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羌活、防風、川芎、人參各一兩(30g),乾葛、川升麻(輕者)、甘草(微炙)各半兩(15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為粗末。三歲兒每服一錢,水三分盞,加生薑半片,棗子少許,同煎至二分,去滓,不拘時候服。
2、現代用法:上㕮咀。每次9g,用水150ml,加生薑片,大棗一個,煎至90ml,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功用
解表和中。
主治
1.《是齋百一選方》:小兒四時感冒寒邪,壯熱煩躁,鼻塞多涕,驚悸自汗,肢節疼痛,及麩瘡、痘瘡已發或未發者。
2.《治痘全書》:痘出充滿紅活,而熱不退者;寒戰咬牙,口渴,屬熱者;不瀉而渴,寒戰,屬實者。
附註
《嬰童百問》有芍藥半兩。(《中醫方劑大辭典第六冊》)
附方
名稱:和解湯
組成:前胡、芍藥、厚朴、桔梗、枳實(炙)、甘草、黃芩、半夏、生薑各三兩,蔥白四莖
用法:上以水一斗二升,只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出處:《普濟方》
功用:少陽病,頭痛面赤,身體煩疼,胸中滿,脅下痞,腹中痛
名稱:和解湯
組成:柴胡一錢,白芍三錢,甘草一錢,枳殼五分,薄荷一錢,茯神三錢,丹皮二錢,當歸三錢
用法:水煎服。緩緩服之,三劑則可以開關矣。上關一開,而下格自愈
主治:少陽之氣不通之關格症。忽然上不能食,下不能出,胸中脹急,煩悶不安,大小便窘迫之極
出處:《辨證錄》
名稱:和解湯
組成:芍藥、桂枝、厚朴、甘草、乾薑、白朮、人參、茯苓
用法:上,姜水煎服
主治:血氣虛弱,外感寒邪,身體疼倦,壯熱惡寒,腹中絞痛,鼻塞頭昏,痰多咳,大便不調
出處:《十便良方》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
《是齋百一選方》:“和解湯,治小兒四時感冒寒邪,壯熱煩躁,鼻塞多涕,驚悸自汗,肢節疼痛,及麩瘡豆瘡,已發未發者皆可服。翁主簿翀之傳婺州醫人方,甚奇。羌活、防風、川芎、人參各一兩,乾葛川、升麻(輕者)、甘草(微炙)各半兩。上為粗末,每服三歲兒一錢,水三分盞,生薑半片,棗子少許同煎至二分,去滓服,不拘時候,量大小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