,其中男黨員59人、女黨員6人,流動黨員2人。近年來,在鄉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村“兩委”班子團結務實,勤政為民,按照“五個好”黨支部標準,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不斷開拓進取,不斷轉變觀念,特別是在對流動黨員的管理上,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成為了全鄉的一面旗幟。
一是建立領導責任制。哈龍村黨總支派專人對流動黨員進行管理,制定《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的實施方案》,並將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情況作為黨建工作和負責人履行職責考核的重要內容,層層建立了管理責任制和逐級匯報制度。
二是建立流動黨員管理台賬。針對流動黨員較為分散和難管理的實際,通過廣泛深入排查,掌握具體實情,利用外出流動黨員返鄉的機會,按照組織關係隸屬的原則,做好外出流動黨員情況的收集、分析和匯總工作,建立和健全出行前登記制度,建立流動黨員檔案,做到“三明四掌握”(即明去向、明電話、明情況,掌握黨員外出地點、從事職業、聯繫辦法、黨費繳納情況)。截止目前,哈龍村共有流動黨員2名,其中流出黨員2名,已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的2名,省內流動的2名。
三是建立流動黨員聯繫管理制度。流動黨員的流動性主要表現為三個變化:即角色變化,工作單位變化,工作性質變化。根據這三個變化,對2名流動黨員採取定人(指定聯繫人與流動黨員結對子,保持聯繫)、定期(每月一次參加黨組織活動)、定內容(問學習、問工作、問生活)的“三定”方式進行跟蹤管理。建立黨員“三卡”(基本情況登記卡、參加組織活動記錄卡、思想和工作反饋卡)等。黨支部定期不定期地與流動黨員進行思想交流,細心入微地拉近流動黨員和黨組織的距離,使流動黨員由過去的“被動”迴避變為“主動”聯繫黨組織,更加積極地參加黨組織活動。哈龍村流出黨員主要流入省內昆明、箇舊、玉溪等地,從事職業集中在建築業、農業、服務業等行業。哈龍村黨總支督促各基層黨組織建立外出黨員報告登記制度。要求外出務工經商的黨員,在外出前要向各村黨支部報告,說明外出原因、去向和時間,領取《流動黨員活動證》,並登記存檔,定期了解黨員情況,幫助外出黨員家庭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困難,隨時蒐集、匯總、上報流動黨員外出期間的各種情況,採取電話聯繫、親朋聯繫等方式聯繫流動黨員。同時,要求外出黨員每季度向黨組織匯報一次思想、工作情況,積極向家鄉民眾傳送致富信息,給家鄉的經濟建設及社會發展提出意見建議,讓外出流動黨員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獻計出力。
人文地理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夠;2、公路常年出現雨阻晴通局面;3、部份村子還沒通電;4、沒有主要的經濟、產業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