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894年,哈佛大學天文台開始對恆星光譜作有系統的分類,在安妮·坎農的主持下,經歷了40年時間,到1934年共分析了數十萬顆恆星的光譜,編纂成10冊的亨利·德雷珀星表及其擴充星表,並發展出現在使用的摩根-肯那光譜分類法。
分類
對恆星光譜進行的分類。恆星光譜,無論是連續譜還是線譜,差異極大。恆星光譜主要取決於恆星的物理性質和化學組成。因此,恆星光譜類型的差異反映了恆星性質的差異。採用不同的分類標準,將得到不同的分類系統。最常用的恆星光譜分類系統是美國哈佛大學天文台於19世紀末提出的,稱為哈佛系統。按照這個系統,恆星光譜分為O、B、A、F、G、K、M、R、S、N等類型,組成如下序列:
各型之間光譜特徵是連續過渡的。每個光譜型又分為10個次型,用數字0~9表示,如B0,B1,…B9。哈佛系統是一元分類系統。上述系列從左到右實際上是恆星表面溫度逐漸降低的序列。O型星溫度最高,約40000K;M型星最低,約3000K。R型與K型相當;N和S型與M型相當。20世紀40年代,美國天文學家W.W.摩根和P.C.基南等提出一個二元分類系統,稱為摩根 -基南系統(MK系統)。MK系統仍採用哈佛系統的光譜型,但增加了光度型。光譜型仍用哈佛系統的符號。光度型分為7級:I——超巨星,Ⅱ——亮巨星,Ⅲ——巨星, Ⅳ——亞巨星,Ⅴ—— 主序星(矮星),Ⅵ——亞矮星,Ⅶ——白矮星。按照MK系統,太陽為G2V型星,表明太陽的光譜型是G2,且是一顆主序星(矮星)。有人嘗試三元光譜分類,但尚無完整的結果,未獲公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