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簡介
《周易時義注》(無卷數,浙江巡撫采進本)
四庫提要
明章佐聖撰。佐聖字右臣,歙縣人。其書依經訓解,而以《卦圖》一卷附於後。大旨主於言理,而徵引蕪雜,頗乏持擇。書成於崇禎甲申正月。前有《自序》,謂以明經獲雋,而烽火交訌,行路艱阻,因坐臥小樓,自為箋注,大都自憂患中來。蓋有托而為之,故其言頗譏切時事雲。
《周易時義注》是明朝章佐聖撰寫的圖書。
《周易時義注》(無卷數,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章佐聖撰。佐聖字右臣,歙縣人。其書依經訓解,而以《卦圖》一卷附於後。大旨主於言理,而徵引蕪雜,頗乏持擇。書成於崇禎甲申正月。前有《自序》,謂以明經獲雋,而烽火交訌,行路艱阻,因坐臥小樓,自為箋注,大都自憂患中來。蓋有托而為之,故其言頗譏切時事雲。
《周易注》,中國三國時期魏國玄學家王弼著。為歷史上重要的《周易注》之一。唐太宗命孔穎達等修《五經正義》,其中《周易》選用王弼注,認為“唯魏世王輔嗣之注,...
周易注 思想 四庫提要《周易》亦稱《易經》,簡稱《易》。《易經》是一部上古哲學著作,原用於卜筮,後人多學習其哲學思想。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並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易經》...
簡介 基本詮釋 基本內容 書籍性質 涵義解釋《周易集解》,《周易》義釋本。《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十七卷,蓋為《集解》十卷,另附《略例》一卷、《索隱》六卷。後《略例》、《索隱》亡佚,後人將《集解》析...
作者簡介 內容介紹 文獻價值 《周易集解》的篇卷 《周易集解》的刊刻與流傳《周易鄭康成注》一卷,宋王應麟編。應麟字伯厚,慶元人,自署浚儀,葢其祖籍也。淳佑元年進士,寶佑四年復中博學鴻詞科,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事跡具宋史,儒...
概述 周易鄭康成注《周易外傳》七卷是清王夫之(1619—1692)編撰。《周易外傳》中國明清之際思想家王夫之闡發易理的重要哲學著作。書中駁斥了“太極動靜而生陰陽”的傳統觀...
易禮源流 禮學意蘊 禮象之論 秩序意識《繫辭》是從戰國到漢初期間,眾多學易之人共同完成的著作,是經過歷代易學者們增補編修、集體創作的產物,在易學界的影響極大,代表了整個易學精神,所以《繫辭》...
繫辭簡說 原文注釋 白話今譯《周易》,是中國最古老、最有權威、最著名的一部經典,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古人用它來預測未來、決策國家大事、反映當前現象,上測天,下測地,中測人事。然而...
背景 形式結構 三易 功能 內容《周易鄭康成注》作者宋王應麟 ,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周易鄭康成注 易類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總校官:臣陸費墀。
古籍簡介 四庫提要《崇文總目》曰:“河南史徵,不詳何代人。 今定為史徵,從《永樂大典》。 徵《自序》作六卷,諸家書目並同。
古籍簡介 四庫提要 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