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周文盛,電子機械工程技術專家,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電子機械工程分會名譽主任委員,電子產業戰略研究分會副主任委員。195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機械系。歷任南京電信技術研究所技術員,第四機械工業部長江機械製造廠工程師、副總工程師,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總工程師、所長、高級工程師,電子工業部雷達工業管理局局長,中國電子學會第三屆理事。長期從事雷達研製工作。在研製新型雷達,如靶場精密跟蹤達、艦載遠程精密跟蹤雷達等工作中作出了貢獻。撰有《精密合金在雷達工程中的套用》、《現代防空雷達結構與工藝的展望》、《電子機械工程的發展》等論文。
個人履歷
1928年8月21日 出生於天津市。
1946-1950年 北京清華大學機械系學習。1950-1955年 總參通信兵部北京電機修配廠實習員;軍委通信兵部南京第一電信技術研究所技術員;軍委總參通信兵部南京電信修配廠技術員、代科長。
1955-1959年 第二機械工業部國營七二○廠工程師,副科長,主持工藝師,副總工藝師,總工藝師,新產品辦公室主任。
1959-1961年 第一機械工業部七二○總廠第十四研究所新產品辦公室主任,副總工程師。
1961-1965年 國防部第十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1965-1967年 第四機械工業部第十四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1967-1976年 國防科委第十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1976-1982年 第四機械工業部第十四研究所總工程師,副所長,所長。
1981-1986年 第四機械工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
1982-1986年 電子工業部雷達工業管理局副局長,局長。
1988-1991年 中國瑞達系統裝備公司總經理,中國瑞達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1991-1996年 中國瑞達系統裝備公司高級顧問。
1997年4月 離休。
主要經歷
周文盛,1928年8月21日出生於天津市。同年隨家移居北平(今北京市),就讀於北平協化女中附小。1936年9月全家遷往江蘇省南京市。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春到達四川省重慶市,就讀於朱家寨國小。1940年9月入四川省合江縣國立第十六中學學習,1941年9月轉至江北縣南京基督教青年會中學國中學習,1943年7月畢業後考入四川省合川縣國立第二中學高中部,1946年畢業後考入清華大學機械系。1948年秋加入民主青年同盟。194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校期間參加了多次學生運動。1950年7月畢業後即分配到中央軍委通信兵部北京電機修配廠,11月調南京軍委通信兵部第一電信技術研究所。此時,韓戰爆發,急需空防雷達,但研究所初創,僅有從全國收集來的日、美遺留下來的破舊雷達和零散件以及少數雷達說明書、操作手冊和一些雷達書籍。在老專家的指導下,他們這批剛畢業的大學生,靠這些資料,利用這些零散件,日夜奮戰,克服重重困難,拼裝或改裝出一批批雷達,支援了前方。
1950年至1955年,周文盛在第一電信技術研究所任技術員,1955年4月,研究所歸屬第二機械工業部,改名為國營七二○廠,任生產施工科副科長。1956年被評為工程師,任仿製海軍雷達的主持工藝師,先後解決了有關微波元件、精密小模數齒輪和精密齒輪傳動系統等關鍵技術;主持編制並推行了工藝規程及相應的管理規章制度,為完成仿製雷達作出了貢獻,同年任副總工藝師。1958年6月任總工藝師,12月任新產品辦公室主任,主管搜尋雷達和跟蹤雷達的仿製工作。1959年9月,此研究所又改名為第一機械工業部七二○總廠第十四研究所,周文盛於12月任研究所副總工程師,主管結構工藝和技術管理工作。1961年,研究所歸屬國防部第十研究院,他分管測高雷達和三坐標雷達的結構工藝技術和研究所技術管理工作,主持編制了一整套雷達整機的研製程式和相關規章制度,後來在第十研究院全院進行推廣。1965年7月,十四所歸屬第四機械工業部第十研究院,他先後主持了為飛彈和衛星發射配套的單脈衝精密測量跟蹤雷達的結構工藝方案論證和整機研製,遠程預警試驗雷達的大型天線系統和天線罩的方案論證和研製。1972年起,為配合我國洲際彈道飛彈發射試驗,他開始主管艦載遠程單脈衝精密測量跟蹤雷達的方案論證和研製工作。1977年5月任十四所總工程師,1979年1月任副所長,被評為高級工程師,1980年11月任所長,被評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同時受聘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兼職教授、第四機械工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1982年8月調電子工業部雷達工業管理局任副局長,後任局長。任期內一方面組織廠所保證完成軍品任務,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廠所利用軍工技術開發民品,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社會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他還積極支持幫助研究所和工廠遷出閉塞的三線山溝,改善科研和生產環境條件,加速了研究所和工廠的發展。他積極倡導“電子機械工程”(機電一體化)的學術活動。1981年8月,他主持創建了中國電子學會電子機械工程分會並先後任主任委員三屆。他積極推動分會《電子機械工程》期刊的出版。1988年代表中國電子學會受中國科協委託,組織了全國13個一級學會聯合召開了全國第一屆機電一體化學術大會,並且組織出版了論文集。1987年以他為主編,出版了《機械工程手冊》。1994年被批准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技術成就
