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鐵文化宮

 

哈鐵文化宮

如同藝術其他領域一樣,建築世界裡也有各種風格兼收並蓄的現象。在一座建築上既有古希臘的山花,又有古羅馬的柱式;既有拜占庭式的穹隆,也有洛可可的裝飾。這樣的建築我們稱之為折中主義建築
折中主義建築是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一種建築思潮,創作思想是想彌補所謂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在建築上的局限性。只要能表現美感,可以不受任何風格的束縛,自由組合各種建築樣式,隨意拼湊不同流派的裝飾紋樣,形成一種新的建築風格。
坐落在南崗區西大直街84號的哈爾濱鐵路文化宮就是經典的折中主義建築。它建於1911年,1919、1923年兩次擴建,原為中東鐵路俱樂部。
建於1776年的莫斯科大劇院,是一座乳白色的古典主義建築,8根高15米的古希臘愛奧尼亞式圓柱,巨大的浮雕三花,使大劇院顯得雄偉壯麗。在哈爾濱市不難找到莫斯科大劇院的影子,那就是坐落在中山路上的工人文化宮。而哈鐵文化宮不受固有法式限制,只注重建築自身比例均衡,把古希臘建築的“優美典雅”、古羅馬建築“雄偉壯麗”與超凡脫俗的建築結構融為一體,是一座精美的折中主義建築。
如果說與莫斯科大劇院有相似之處,恐怕體現在劇場和使用功能上。大廳內採用了洛可可的裝飾風格,柔軟的曲面掩飾稜角,裝飾圖案採用植物圖形,流轉變幻,不拘一格,天花板上懸掛著大小七個晶體玻璃大吊燈,閃爍著光澤和嬌艷的色彩。
建成投入使用後,這裡便是中東鐵路高級官員們的娛樂場所,放映電影,欣賞音樂,舉辦舞會。1936年,俄羅斯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亞賓來到哈爾濱。這位世界級的歌唱大師在這裡舉行了他的獨唱音樂會,轟動一時。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東鐵路俱樂部由蘇聯紅軍接管,成為“蘇聯紅軍會館”。解放後,改為“哈爾濱鐵路文化宮”。
這座建築的大廳里曾懸掛許多俄羅斯畫家的油畫。其中有一幅列賓的《查波羅什人寫信給蘇丹王》,相傳是列賓的學生按原作臨摹的,成為當時本埠畫家學習西洋畫的範本。在文學上突出“高、大、全”,油畫表現“紅、光、亮”的“文革”年代,這張被轉入“地下”的名作,使多少畫家和藝徒私下尋門拜訪,視如列賓真跡一般,堅定了哈埠畫家追求“真善美”的信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