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牽繡一詞最早見於《禮記》和《詩經》。
牽繡的起源要追溯至公元前513年的晉國晉獻公時期。晉獻公在他大婚之際,令宮中能工巧匠用落金片製作十種果子造型的金花綴於鞋上,然後讓新娘子姜氏穿上“十果鞋”,意在宣揚晉國吞併十國(“國”“果”諧音)的豐功偉績。姜氏還提倡,晉國女子出嫁時都應像她一樣穿上此鞋。此俗漸漸流傳於民間。
然而民間無金箔等貴重物,聰明的百姓就用彩線繡出“十果鞋”。民間縫製鞋時為了結實、耐磨,一般都是用多層布裱糊後成硬質鞋底,男子的鞋在鞋幫上針腳密密地納出,而女孩子的鞋上要繡上各種花紋。無論是納還是繡,每一針每一線都必須用力牽緊,故此百姓又稱“牽繡”。
到了公元3-6世紀(魏晉南北朝)時,民間牽繡亦稱繡,已成世風。據《隋史》記載,凡為軍戶,役戍時,戎裝圖繡,以示軍威。這種盛於民間的繡法在北方更為廣泛。清康熙、雍正、乾隆以後,統治者在民間選繡過程,還十分注重“刺繡”、“絨繡”、“牽繡”的女工妙手,征於織造府,從事為皇家以及官府制服,可以說,各種繡品到了清代都達到了鼎盛。
山西多沙石路,尤其是汗腳人,習慣在鞋內墊一雙繡花鞋墊,一是便於清洗,保持鞋內乾淨乾燥,二是美觀。鄉里的姑娘、媳婦、老嫗們喜歡隨身攜帶一個裝針、線、頂針圈的葫蘆型硬質針包,它不僅僅是做女紅時方便,更顯示佩帶者心靈手巧。
製作技藝
牽繡,作為一種民間實用和觀賞藝術,選料、器具和製作均具有地方特色性、大眾性和精湛性。首先在用料的選擇上非常的講究,棉布是首選,其次以蠶絲緞、麻絲緞、織錦緞為主,這些布面綢緞易於保存,面上所繡之物不易變形,現代化纖類一般不用。
不僅是在布料的選擇上,就連線的選擇也十分嚴格。必須是金絲線、銀絲線、電腦繡線、蠶絲線。為了使所繡之物形態逼真、形象生動,並不限定常見的赤、橙、黃、綠、青、藍、紫等七色線,而是擴大到上千種彩色線,牽繡作品所需的各種彩色線可從中選擇。
和順民間牽繡的主要工具是繡花針(4、5、6號)、鉤針、頂針、熨斗、工作檯、剪刀、刻刀。從樣式到整理成型一般需要糊裱、畫圖、裁剪、手工牽繡等4至5道工序;在牽繡針法的運用上主要用斜針、平針、散針繡、打子繡、套扣繡、盤金繡等多種針法,布局結構錯落有致,構圖章法嚴謹,穿插得體,用色豐富,對比和諧,畫面極富韻律感。
以鞋墊為例,它的製作工藝流程是:第一步,用純棉粗布糊裱成壁,內壁用玉米面打漿,先將麵粉放入鍋內,再加入適當的水,開火後需攪拌30分鐘左右,然後把布料鋪在平整的木板上,把打好的麵漿用手在面布上抹勻,再將同樣大小的面料鋪上去,用擀麵杖擀平壓實,重複三至四層。把糊好的壁子放在太陽光照射的地方,晾曬兩天;面布用小麥粉打漿。第二步,用剪刀或刻刀裁面。第三步,畫樣,用鉛筆先在白紙上把圖樣畫好,再用透明塑膠紙印刻在布面上。第四步,配線、調色、牽繡製作。第五步,糊貼裡面,熨平。第六步,鎖邊。
對於壁畫牽繡工藝製品,可以不鎖外邊、不上里布,而是先繡成後再按原繡物沿邊剪或刻出來,鑲入鏡框內。為了永久保存,在打麵漿步驟上加入中草藥制濟,以防止腐蝕。
表現形式
和順民間牽繡品虎躍龍蟠,龍飛鳳舞,色彩鮮艷,美麗端莊,形象逼真,淳樸秀麗,刻畫精妙,神情兼備,以前多為日常用品,主要有鞋墊、肚兜、帽子、耳套、枕頭、荷包、針線包、粉線袋、鑰匙套、坐墊、香包等。圖案多以蓮生貴子、二龍戲珠、十二生肖、福海無邊、祥龍獻瑞、丹鳳朝陽、五子奪蓮、孔雀開屏、喜鵲登梅、松鶴延年、鳳凰牡丹等吉祥圖案和虎、狗、獅、花草、昆蟲等自然景物為主。隨著時代的發展,昔日的日常用品已經成為傳統手工藝品。
保護髮展
和順民間牽繡在和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逐步走向成熟化、規模化。以范素平為代表的民間牽繡藝人不斷努力,精心鑽研,在傳統針法的基礎上開發了漏邊刻繡畫新工藝,其作品1999年參加了中國天津藝術協會展,2002年參加了山西省、市農博會,2004年在第六屆中國民間藝術節獲金獎。
傳承人物
和順牽秀製作技藝的傳承人是被稱為“和順才女”的范素萍,她出生於牽 繡世家。牽繡是山西省特有的一種刺繡類別。范素萍憑著對傳統牽繡手工藝品的熱愛,不僅精心設計製作牽繡作品,而且還對這項傳統手工技藝進行了潛心研究,在保護挖掘傳承中不斷推陳出新。她的牽繡作品多次參展獲獎。2010年5月在北京舉辦的“首屆中國農民藝術節”上,范素萍創作的“母子情”獅虎針葫蘆被選為展覽入口處第一標誌。“和諧中國”作為上海世博會參展作品,受到了廣泛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