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配合我國“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發射和飛彈發射試驗,1965年十四所承接了靶場精密測量跟蹤雷達的研製任務,這需要一種新體制的雷達——單脈衝精密測量跟蹤雷達。周文盛開始時分管結構和工藝的方案論證和設計製造,1968年開始主管全機的研製工作。他和科技人員一起深入地分析了技術難點,尤其是雷達的測量和跟蹤精度對卡塞格倫天線、天線座系統和饋源饋線系統精度的要求,研究比較了各種設計方案,最終選擇了爆炸成型做主反射面的結構和工藝,天線座用靜液壓軸承結構來保證水平軸精度,用液壓馬達和液壓伺服閥做天線座驅動系統,以及五喇叭饋源和能產生“和”、“差”波瓣和多種極化的波導元件組合的饋線系統等新結構。同時決定採取以本單位為主外協為輔的內外結合的措施,建立了專門的液壓實驗室,成立了爆炸成型攻關小組及饋源饋線攻關小組等。周文盛親自參加設計方案討論並組織實施,參加關鍵的試驗,與科技人員一起現場解決問題,最後以優於設計指標的結果完成了分系統任務。1968年夏,各分系統進入試驗場進行整機聯調,解決聯調和試飛中出現的問題。1969年4月底,雷達進入靶場,1970年4月24日晚,“東方紅一號”衛星播放著音樂飛過十四所上空,基地也傳來了我國首台單脈衝精密測量跟蹤雷達成功地完成了任務的喜訊。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初,在研製遠程預警試驗跟蹤雷達任務中,周文盛主管了大型天線、天線座及大型玻璃鋼蜂窩結構夾層剛性天線罩(直徑45m)的方案論證和結構設計工作。專門成立了天線罩設計攻關小組,論證天線罩的結構分塊、玻璃鋼材料的選擇和有關電性能的要求。通過刻苦攻關和與有關單位合作,解決了新材料研製、天線罩分塊和夾層結構等技術問題,保證了整個雷達的研製進度。這個大型雷達和天線罩研製成功後,在空間目標探測試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精確跟蹤到落點
70年代,為配合我國洲際彈道飛彈的發射試驗,十四所承擔了一種艦載遠程精密測量跟蹤雷達的研製任務,以滿足在太平洋布站的需要。周文盛主管了該雷達的研製。他認識到這個任務責任重大,稍有差錯,就會影響我軍威國威。他在研製方案中首先提出了設備的可靠性問題,並在該所建立了可靠性研究室,負責在雷達方案論證和設計中提出可靠性指標要求。他還根據以往產品的印製電路板不穩定的教訓,將印製電路板的塗覆一律改為鉛錫合金(一種新的電鍍塗覆材料),並對車間生產設備、流程進行了改造,這一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在研製這種艦載雷達過程中,最讓人擔心的問題是雷達在艦船搖擺狀態下如何精確捕捉幾千里外的高速目標,做到萬無一失。他組織有關專業人員進行認真討論,提出研製一個搖擺台的方案,模擬實際船搖的狀態,以考驗和改進系統設計。同時還決定做一個接收連續波的小天線並列架在大天線上,用來接收飛彈飛行時發出的連續波信息,以求儘早發現目標,然後再由主天線的波束捕獲目標。這些措施均取得了成功。在我國首次洲際彈道飛彈發射試驗中,此種艦載精密測量跟蹤雷達不但提前捕獲了目標,而且精確跟蹤到落點,立了功。
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周文盛主管工廠工藝工作時就重視工廠的技術管理工作。工藝是產品從科研到出廠技術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工藝規程是編制試製與生產計畫、工時定額、材料消耗定額和控制質量的基礎。50年代中期,根據工廠生產的需要,他主持編制了產品的工藝檔案以及相關的規章制度,並為其貫徹開展了培訓,對工廠的產品試製和生產起了良好的作用。60年代初,他主管研究所的技術管理,根據雷達整機研製的特點和以往的工作經驗,並參考有關技術管理的資料,主持並參加編制了大型電子產品從戰技指標論證、收集文獻資料、方案確定、技術攻關……一直到產品鑑定出廠的一整套程式,制定了各級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相應的規章制度,並繪製了流程圖,作為研究所管理科研工作的依據。因實施效果良好,在第十研究院範圍內作了介紹,並結合全院情況做些修改後,在全院印發推廣。這是當時大型電子產品研製科研程式的雛形,為研究所產品的研製全過程的科學管理和貫徹三敢三嚴,出成果出人才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提供了有益的參考資料
