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被譽為蕪湖“天然動植物園”的和平生態公園,位於安徽省蕪湖市蕪湖縣南部的紅楊鎮境內,距縣城灣�十餘公里,青弋江、灣西公路貫穿全境,東銜敬亭山、西跨青弋江、南界珩琅山、北止九連山。這裡半山半圩,山清水秀,杉木林連著松杉混交林,給鷺鳥帶來了優越的生存環境,這裡的鷺鳥幾乎囊括了我國鷺鳥的全部種類,以白鷺為主體,還有灰鷺、牛背鷺、池鷺、蒼鷺、岩鷺、黃嘴鷺、夜鷺等,每年數十萬隻鷺鳥栖息、繁衍在此。當你步入觀鳥台時,放眼望去,在茂密的杉樹林梢上,許許多多的白色亮點,連成一片又一片,有時象白雲飄浮在森林上空,有時象白雪覆蓋在林梢之上,神奇而壯觀,那白色亮點就是白鷺。極目四望,天空中、樹林裡、溝壑邊、到處都是鷺鳥,白色的、灰色的、褐色的��這裡真是鳥的世界,鷺鳥的樂園,其中“和平鷺鳥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8.7平方公里。園內的雷竹、板栗、巨森蘋果、珩琅翠芽,(茶葉)藺草、蓮藕、蠶桑、獼猴桃、種、養殖等基地與將軍苑、博士村、知青屋、汪皇殿、華嚴寺、觀音殿、周橋古村落、珩琅古塔、西河老街互為輝映。
和平生態公園的鷺鳥數量之眾,種群之豐,在國內都極為罕見,有人說:“鷺鳥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生態好,鷺鳥歸;生態孬,鷺鳥去。”由於環境優美,禽鳥紛紛歸來,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如此眾多的鷺鳥,居然於農曆八月的某一天夜裡,便會在和平生態公園裡消失的無影無蹤,為什麼鷺鳥們總是悄悄地來,又悄悄地走,至今仍是個迷,有位詩人這樣寫到:“雲生雲散本無心,鷺去鷺來總有情。自戀青山行自在,飛翔萬里愛和平。
風景區內有萬餘畝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空氣中負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6萬2千多個,有“天然氧吧、綠色空調”之美譽,動植物品種繁多,各類植物460餘種,就各類名稀樹木近百種,120餘種野生動物中,每年有數萬隻鷺鳥和數以千計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灰鷺在此棲息、繁衍。每到春夏之交,鷺鳥就雲集山林,有“雪(白鷺)壓青松、萬鷺齊飛”之奇觀,被譽為“蕪湖天然動植物園”。
發展
和平生態公園自2001年10月1日開園以來,鎮黨委、政府利用資源辦基地,利用基地辦旅遊,以旅遊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富裕地方百姓的發展思路。和平生態旅遊區的森林山水相依,和平林場、涼山林場景區和珩琅山風景區共有兩萬餘畝森林植被,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62500多個,有“天然氧吧,綠色空調“之稱,成為蕪湖最佳綠色自然健身旅遊勝地。景區各類樹木120餘種,野生動物:獸類8科,12種,鳥類28科,92種,植物90科,460餘種,園區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自然資源豐富多彩,每年有數十萬隻鷺鳥栖息、繁殖在和平生態公園裡,有雪(鷺)壓青松,萬鷺齊飛的景觀,被譽為“蕪湖天然動植物園”。由於生態環境好,鷺鳥每年都到此棲息,因為鷺鳥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生態好,鷺鳥來,生態孬,鷺鳥去”。有詩為證:“雲生雲散本無心,鷺去鷺來總有情。自戀青山行自在,飛翔萬里愛和平”。因和平生態公園內有高質量的“森林浴”,它具有放鬆、獵奇、求知、求親、健身、陶冶情操,又能品嘗到紅楊的土菜和綠色食品,雷筍、板栗、獼猴桃。2002年10月蕪湖市政府批准設立:蕪湖和平鷺鳥自然保護區,被市政府授予環境優美鄉鎮,2004年6月和平生態旅遊區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
