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在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共產黨工作中心轉移的大背景下展開,著力表現了軍隊如何由戰爭準備走向和平時期的艱難歷程。全劇以一支特種作戰部隊的組建、成長、壯大、最後發展成為進駐香港特區的象徵主權的部隊為主要線索,通過一批背著戰火硝煙走進和平年代,來到經濟特區,面對全新情況的軍人的變化,全景式地再現了中國改革開放十五年來軍隊的建設和發展,展現了新形勢下的新型軍民聯繫,揭示了當代軍人在這特殊年代的心路歷程。通過邊境輪訓、百萬大裁軍、走精兵之路、特區發展、準備進駐香港等幾件世界注目的大事件,流暢而生動地構築了一個氣勢宏大的藝術框架,細膩準確的描繪刻劃了一群鮮活的藝術形象,並通過評價軍人們對事業、生活、愛情的追求,大膽深刻地對他們的內心世界進行了深入並且是全新開掘。
在對中國改革開放十五年來軍隊建設乃至整個國家文明進程進行回顧的同時,不僅正面展現了人民軍隊在這一時期的風采,而且揭示了人民軍隊在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但又是必要的犧牲,謳歌當代軍人甘於寂寞、忍受清貧、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成功地塑造了以秦子雄、慕容秋、聞勇、章大軍、聞皓夫、慕容青、聞璐為代表的當代新軍人形象。
該劇不但思想性強,而且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更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生動、跌盪起伏、催人淚下。
演員表
張豐毅飾秦子雄

林永健飾劉金龍
高明飾聞浩夫
尤勇飾章大軍
陳銳飾聞勇
吳越飾聞璐
傅勇凡飾慕容青
於小慧飾慕容秋
主演簡介

扮演聞璐的吳越容貌清秀稚氣,與角色甚是匹配。吳越的父親吳頤人是上海老藝術家,精通書畫和篆刻。吳越當年以優異成績考進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分到上海人民藝術劇院,不久辭職。她的演藝之路是從北京開始的,《和平年代》使她一舉成名,跨入明星行列。1998年,她還與郭濤主演了孟京輝話劇《戀愛的犀牛》第一版。如今,這部話劇已經成了小資戲劇青年的聖經,而吳越被認為是最出色的“明明”。
配角林永健
1987年,18歲的林永健以極富特點的外貌考取了青島話劇團。3年後,他參軍來到了廣州軍區話劇團。1996年,他在《和平年代》中飾演了一個老闆,雖然戲不多,但卻很出彩。
那時的林永健就經常用朝鮮電影《鮮花盛開的村莊》里的台詞鼓勵自己:“‘漂亮臉蛋也不能產大米’,真正打動人心的是個人魅力。”正是憑著這份執著讓林永健在1997年迎來了演藝生涯的小轉折,那就是演了電視劇《和平年代》,並因此獲得了第17屆“飛天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影片相關
社會反響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最關心的可能還是秦子雄和聞璐的感情之路。一個是軍長的千金,一個是錚錚鐵骨的軍人。兩人的原本才子佳人的感情卻在和平年代下由於價值觀的衝突而最終分道揚鑣。劇中聞璐的一段話最能說明這種變化,“一個成熟優秀的男人,只有在戰爭年代才投身軍隊,在和平年代就應該找別的位置施展才華。你秦子雄只是個大男孩兒,還不是一個成熟男人。”這番話使秦深有觸動,但他冷靜思考後回應說:“有一種人面對生活潮流隨機應變,另一種人以不變應萬變,我就是後一種。”兩人最終分道揚鑣。編導沒有單方面讚美秦的奉獻精神,更沒有批判聞璐的“不顧大局”,全劇在此戛然而止,把和平時期軍人的路向選擇問題留給了觀眾。
該劇瑕疵
《和平年代》的主線清晰,探討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潮流中,曾經是主角的軍人何以自處的問題。但時時想著點題,有時候就難免著了形跡。
比如第一集裡就點出了主題:剛剛從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場上下來的軍長聞皓夫(高明)就接到了上級的命令:國家向經濟建設轉型,軍隊要為此保駕護航。此前,他的老伴兒已經就桌子上攤著的一份報紙談了觀感:你趕緊學習一下三中全會的精神吧。接下來又通過果農劉金龍和秦子雄圍繞保留紀念碑還是開闢水渠的矛盾大做文章,讓你時刻都感覺到了編導刻意“激化”矛盾的用心。
幕後花絮
《和平年代》的外景是在8月的廣州和12月的新疆拍的,40℃的酷暑和-40℃嚴寒,前後有80℃的溫差。在新疆,劇組住在阿拉泰中蒙邊境的小哨站里,每天最痛苦的事情是在冰冷的空氣中上廁所。劇組從阿拉泰出發去烏魯木齊,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風雪,行車途中風雪將卡車前窗的玻璃都吹裂吹掉了,一車人失去了屏障,只有輪流下車去揀玻璃,用膠布一塊塊粘起來。雪沒到人大腿根,100公里的路程得推五六次車,人和車常陷在雪裡不能動彈。費盡周折,劇組還是平安趕到了烏魯木齊。
在廣東拍攝期間,張豐毅、尤勇、陳銳等演員為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健壯的體型,每天都要健身。早上不到七點,幾個人結伴出發,跑上五公里。中午休息時,就和連隊官兵們打籃球、練器械,晚上收工回到住處,不論有多么疲勞,還堅持健身一個小時。在他們的影響下,健身熱在劇組勃然興起,成為拍戲前的必修課。就是在這樣的刻苦堅持下,《和平年代》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電視歌曲
《和平年代》主題曲《熱血男兒》。由徐沛東作曲,陳小奇作詞,崔京浩演唱。這首高亢而優美的歌唱出了軍人的驕傲、辛酸和疑惑:流不儘是發燙的江水,一次次總聽見號角在吹,放飛白鴿的歲月里,有幾人醒幾人醉。我的夢想,你是否覺得太累,我的選擇也許只能自己體會。飽經風雨的英雄樹下,有多少愛多少淚。熱血男兒無怨無悔,把青春塑成一座紀念碑,付出這一生,只願付明白,最可愛的人他究竟是誰。
精彩影評
題材

