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生,隨父僑居南洋。從小耳聞目睹弱國無外交,華人遭欺凌的種種情景。18歲回國,先後在唐山大學、上海南洋大學學習。五卅運動時,他已是南洋大學學生會領導人之一,在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中沖在前列。
民國16年(1927年)春,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開始,周志初等一批共產黨員、進步學生被國民黨反動當局定為“反動學生”,驅逐出校。面對敵人的威脅,他毫不懼怯,依然努力工作。年底,被調到上海市總工會工作。
翌年2月16日上午,他與總工會委員長鄭覆他、組織部部長許白昊等正在開會時,因叛徒告密而一起被捕,同日被捕的還有江蘇省委組織部部長陳喬年等20餘人,都被關押在龍華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獄外中共地下組織與獄內同志取得聯繫,千方百計進行營救,當時發現20人已被叛徒指認,只有陳喬年、周志初等3人因新近調來,叛徒不知而未被指認。4月,黨組織得悉鄭覆他、許白昊、陳喬年將判死刑、其他人判4~8年徒刑時,立即通知獄中同志。鄭、許知道後神情坦然,他們早已置生死於度外,唯一的願望是救出陳喬年。當周志初知道組織上要他頂替陳喬年,以死相救時,他立即表示願以生命承擔保護戰友的任務,並馬上通過看守向法官言明:“我就是陳喬年。”坦蕩堅毅,決心舍己救戰友。後因陳喬年的身份逐步被敵人查明故未能獲救,而周志初以身代死的壯舉使敵人認定他是:“要犯”,隨即將他的有期徒刑改為死刑。
當其父得知愛子被捕的訊息,就星夜派人來滬多方周旋,耗資疏通,才又改為4年徒刑。5月2日,周志初等被押送漕河涇江蘇第二監獄。為進一步開展獄中鬥爭,中共江蘇省委批准成立獄中獨立支部,周任支部宣傳委員。監獄中環境惡劣,難友們深受迫害,他因此也肺病加劇,咯血嚴重。支部發動大家進行鬥爭,獄方被迫使環境有所改善。他還組織難友們學習,幫助文化低的戰友提高文化。
民國19年,其父回國探望他,並設法通過國民黨元老林森和高級將領陳銘樞,使他提前釋放,隨即安排他住在東方旅社治病養傷,準備待其身體稍好時即攜子出國,繼承家業。周志初不為所動,卻利用外出看病的機會找到黨組織,在其父出國的前夜,悄悄地離開旅社,重返戰鬥崗位。民國20年,他再次被捕,不久病逝獄中,年僅25歲。
江蘇大學教授
漢族,1955年7月生,江蘇宜興人。1983年7月畢業於蘇州大學歷史系,1987年6月畢業於揚州師院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獲碩士學位。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的教學與研究。教學之餘,在《江蘇社會科學》、《歷史檔案》、《江海學刊》、《毛澤東思想研究》等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約30篇,出版《晚清財政經濟研究》(齊魯書社)、〈中法戰爭〉(江蘇人民出版社)專著兩部,主編《中國當代史》(南京大學出版社)教材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