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簡介
海拉爾區人民法院前身——海拉爾市人民法院始建於1951年3月,在經歷過砸爛公、檢、法,法官被專制的歷史滄桑後,於1973年8月恢復重建。2001年10月,海拉爾市撤市設區,海拉爾市人民法院更名為海拉爾區人民法院,並進行了機構和人事制度改革,目前海拉爾區人民法院有幹警95人,其中政法專項編有87人,事業編有8人。具有審判職稱的有60人(含院領導),其中工作在審判執行一線的法官有46人。班子成員7人,其中院長1人,副院長4人,政工科科長1人,紀檢組長1人。為適應地區發展、審判事業的需要,在區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海拉爾區人民法院搬入了新落成的審判綜合樓,辦公環境、基礎設施有了極大改善。
機構設定
海拉爾區人民法院設有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一庭、民事審判二庭、行政審判庭、立案審查庭、審判監督庭、建設法庭、奮鬥法庭、政治工作辦公室、紀檢監察室、行政辦公室、研究室、執行局、法警隊、信訪辦公室、房屋徵收與補償審判庭、審判管理辦公室、未成年人犯罪綜合審判庭。
法院建設
近年來,海拉爾區人民法院牢牢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發揚優良傳統,勇於創新,各項工作形成了新的布局,取得了新進展,實現了新突破。先後獲得全國司法公開示範法院、全國網路宣傳先進單位、自治區人民滿意好法院、自治區無執行積案先進法院等榮譽稱號,並多次榮立集體二等功、三等功。 執法辦案是人民法院第一要務,不僅關涉司法權威,更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計。工作中,海拉爾區法院牢牢抓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妥善化解轉方式調結構過程中產生的民商事等矛盾糾紛,促進經濟發展,服務改革創新。2014年1至6月,共審理涉及“8337”案件18件,及時向海拉爾區委、政府及相關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5件。同時,海拉爾區法院積極回應人民民眾關切,適時成立了房屋徵收與補償審判庭和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不斷加強相關案件審判工作,依法維護人民民眾權益,獲得社會各界好評。據統計,2014年1至6月,海拉爾區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1098件,審執結833件,同比分別上升31.34%和34.35%。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以公開促公正,成為海拉爾區法院新一屆黨組強力推進的一項重點工作。2013年,海拉爾區法院將深化司法公開作為確保司法公正的一項有力舉措,全面推進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執行信息公開等三大平台建設。截至6月,已在官方網站公開裁判文書182件。2011年和2013年,分別建立了2個數字法庭,可對案件庭審進行同步錄音錄像,實現了區域網路內庭審直播點播。另外,海拉爾區人民法院還進一步完善了人民陪審員制度,擴大了人民陪審員參與審判範圍,2014年1至6月,民事審判中人民陪審率達到82.47%,高出上級法院要求17.47個百分點。 人民法院隊伍建設,事關公正司法能否實現,事關人民法院科學發展。海拉爾區法院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載體,全面加強隊伍建設。制定了《紀律作風整頓實施辦法》和《五個一票否決實施辦法》等制度,切實加強紀律作風建設,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和正風肅紀長效機制。海拉爾區法院連續三年實現隊伍“零違紀”,連續兩年被海拉爾區委、政府評為“實績突出領導班子”。 做好新時期人民法院宣傳工作,對於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切實樹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良好形象、傳遞司法正能量,意義十分重大。2013年,海拉爾區法院在《人民法院報》《內蒙古日報》等中央和自治區級媒體刊發重點稿件百餘篇。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法院網路宣傳先進單位”。利用微電影創新法制宣傳活動被中央綜治辦、共青團中央、中國法學會評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法制保障制度創新優秀事例”,所創作的法制教育微電影《我和法官的故事》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全國法院首屆十佳微電影”,在首屆內蒙古網路劇微電影大賽中獲“最佳人氣獎”。
所獲榮譽
因工作成績比較突出,近年來,海拉爾區人民法院共榮立集體二等功1個次,集體三等功3個次,個人三等功9人次;先後湧現出“全區法院先進個人”車敬芬、“全區法院辦案標兵”程莉、王瑜,“全區法院涉訴信訪先進個人”郭培文、“呼倫貝爾市十大政法標兵”劉凱軍、魏然君等先進典型,榮獲全國優秀“青少年維權崗”、“無執行積案先進法院”、“中國法院網網路宣傳先進單位”等稱號。2012年12月,海區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司法公開示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