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學科專業領域: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主要研究方向:切削、磨削技術及數控裝備;機械製造綜合自動化;CAD/CAM;刀具技術
工作經歷
(含評為博導時間、社會兼職等)1977年-至今,一直在湖南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學習工作;
1990年5月至1991年12月,在荷蘭Delft科技大學作訪問學者半年、工作一年;
2002年5月至2003年5月在美國Connecticut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
2002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
在此期間,曾任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教研室主任;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常務副院長;製造與管理工程系主任;國家高效磨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等職。
主要社會兼職有:全國磨削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切削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高校金屬切削與工具機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南分會理事長;湖南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學術專業委員會主任;湖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南大學分學位委員會委員。
科研項目
1新型微鑽頭CNC磨製裝備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項目資助號:No.50675065;起止年月:2007.1~2009.12(正在進行)2高硬難加工金屬材料磨削過程中白層的形成機理與抑制對策的研究;項目主要研究人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項目資助號:No.50675063;起止年月:2007.1~2009.12(正在進行)
3銑刀體可轉位刀具結構、材料與工藝最佳化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企業項目;起止年月;2007.6-2008.7。
4新型轎車輪轂軸承單元精密鉚合裝配工藝與設備;項目負責人,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結合項目;起止年月;2007.6-2010.5。
5先進制造產業重大專項??面向汽車關鍵零部件的高檔數控工具機及其產業化:CBN高速數控曲軸磨床的研製;項目類別:國家863計畫重大專項;計畫編號:K080104-11;湖大項目負責人;起止年月:2008.??2010。
6切削資料庫系統軟體的開發??項目負責人;企業項目;起止年月;2008.7-2010.12。
成果目錄
(含論文、著作、課題、專利、及科研獲獎)近年來已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項目
1深微孔鑽削技術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8.1-2000.12;
2切點跟蹤磨削新原理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0.1-2002.12;
3磨床三維參數化CAD系統的研究與開發,長沙市科技攻關項目,2001-2002。
4微鑽頭相關理論及關鍵刃磨技術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4.1-2006.12。
5納米結構材料磨削機理及相關技術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3.1-2005.12)
6礦用防爆型變壓器箱體強度計算與最佳化設計,企業項目。
7KBSG-3150/10/3.45新型防爆變壓器箱體強度計算與最佳化設計,企業項目。
8漣鋼大型轉子現場修復技術研究與開發,項目負責人;企業項目,科研經費:43.5萬元;起止年月;2005.5-2006.5。
主要著作
1)主編教材兩部,參編一部:
周志雄、孫宗禹主編。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英語教程。湖南大學出版社。ISSN7-81053-269-3/H.63.2000.9
發表論文60餘篇,從1999年到2004年的主要論文有:
2)Zhouzhixiong,LinCheng.Studyonthemechanismofchattervibrationofinitialpenetrationindrilling.ChineseJournalofMechanicalEngineering(機械工程學報英文版),1999,12:135~141.EI收錄。
3)Zhouzhixiong,LinCheng.Modelingandgrindingofchinesemultifacetdrills.FirstUSA---ChinaWorkshoponadvancedmachinetoolresearch,Jan.8,1999.
4)Zhouzhixiong,HuSJ,LinC.YuanJJ.PrincipleanddesignofCNCdrillpointgrinder.FirstUSA---ChinaWorkshoponadvancedmachinetoolresearch,Jan.8,1999.
5)周志雄,袁建軍,林丞。非共軸螺鏇面微孔鑽鑽尖的數學模型。湖南大學學報,1999,26:30~34。清華大學學術光碟版收錄。
6)周志雄,鄧朝暉,陳根余,宓海青。高速高效磨削的發展趨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五優先資助領域研討會論文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華南理工大學,1999.11.
7)Zhouzhixiong,LinCheng.Studyonthemathematicalmodelfordrillwanderingmotion.ChineseJournalofMechanicalEngineering(機械工程學報英文版),2000,13(1):135~141.EI收錄。
8)周志雄等,微鑽頭計算機輔助設計及其仿真系統的研究.機械工程學報,2000,36(6):54~56.EI收錄。
9)周志雄,鄧朝暉,陳根余,宓海清。磨削技術的發展及關鍵技術。中國機械工程,2000,11(1):186~189。
10)周志雄,袁建軍,林丞。微鑽頭螺鏇槽的數學模型及其CAD方法。中國機械工程,2000,11(10)。
11)Z.XZhou,Z.J.Xiao,J.B.Tao,H.Q.Mi.MathematicalModelfortheCenterMovementofGrindingWheelWhileGrindingCamPartwithNCGrinder.KeyEngineeringMaterials,Swetzerland.2001,Vols.(202-203):133~136.EI、SCI收錄。
12)周志雄、肖真健等。磨削凸輪軸類零件時砂輪移動的數學模型。全國磨削專業第11屆學術年會。2001.5福建泉州、華僑大學。
13)周志雄、羅霞玉、楊軍、羅維。非共軸螺鏇面鑽尖角度的求解。湖南大學學報,2001,28(3):32~36。
14)周志雄、袁建軍。灌漿壓水綜合自動化系統的研究。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1(1):7~9。
15)周志雄。先進制造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湖南省科技管理幹部培訓班講義。2001.10.
