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大召寺

呼和浩特大召寺

大召寺,漢名“無量寺”。蒙語稱“伊克為”,意為“大廟”。位於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大召前街。始建於明朝萬曆七年(1579年)。明代稱“弘慈寺”。

基本信息

九邊銀佛——呼和浩特大召寺

呼和浩特大召寺呼和浩特大召寺
大召寺位於呼和浩特市舊城。大召蒙古俗語為“伊克昭”,意為“大廟”。漢名原為“弘慈寺”,後改為“無量寺”。已有四百餘年歷史,是呼和浩特最早興建的寺院。

明萬曆六年(1578年),蒙古土默特部阿勒坦汗迎接西藏達賴三世索南嘉措青海地方,許願在呼和浩特將“生靈依庇昭釋加牟尼像用寶石金銀莊嚴”,從這時候起便開始興建大召,第二年建成,萬曆皇帝賜名“弘慈寺”,因寺中供奉銀制釋迦牟尼像,亦名“銀佛寺”。

萬曆十四年(1586年),達賴三世索南嘉措來到呼和浩特,親臨大召,主持了銀佛“開光法會”,從此大召成為蒙古地區有名的寺院,蒙古各部紛紛派人到呼和浩特頂禮膜拜,請僧取經,如1586年漠北喀爾喀蒙古所建的額爾召尼召,就是採用呼和浩特大召的圖紙。

崇禎五年(1632年),後金汗皇太極追擊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到達呼和浩特,後金統治者為了安定蒙古人心,宣布:“歸化城格根汗廟(即大召)理宜虔奉,母許拆毀;如有擅敢拆毀,並擅取器物者,我兵即已經此,豈有不再至之理?察出,決不輕貸”(《清太宗寶錄》卷十二)。於是呼和浩特的喇嘛們投降了後金。

1640年,皇太極命令重修和擴建大召,完工後,皇太極賜給滿、蒙,漢三種文字的寺額,漢名“弘慈寺”改為“無量寺”。這是今天的大召漢名“無量寺”的起源。清順治九年(1652年),西藏達賴五世路過呼和浩特,駐錫於大召,至今大召內還供有達賴五世的銅像。

清朝的呼和浩特札薩克達喇嘛印務處開設在大召。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任命內齊托因為呼和浩特八大寺掌印喇嘛,並將大召印璽交付給他。內齊托因二世呈請康熙帝,動用自己的廟倉財產修葺大召,當時因大召年久失修,琉璃瓦俱已破損不堪。蒙文《內齊托因二世傳》記載:“當時修葺所用的琉璃瓦價格昂貴,每塊按三錢計算,計用白銀五千兩。”竣工後,清廷用黃金鑄造“皇帝萬歲”牌位,交給大召供奉,今天這一金牌仍在大召。這次修建後,大召的主要建築物再沒有發生多大變化。

清朝大召寺的法定喇嘛為80人,由清政府發給身份證或優待證(即“度牒”)。可是到了乾隆、嘉慶兩朝,由於對佛教的大力提倡,大召的喇嘛人數和蒙古地區其他寺廟一樣,遠遠超編。據嘉慶二十四年(1816年)呼和浩特喇嘛印務處的蒙文檔案記載,當時在大召共有喇嘛187人,與清初的定編超出了107人。

1602-1607年間,蒙古右翼諸部的佛經翻譯家們,在此廟將佛教名著《甘珠爾》最先翻譯成蒙古文。

大召寺的建築為藏漢結合式,總面積約三萬平方米。分東、中、西三路,中間一路為主體建築,山門位於南邊,上懸“九邊第一泉”匾額。相傳康熙皇帝路經此地,人為皆渴,他的馬能識別地下水源,由馬引路,找到了八眼泉井,水質清甜。大殿為木結構,與銀佛均為明朝遺物。吊有山門、過殿、東西配殿及九間樓等建築。大殿內聳立著三尊高大的佛菩薩鑄像,殿壁上有描寫康熙私訪明月樓的巨幅繪畫。後面是達賴四世、土默特部蒙古人云丹嘉措和達賴五世的塑像,明清兩佛像,木雕兩佛像,木雕二龍戲珠,108部《甘珠爾經》,以及銅鑄鍍金的種的法器、藥器等等。經堂門前階下,有明天啟七年(1627年)鑄造的一對空心鐵獅,昂首揚威, 藝水平高超。庭院中有一隻清朝鑄造的鐵香爐,上刻蒙古工匠的姓名。

大召寺著名法師有職阿拉坦汗,現任住持趙九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