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和李澧州題韋開州經藏詩①既悟蓮花藏,須遺貝葉經②。
菩提無處所,文字本空虛③。
觀指非知月,忘筌是得魚④。
聞君登彼岸,舍筏復何如⑤?
作品注釋
①李澧州:李建時任澧州刺史。韋開州:韋處厚時任開州刺史(韋氏816年由考功員外郎貶官開州刺史,因知詩寫於此時)。②既悟蓮花藏,須遺貝葉經:既然領悟了佛性真如(即“蓮花藏”),就應該將佛經拋開。讀經是為了開悟,既已開悟,還要佛經乾什麼呢。
③菩提無處所,文字本空虛:獲得覺悟並沒有固定的方法,佛經上的文字未能完全表現出佛理,所以是空虛的。說出了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意旨。
④觀指非知月,忘筌是得魚:這兩句,一用佛經,一用道論。《大智度論》:“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視指而不視月。人語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以看指而不視月呢。此亦如是:語為義指,語非義也。”讀佛經可得佛理,但佛經並不就是佛理。以佛經同佛理,亦如求月而觀指。又《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這也就是首聯所說的意思。
⑤聞君登彼岸,舍筏復何如:這兩句說明“舍”的道理。佛教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既已悟入,踏上彼岸,則就應該及時“舍筏”。須知,沒有舍,也就不可能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