景點
和平鷺鳥被譽為蕪湖“天然動植物園”的和平生態公園,位於蕪湖縣紅楊鎮境內。這裡半山半圩,山清水秀,杉木林連著松杉混交林,給鷺鳥帶來了優越的生存環境,這裡的鷺鳥幾乎囊括了我國鷺鳥的全部種類,以白鷺鳥為主體,還有灰鷺、牛背鷺、池鷺、蒼鷺、岩鷺、黃嘴鷺、夜鷺等,每年有數十萬隻鷺鳥栖息、繁衍在此。當您步入山頂觀鳥台時,放眼望去,在茂密的杉樹林梢上,許許多多的白色亮點,連成一片又一片,有時像白雲飄浮在森林上空,有時象白雪覆蓋在林梢之上,神奇而壯觀,那白色亮點就是白鷺。極目四望,天空中、樹林裡、溝壑邊,到處都是鷺鳥,白色的、灰色的、褐色的――這裡真是鷺鳥的世界,鷺鳥的樂園,形成“萬鷺齊飛,雪(鷺)壓青松”的奇觀。2002年十月,經蕪湖縣人民政府批准,設立“蕪湖和平鷺鳥縣級自然保護區”東至周橋古村落,西達青弋江濱,南起珩琅山,北到月灣村。總面積68.7平方公里。
和平生態公園的鷺鳥數量之眾,種群之豐,在國內都極為罕見,有人說:“鷺鳥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生態好,鷺鳥歸;生態孬,鷺鳥去。”由於環境優美,禽鳥紛紛歸來,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如此眾多的鷺鳥,居然於農曆八月的某一天夜裡便會在和平生態公園裡消失的無影無蹤。為什麼鷺鳥們總是悄悄地來,又悄悄地走,至今仍是個迷,有位詩人這樣寫道:“雲生雲散本無心,鷺去鷺來總有情,自戀青山行自在,飛翔萬里愛和平”。
和平這塊神奇的土地,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共和國的功臣徐承棟將軍於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出生在這風景如畫的萬福村委會,徐扎自然村。
將軍的童年跟常人一樣,舊社會因家境貧寒而摘過野果,挖過野菜,放過牛。但胸懷鴻鵠之志的他,卻常在私熟門外“偷學”,後被吳枝楨先生解囊相助而讀完國小。將軍不僅天資聰穎,勤奮好學,而且更注重勞其筋骨,磨鍊意志,在勤工儉學中度過了中學生涯。
1960年秋季,國家首批在中學生中招收空軍飛行員,將軍率先報名,勇敢地站出來讓祖國挑選。最後以品學兼優,身體完全合格而光榮入伍。
入伍以後在革命的大溶爐里,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奮鬥,不僅實現了報效祖國的夙願,而且一直向事業的高峰攀登。歷任排長,副指導員,指導員,副教導員,教導員,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師政委,廣空政治部主任,廣空副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政治部主任。現任空軍第一副政委,中紀委委員,一九九五年被國家主席、軍委主席江澤民同志授予中將軍街。
如今將軍雖身居要職,但他為官(政)清廉,始終保持著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雖遠離家鄉,日理萬機,但他心裡裝著人民,時刻牽掛著父老鄉親,十分關心家鄉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2001年4月21日將軍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里,耳聞目睹家鄉變化,感到非常滿意。多次感嘆家鄉民風淳樸,生活富裕,變化之大,感謝家鄉“父母官”。當他聽到地方領導介紹紅楊鎮“十五”規劃藍圖時,連聲說好,家鄉有希望,紅楊人民有希望!
