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疾病】頭重痛,耳鳴,牙關拘急,頷腫,鼻準腫痛,口渴。
【人體穴位配伍】配養老穴、完骨穴治耳聾。
【刺灸法】斜刺0.3-0.5;可灸。
【附註】手、足少陽,手太陽的交會穴。
禾髎(和髎)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
【穴義】三焦經經氣及穴外匯入的寒濕水氣在此化雨冷降。
【名解】
1)禾髎。禾,五穀之代稱也,此指氣血中的脾土微粒。髎,孔隙也。禾髎名意指三焦經經氣及穴外匯入的寒濕水氣在此化雨冷降。本穴物質中一方面是耳門穴傳來的水濕之氣,其量少,其性收引,另一方面是足少陽膽經和手太陽小腸經傳入本穴的濕冷水氣,兩氣交會後在本穴的變化為化雨冷降,所降之雨如從孔隙中漏落一般,故而得名。(《腧穴臨證指要》一書的本穴名稱為“耳和髎”,本書將其改為“禾髎”。)2)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理同禾髎名解。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之氣,性寒冷。
【運行規律】由天部冷降後歸於地部。
【功能作用】清熱降濁。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相關詞條
-
禾髎穴
禾髎穴別名和髎穴、耳禾髎穴,該穴位於人體的頭側部,當鬢髮後緣,平耳廓根之前方,顳淺動脈的後緣。刺灸法主治:頭重痛,耳鳴,牙關拘急,頷腫,鼻準腫痛,口渴。
別名 取穴方法 解剖 主治疾病 人體穴位配伍 -
中髎
中髎,足太陽膀胱經經穴
概述 名稱 定位 解剖 主治 -
八髎
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 八髎就是八個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對,所以叫做“八髎”。
主治 感覺 -
耳禾髎
禾髎。禾,五穀之代稱也,此指氣血中的脾土微粒。髎,孔隙也。禾髎名意指三焦經經氣及穴外匯入的寒濕水氣在此化雨冷降。本穴物質中一方面是耳門穴傳來的水濕之氣,...
【名稱】: 【特點】: 【定位】: 【主治】: 【刺灸法】: -
跗陽穴
fūyáng,BL59。膀胱經陽蹺郄穴。
跗陽穴 定位 解剖 主治 操作 -
一穴多用治百病
耳門穴 委中穴 膻中穴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目錄 -
魚腹山穴
魚腹山穴微微施力墊起腳尖,小腿後側肌肉浮起的尾端極為承山穴。取穴時應採用俯臥的姿勢,承山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
基本介紹 穴位名解 臨床運用 穴位治療 功能 -
胞肓穴
胞肓穴,在臀部,平第2骶後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
簡介 取穴 解剖 主治 刺灸法 -
偏骨穴
偏骨穴又稱肩髎穴,中肩井穴,肩骨穴,屬手少陽三焦經穴位之一。有活血通絡、升清降濁作用。
別名 穴義 名解 取穴方法 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