通過長期雷達研製工作,周文盛認為,雷達、地面站、射電望遠鏡等大型電子產品是電子技術、機械技術和工藝技術相互滲透、融合和緊密結合的產物。隨著計算機、微電子、通信等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機械產品、消費類產品以及各類工業產品中電子技術和機械技術的結合也更加廣泛。有鑒於此,周文盛積極倡導成立電子機械工程學術組織。1981年8月,經中國電子學會批准,周文盛主持組建了中國電子學會電子機械工程分會,有關部門的研究所、工廠和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都積極參加學會組織及其學術活動。分會還出版了《電子機械工程》期刊,影響日益廣泛。1984年,他受聘為《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子學與計算機·電子設備組裝與結構》編寫組主編,組織領導分會的有關專家、學者編寫了相關條目。1985年,由中國電子學會電子機械工程分會通過中國電子學會提議,經中國科協批准,以中國電子學會為主,聯合全國13個一級學會共同召開了全國第一屆“機電一體化”學術交流大會,周文盛任大會主席。他還積極推動“電子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學)的學術活動走向世界,利用分會領導出國訪問的機會開展工作,促成中日相關學會聯合舉辦中日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中方由中國電子學會電子機械工程分會主辦,電子科技大學協辦,至今已召開了三屆中日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周文盛兩次擔任大會執行主席。中日雙方對這種交流形式都表示滿意並主張擴大範圍,經中國電子學會同意,電子機械工程分會與日本、韓國、泰國和香港地區的相關學會於2004年9月聯合召開了首屆亞洲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在他的指導和分會幹部的努力下,分會多次受到上級學會的表揚和獎勵。1987年,他作為主編,與分會的專家、學者共同編著出版了《機械工程手冊》,為從事電子機械工程設計的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了有益的參考資料。
滿足了國防建設的需要
1982年,周文盛調任電子工業部雷達工業管理局領導。此時根據國家對軍事裝備的戰略調整,雷達局所屬企業和部分研究所的軍品任務大幅度減少,產值產量急劇下滑,經濟效益甚微甚至虧損;另一方面,社會的發展對家用電子產品和工業用電子產品有了需求。根據這一情況,他首先提出“在確保國家軍品任務的前提下,各企業和部分研究所要組織科技力量和生產能力,按照引進和自主開發相結合的精神開發民用產品,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社會需求作貢獻、求效益”。在具體工作中,他帶領局機關職能部門積極支持和協助各單位轉軌,在政策、項目安排、經費上甚至在和外商談判上幫助解決困難。幾年期間,這些單位從任務不足、虧損,轉變為各有獨特民品入市,滿足了社會需求,使民品的產量、產值和效益都翻了幾番,甚至還創出了名牌(如長虹、長嶺阿里斯頓等),部分研究所也走出了困境,受到上級的好評。
有些研究所、工廠地處三線偏僻山溝,信息閉塞,物資供應不便,生活頗多困難,科研和生產效率很低,亟待改善。周文盛積極貫徹上級意圖,支持幫助有關廠所與有關省市協調,解決搬遷、徵購土地和戶口遷移問題,幫助廠所多方設法解決搬遷經費問題,逐步地將一些三線山溝里的所廠搬遷到文化科技素質較好、交通比較方便的城市,使這些所廠改善了科研和生產環境和條件,科技隊伍不但得到了穩定而且逐漸充實,科研進展加快,成果不斷湧現,滿足了國防建設的需要。
有關評價
科研準則
重視科學實踐活動,是他的科研準則。與技術人員和工人打成一片,是他的特點之一。他善於在與技術人員的接觸中,聽取他們的意見,合理的、不合理的,甚至是反對的,他都能聽下去,並認真分析,為我所用;他還深入淺出地幫助年輕人總結提高;關鍵時候他與工人師傅同吃、同住、同勞動,平易近人,不拿架子,從實踐中吸取知識。
治學準則
堅持不懈地學習,是他的治學準則。作為“學術權威”,他並沒有固步自封。他的英文基礎好,口語也很流利,50年代俄語成為重要的交流工具,他在工作任務很重的情況下,擠出時間學習俄語,很快掌握了基礎俄語,為與俄方專家交流技術提供了便利。改革開放後,黨和國家向研究所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時任所長的周文盛,雖已年過半百,但他還是參加了南京大學夜校德語班學習,下班後騎著腳踏車去夜校上課,結業時取得97分的好成績,在隨後參加的赴德學習交流中發揮了作用。
工作準則
對事業高度的責任心,是他的工作準則。經他審批的技術檔案和管理檔案,他都認真從原理論點正確性、論據充分性、段落章節合理性等方面進行推敲,因此質量普遍較高;經他主持決定的事,有問題他從不推卸責任,有成績他從不居功自傲。他組織能力強,善於調動各種人員的積極性,發揮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各自的特長,因此,無論是平級領導,還是技術人員或普通工人都願與他共事、合作。
社會評價
為祖國的雷達事業而腳踏實地工作,是周文盛一生追求的目標。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的大學時代,他就積極參加學生運動和共產黨地下組織。參加工作以後,他將學到的科技知識用到雷達產品開發和企業管理之中。沒有資料,實踐中摸索總結;沒有設備,土工裝先上。為國防建設出成果不怕戴反動權威的帽子,即使關在“牛棚”里,也不忘通過多種渠道提出新研究所的建設方案。60年代初期,由於當時大學沒設電子設備結構設計專業,而國防建設又很需要這種人才。他積極推動研究所自己培養人才,得到國防部第十研究院的認可,並由他主持培養了300多名技術人員,充實了第十研究院,也為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