和平生態旅遊區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因他東靠宣城敬亭山麓,南有珩琅古塔影映在這裡的山山水水之中,形成“筆硯”對應之神話傳說,西邊是風景秀麗的青弋江貫穿全境,真乃是“聚九黃之靈氣,融長江之精髓”的神奇之地。
文氏一門三博士令人稱奇,誰能想像得到,一位普普通通的地道農民,竟然為國家培養了四個大學士,其中三位還是留英、留美的博士後和博士。
面積2.35平方公里,人口僅2300餘人的萬福村不僅是共和國將軍徐承棟的故里,而且自古出秀才。僅十甲周自然村就有周浩英先生之子周開彥先生,更是當年宣城西鄉一支筆。周榮生博士當年受周開彥先生啟蒙,深得先生教誨。除此之外還有徐昌火博士(南京大學),湯才木博士(留美),同胞博士吳枝根,吳枝任博士等等。
博士村名副其實,許多外地人都知道小小山村緣何能出眾多博士。其原因有四:
其一,和平屬九黃余脈,不僅建築風格與西遞宏村一脈相承,其文化上屬典型的徽文化。徽州文化源遠流長,這裡民風淳樸,自古尚文、重商,而今和平人依然重視教育,推崇文化,普通百姓無論家境如何,卻以供子女讀書、出人頭地為榮(即使女孩也不例外)
其二,這裡有千年不絕的海夾雲古泉,有孤崢獨秀的珩琅山,帶青弋江的碧水青山,養育無數智慧出眾的和平兒女。
其三,和平人,樸實,勤奮。雖然文鶴鳴等博士如今都已功成名就,然而細察他們成才之路,最令人感動的還是他們不畏困難,持之以恆的拼博,孜孜不倦地追求人生目標,夜以繼日的艱苦奮鬥,終於創造了人生的輝煌。如文玉明博士當年參加高考曾兩度失利,但他卻以驚人的毅力堅持下來,終於在第三年考取了山東礦院,徐昌火,周榮生,吳枝根,吳枝任等等中師畢業後,一邊從教一邊自學,都曾經歷過失敗,但他們目標既定,就咬定青山不放鬆,終於攀至人生的巔峰。
其四,特有的親職教育。文鶴鳴博士的父親、文時忠老人,雖然是一位地道的農民,但他卻極有遠見卓識,“家庭會議”定時地教育孩子的一種獨特方式。他每學期開學後、放假前都要把子女們集中起來,開“家庭會”。除了用“模範”文鶴鳴來激勵別的子女外,還善於做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解除子女思想上的包袱,引導他們如何一步一步攀登事業的高峰。
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年間,和平公社,遵照“最高指示”接受了來自蕪湖、上海等大中城市下鄉知青二百餘人。
儘管那是一個特殊年代,儘管那是一段難忘的歷史,但曲折的命運,辛勤的汗水,卻磨鍊了一代人堅韌的意志,激勵他們成為生活的強者,正如孟子所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三十年彈指一揮間,當年無數熱血青年,唱著《東方紅》帶著滿腔革命熱情,從繁華的城市奔向廣闊農村,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從周橋到萬福,從先進到月灣,當年幾乎每個生產隊都有知青,他們從一開始的吃住在農戶到以後來的獨立生活,他們從對農村,農民,農業生產一無所知到以後的躬耕隴畝,親力親為,自食其力,許多人用一年的時間讀懂了整個人生,實現了自我價值,從此田野間有了他們勞作的身影;球場上有了他們矯健的身姿;綠蔭下有他們楚河漢界之爭,池塘邊有他們的笑語和歌聲。
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年全鄉幾十處“知青屋”如今絕大部分已不復存在,此處是保存最為完好的四間。曾在和平生活過的知青如今有的已成省、市級領導,有的已成為著名的學者,有的在上海成了知名企業家,有的還在海外發展自己的事業。更有李志芳,陳曉玲,李秀英等同志在和平從教三十載,在農村紮下生命之根。
正視歷史,才能不忘過去,珍視現在,方能開創未來,讓我們永遠記住當年為農村奉獻了火紅青春的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