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品文人

品品文人

《品品文人》該書可以讓人見見舊文人的種種風致,讀讀他們的山水風月、琴棋書畫、鳥獸蟲魚、名字雅號、哭笑嗔罵,以及他們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主要介紹了文人與飲食、文人與情愛、文人的生計、文人的雅好、文人與動物、文人與自然、文人情結等。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該書可以讓人見見舊文人的種種風致,讀讀他們的山水風月、琴棋書畫、鳥獸蟲魚、名字雅號、哭笑嗔罵,以及他們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

本書主要介紹了文人與飲食、文人與情愛、文人的生計、文人的雅好、文人與動物、文人與自然、文人情結等。

目錄

品品文人

第一品文人與飲食

文人談吃

文人與美食

文人品粥

文人與川菜

文人與螃蟹

文人與酒

文人喝茶

文人煙事

第二品文人與情愛

文人與愛情

文人與婚戀

文人的愛情與婚姻

文人與秦淮八艷

文人與名妓

文人的性愛

文人的同性情感

文人的自戀

第三品文人的生計

文人與稿費

文人與窮

文人與發財

文人與商人

文人與賭

第四品文人的雅好

文人寫作

文人與書

文人讀書

文人與書齋

文人巾飾

文人與琴

文人與書法

文人與畫

文人與扇子

文人與篆刻

文人與戲劇

文人與電影

文人與醫術

文人與壺

第五品文人與動物

文人與貓

文人與狗

文人與馬

文人與驢

文人與鳥

文人與魚

文人與蚊

第六品文人與植物

文人與松

文人與梅

文人與菊

文人與竹

文人與梧桐

文人與蓮

第七品文人與自然

文人與山

文人與水

文人與月亮

文人與秋

文人與雪

文人的黃昏

文人與盆景

文人與園林

文人與漫遊

第八品文人性格

文人風骨

文人的脾氣

文人的怪

文人的尷尬

文人的哭

文人罵人

文人相輕

文人的私敵

文人拍馬

文人與小人

御用文人

文人的俏皮話

文人與盜賊

第九品文人情結

文人的“巫山神女”情結

文人的茅屋情結

文人的臣妾情結

文人與夢

第十品文人與政治

文人與科舉

文人與文字獄

文人與戰士

文人隱居

文人與小舟

文人治稅

第十一品文人與宗教

文人與基督教

文人與佛教

文人與道教

第十二品文人與遊戲

文人與網路

文人扮戲

文人與謎語

文人怪聯

第十三品文人名與字

文人的筆名

文人的字

文人的別號

文人的名號聯稱

文人自況

第十四品文人生與死

文人與養生

文人長壽

文人自殺

文人的臨終絕唱

文人的自輓聯

書摘

後記

文人在古今中外都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出身多非名門顯貴,但卻普遍受過良好的教育,上通天文而下識地理,讀書破萬卷,亦行萬里路,可謂是正經標準的知識分子。不過他們賴以謀生、安家、立命的一技之長是舞文弄墨,吟詩作賦,並無治國經商理財制物造器之專能。因而作為知識分子,他們很難取得較高的社會地位,經濟上遊走於小資與中產之間,既不能像工農兵那樣發揮改變山河的有形作用,也無以如理工學者那樣成為受人敬仰的一域權威;他們運用文字如魚得水、駕輕就熟,卻往往沒有秉直而書、率性言說的權力;他們能說會道乃至巧舌如簧,卻往往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他們有時可能像藝人一夜走紅,有時又可能因言獲罪,頃刻丟命;他們有的自視甚高、自命不凡,有的自慚形穢、顧影自憐,有的居陋巷而樂在其中,有的寄情山水而浪跡於江湖,有的出入青樓而沒於溫柔之鄉,有的憤世嫉俗慷慨激昂,有的玩世不恭放浪形骸,有的有行,有的無恥……這種性格、血性、人格的多面性,便使他們的身份和名號,無論在他人還是在自己的眼中,都顯得模糊而曖昧,既如社會精英,又似時代邊緣人。“文人”者,含有褒義,也是貶詞。

