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粟

周粟:周代的祿食,後多指有氣節者所不能接受的新朝的俸祿。

基本信息

周粟 :
zhōu sù
周代的祿食。《史記·伯夷列傳》:"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後多指有氣節者所不能接受的新朝的俸祿。
周粟 一次的來歷:
【出處】《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
【釋義】粟:小米。這裡泛指糧食。指伯夷、叔齊於商亡後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十分固執,也指不屈從,有骨氣。
【朝歌淵源】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兒子。文王仙逝,武王繼位而擁兵伐紂,他們認為諸侯伐君以為不仁,極力勸諫。
【不食周粟】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兒子。墨胎氏。孤竹在今遼寧盧龍東南。孤竹君生前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去世後,叔齊讓位給兄長伯夷。伯夷也不願作國君而逃避。
後來二人聞昕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善養老幼,深得人民擁戴而入周投靠。文王仙逝,武王繼位而擁兵伐紂,他們認為諸侯伐君以為不仁,極力勸諫。武王不聽,決意滅商。伯夷、叔齊對周武王的行為嗤之以鼻,誓死不作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采野果為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