16)周志雄、羅紅平、宓海青、陶建波。切點跟蹤磨削法磨削曲軸零件的若干探討.中國機械工程(ChinaMechanicalEngineering).2002年12月,第13卷第23期,pp2004-2006,2056。(ISSN1004-132X;CN42-1294/TH)EI收錄。
17)周志雄、羅紅平、孫宗禹、宓海青。切點跟蹤磨削法中工件的剛度誤差分析及其補償。機械工程學報,2003年第39卷第6期,PP.。(刊號:577-6686;CN11-21)。EI收錄。
18)鄧朝暉,周志雄,孫宗禹。CIMS進展中人因作用的研究。中國機械工程,1999,10:152~155。
19)劉少鳳,周志雄,楊軍.晶體材料車削表面粗糙度的實驗研究.工具機與液壓,2000,2:17~18.
20)鄧朝暉,周志雄,孫宗禹,陳根余。先進生產模式中的人因作用。機械製造,1999,1:9~10。
21)傅健翎,周志雄。平板型EPS材料振動特性的研究。湖南大學學報,1999,26(3):38~42。
22)劉少鳳,周志雄,楊軍。晶體材料金剛石鏡面車削的實驗研究。機械製造,1999,37(12):14~15
23)2020年製造業挑戰的展望。譯著,原文由美國製造業挑戰展望委員會/製造與工程設計研究會/工程與技術系統委員會/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編著,由華盛頓特區.美國國家學術出版社出版,1998年。1999年8月。
24)羅紅平、周志雄、孫宗禹、肖真健.凸輪軸切點跟蹤磨削加工策略.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增刊.2002年6月,第29卷第3期,PP61-66,88.(ISSN1000-2472)
25)仲衛利、周志雄、鍾昌勤、劉運泉。基於特徵的三維參數化磨床關鍵部件CAD系統研究.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增刊.2002年12月,第29第6期,PP79-83.
26)許第紅、孫宗禹、周志雄、宓海青。切點跟蹤磨削法運動模型的研究。機械工程學報,2002年第38卷第8期,PP.68。(刊號:577-6686;CN11-21)
27)鄧朝暉、張璧、孫宗禹、周志雄。陶瓷磨削的去除機理。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第128卷第2期,pp47-51.(刊號:CN41-1243/TG)
28)鄧朝暉、張璧、孫宗禹、周志雄。陶瓷磨削材料去除機理的研究進展。中國機械工程,第13卷第18期,pp1608-1611。
29)鄧朝暉、張璧、周志雄。陶瓷磨削的表面/亞表面損傷。湖南大學學報,第29卷第5期,pp61-67。
30)肖耘亞、周志雄、羅昕。客車專用變速器傳動參數的模糊最佳化設計。現代製造工程,2003年第12期(總279期),pp84-86。(刊號:CN11-4659/TH;ISSN1671-3133)。
31)龔春全、周志雄、鄧遠雄。外圓磨床關鍵零部件三維參數化CAD系統開發的關鍵技術。機械製造,2003年第41卷第12期(總第472期),pp10-13。(刊號:CN31-1378/TH;ISSN1000-4998)。
32)鄧遠雄、周志雄。磨床砂輪架零件三維參數化CAD系統的開發。機械,2004年第31卷第1期,pp33-36。(刊號:CN51-1131/TH;ISSN1006-0316)。
33)徐國生、周志雄、劉正恆。汽車沖模標準件庫套用UG二次開發技術。現代製造工程,2004年第2期(總281期),pp53-55。(刊號:CN11-4659/TH;ISSN1671-3133)。
34)周水庭、黃紅武、劉子建、張桂香、周志雄。大力推進學科交叉,努力培養複合型人才——湖南大學“現代設計方法及先進制造技術”大學科群跨院系人才培養模式的構思。國際會議論文集,ISBN7-111-00400-0/G.5,PP228-230.
獲獎情況
1兩篇論文獲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一等獎;2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兩次、四等獎一次;
3獲長沙市科技進步二等獎;MiO3io&e
4獲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優秀成果獎一次;
5多次獲湖南大學教學成果獎和教學質量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