不過,文人總是雕刻和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潑灑的文字如潤物無聲的細雨,如踏雪無痕的神駒,總是在悄然間點燃人們的情感,潛移默化中改變著人的心性,於無聲處開啟、擴大、豐富著人的精神世界。不論他們是否長於言而怯於行,是否聖潔、高大或完美,他們的筆耕都在不斷有力地犁除人性的蠻野,培育向善的文明。可以說,人類歷史因了他們才有了不朽的記憶,人類心靈因了他們才有了詩情畫意,人類交往因了他們才有了話語言說的美。因此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任何人都不應輕視作為一個整體的文人,相反應給與他們十二分的理解和尊重。

文人為文,須從大千世界汲取創傷的養分,但他們的性格、興趣、信仰、愛好、追求、生活方式亦往往構成他們創作的內在動因。在筆墨文字的天地里,文人們身手矯捷,心智超凡,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能發出感天泣鬼神、摧枯拉朽之偉力,而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往往乖張、怪癖、天真、迂腐、呆板、偏激、特立獨行。這二者之間,應不是神與人的疏離和背逆,而實有著內在緊密且深刻的聯繫。文如其人,則知其人可知其文,亦或還可知作文之奧秘。

本書廣泛收集了古今中外一些文人大家於寫作之外的軼聞趣事,編撰的目的,即在於將這點點滴滴的凡情瑣事,作為窺視和探錄文人創作成就的視窗、路徑,以使讀者能夠從中獲得一些為人和作文的有益啟示。所用材料大多來自公開出版的書刊,翔實可查,絕無杜撰,筆者所作的主要是圍繞主題的采編匯集,以及文字的梳理潤色。它不是學術著作,沒有理論辨析,亦很少做是非褒貶評價,以實靈的文體、素樸的文字,訴求於社會大眾和廣大的文學愛好者,希望能給他們的業餘生活帶來一點閱讀的樂趣,增添一點人文知識,從而人文素養和寫作能力由此能得到一點提高。

唐鐵惠2007年9月9日

經過漫長時間的蒐集核實資料、組織材料撰寫文稿,以及審核校對,近百篇的文稿終於可以結集出版了。看著凝結著汗水和智慧的勞動成果終於如願面世,好比年輕的媽媽看著新生的嬰兒,幸福和甜蜜是毋須贅言的。回望該書的寫作過程,好似與佳人戀愛,欣喜與苦惱交織,希望與失望纏綿。

首先是資料的蒐集整理,在充分利用網路獲其便利的同時,伴隨的是網路信息的雜亂無章,只好多方求證(如翻閱歷史資料,求教於相關學者等等)以確保材料的真實性。其次,在書稿的撰寫過程中,面對一堆詳實可靠的史料時,難免文思枯竭,不知該如何將一堆死去的生硬史料轉化為活潑風趣且不失文采的文字。每每與上述情境相見於電腦之前,心中之苦悶絲毫不亞於佳人無端生氣,氣悶頓足卻不知如何是好。所謂柳暗花明又一村,雖有氣悶之時,更多的卻是欣喜與愉悅。

本書的撰寫匯集了西安、武漢、廣州、上海等各地的青年才俊,經過他(她)們不辭辛苦的撰寫,以及嚴謹細緻的整理,才有本書川頁利出版的結果。在此,特別感謝諸位作者辛苦勞作。因為該書的撰寫作者來自各個城市,他(她)們的個性旨趣,文筆風格等等迥然有別。有的文筆細膩恰如小橋流水,有的文筆灑脫奔放好比大江東去,有的文筆敦厚溫婉可比手撫溫玉。

正是這種錯落有致的文思筆力使得本書的風格品位雜陳,適合不同讀者的選擇。當然,因為編寫的內容繁多造成時間緊迫,加上撰寫者的狀貌多彩紛呈,雖經過多次審改,還有可能存在欠缺不足之處,祈望讀者朋友們多多批評指正。

在此,再次感謝參與編寫本書的各位作者,以及參與審核校對的武漢大學中文系的秦李和吳丹同學。本書中所徵用的圖片均已註明出處,我們也積極和入選圖片的作者取得聯繫,未取得聯繫者,可與出版社直接聯繫,以支付相應稿酬。

吳寶林2007年9月15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