人物
這部電視劇人物塑造上的成功特別引人注目。秦子雄、聞浩夫、章大軍、聞勇、聞璐、慕容青,慕容秋、李湘西、彭小征,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群有血有肉的當代軍人的藝術形象。在他們身上,個性的鮮明性與時代所要求的人物思想的真實性結合得相當完美。
尤其是秦子雄.是電視劇人物畫廊里。他是那樣新鮮,那樣充滿活力,那樣生氣勃勃。如果說,當代中國的優秀軍人必然位得和平與戰爭這對矛盾的特殊關係,正是這種關係決定軍人的本質和生活的意義,必然理解為人民利益而甘願作出奉獻與犧牲的崇高價值,必然會在生活與情感體驗的自我審視中,將幸福觀、道德觀、價值觀與職業的榮譽感緊緊地融合在一起的話,秦子雄就是融匯著這種品質的優秀軍人的代表.作為藝術典型,他在沒有硝煙的和平年代,高揚粉英雄主義的理想追求.他住得和平必須依靠維護和平的力量而存在,戰爭需要以反戰爭的力最去制止的道理。所以,他視軍營如生命。軍營成了他寄託思想與情感的最佳場所。秦子雄也曾為自己可能一生都不曾有機會參加戰爭,不能創立軍功而深感遺憾.但他更懂得軍功章的獲得,並非人生價值創造的起點和終點,更非這種創造的唯一標誌.從特定的意義講生命的真正價值始終是在價值創造的過程之中,而不是在價值獲得之後。在價值創造上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但作為軍人,他的選擇必然帶有自我犧牲的性質,必然具有追求崇高的本性。秦子推與聞璐的感情衝突最根本的分歧是在這裡。表面看起來似乎是秦子雄對軍人的職業過於執著,在改革開放的年代,脫下軍裝之後也可乾一番事業嘛!但是,對秦子雄說來,能把追求崇高放在第一位,能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去作好阻止戰爭的準備,並且能以最強烈的自信心和自尊感最大限度地去體現民族獨立自強的精神,那就是最大的幸福。秦子雄不是空想主義者,而是言行如一的實踐者。電視劇多方面地描繪出了他思想與行為邏輯的真實性、合理性。他從生養他的土地和母親的精神里汲取實踐的力量。母親告訴他:“一個人的一生也許只能作一件有意義的事”,他懂得這話的分量和涵義.全劇結束前,他在海邊嚮慕容秋傾訴心曲說“有從未演過主角的演員.有從未登過領獎台的運動員,還有我想到媽媽,她永遠是不為人知的教師,沒有鮮花沒有掌聲,他們的生活沒價值?不,他們在創造一種價值,一種精神!男人的精神,軍人的精神!”這就是秦子雄的胸懷,也是中國當代一切優秀兒女的胸懷!
劇情
該劇不僅追求藝術的真實性、生動性.還特別注重藝術的深度感。深度感並非高雅藝術所專有,關鍵在於能否從人物個性衝突與命運走向的演示中將它恰當地表現出來。《和平年代》不只以情節的跌宕起伏取勝,還在人物情感衝突的邏輯展開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秦子雄、聞璐、章大軍、慕容秋、楊霓、聞勇與楊虹等人的情感糾葛都寫得很不一般.秦子雄與聞璐,只因在價值追求上誰也改變不了誰.所以.這對有情人終於分了手;童大軍、慕容秋和秦子雄之間,雖然關係有時很微妙,但他們在彼此理解與心靈溝通的基礎上,始終是好朋友,特別是慕容青與杜鵑女之間的結合.及其後發生的具有悲劇意味的衝突.更令人感到這劇在洋溢著盪氣迴腸的樂觀主義精神的同時,還多多少少流漾著令人深思的憂傷情緒。而這正是《和》劇編導直面人物的心靈現實而不是背離與粉飾現實的表現。杜鵑女從農村來到城市,不但有了全新的生活體驗.而且進入了商戰與股市的行列。她沒有意識到商品經濟既能讓人的欲望與才能無限制地展開,將人的個性愛好與內心世界的豐畜性充分顯示出來,也能在另一方面將人陷入欲望的泥潭,乃至泯滅人的善良天性和豐富的情感,使之成為金錢的奴隸。生命垂危的慕容青被她送上法庭,倒在“被告席上,杜鵑女悔恨交加、呼天搶地的哭泣,已無法挽回他英年早逝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