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古之善將者,養人如養己子,有難則以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後之;傷者,泣而撫之;死者,哀而葬之;飢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禮而祿之;勇者,賞而勸之。將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作品譯文
古代凡是優秀的將領,對待自己的部下就好象對待自己的兒女一樣,當困難來臨時,身先士卒,首當其衝,站在最前面,在功勞榮譽面前,與部下謙讓,把功勞、榮譽推給部下,對待受傷的士卒,百般安慰和撫恤,當部下為國捐軀時,又能厚葬他們,並妥善地安排好後事,在糧食不夠吃時,主動地把自己的食物讓給下級,在天氣寒冷的時候,把自己的衣服讓給士卒穿用,對待有才智的人,以禮相待,並委之以高官,對待英勇擅戰的部下,他會給予恰當、及時的獎賞並勉勵他再立新功。身為一名將帥,做到了上面的幾項內容,就會所向披靡,百戰百勝。
作品]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養人如養己子”的論點,這和我國歷代將領“愛兵如子”的說法是一致的。諸葛亮是不是第一位提出這一主張的人,沒有考證,不敢妄下斷語,但他在一千多年前就如此明確地提出這一論點,總是十分可貴的。更可貴之處還在於,諸葛亮不但提出了主張,而且提出了這一系列愛兵的途徑,總共達八項,相當詳盡。作者說,如能做到這些,就能造就一支所向無敵的軍隊。諸葛亮在前面論述過從嚴治軍,這裡又專文論述愛兵如己子,可見他對這個問題的重視。這個問題確實是領兵的要旨之一,得軍心者就能取得將士效命的結果,失軍心者則會導至敗亡喪身的後果。
作者簡介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陽都(山東沂南)人,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東漢末年,隱居隆中,劉備三顧茅廬時,他在“隆中對”中建議劉備占據荊、益兩州,聯合孫權對抗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後一統江山。諸葛亮任蜀漢丞相期間,勵精圖治,賞罰分明,推行屯田政策,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和文化發展。六出祁山之時,病逝五丈原軍中,享年5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