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生[解放前老縣委書記]

周建生[解放前老縣委書記]

周建生(1906.2.28-1943.4.29),原名介夫,又名金環,學名畢競、必警。

烈士簡介

周建生,原名介夫,又名金環,學名畢競、必警。1932年參加革命,193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時期,歷任中共上東區區委文書,中共鼎平縣委委員兼上東區區委書記,中共鼎平中心縣委委員等,組建紅軍游擊隊,領導抗租、抗稅和抗捐鬥爭。1935年10月,率游擊隊配合閩東紅軍獨立團征戰福鼎平(福鼎、平陽、泰順)邊區,不久出任中共瑞平泰(瑞安、平陽、泰順)縣委書記兼泰平區委書記,領導遊擊根據地的建設。1936年6月調任中共平陽縣委書記,堅持對敵鬥爭與發展蘇區生產一起抓的原則,派遣陳友端等一批幹部開闢新區。同年11月,國民黨調集第80師等,糾集當地地主民團殘酷“圍剿”閩浙邊區。周建生及時部署中共平陽縣委幹部分散隱蔽,率領紅軍游擊隊在周家山、埔平等地堅持游擊戰爭,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抗日戰爭爆發後,調任中共浙西南特委委員兼秘書,在浙江省雲和縣等地領導開展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5月,中共浙西南特委改稱中共處屬特委,周建生改任處屬特委委員兼秘書,1940年初任中共景寧縣工委書記,6月調任中共雲和縣委書記。期間積極發動民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和“二五”減租鬥爭,恢復了東坑至泰順的地下交通線,開闢了中共處屬特委與浙南特委的秘密聯絡網點,培養了一批地方幹部,恢復和發展了基層黨組織。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浙南時局急劇逆轉。周建生堅決貫徹中央“隱蔽精幹”的部署,隱蔽和保護了大批幹部,率抗日游擊隊轉移到雲和縣山錦和崗頭庵發動民眾,建立游擊根據地。因長期在險惡的鬥爭環境下積勞成疾,1943年4月29日在雲和縣橫坑山寨里(今雲壇鄉沈莊)坑山寮不幸病逝,時年37歲。

生平經歷

周建生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1933年參加革命活動,1934年七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二戰時期,周建生歷任區委書記、鼎平中心縣委委員、瑞平泰縣委書記、平陽縣委書記;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浙西南特委委員兼特委秘書、處屬特委委員兼雲和縣委書記等職,為創建和發展雲和農村黨組織作出了重要貢獻。1943年,年僅37歲的周建生,正是他風華正茂、精力充沛、奮發有為之時。可是由於他長期處在鬥爭殘酷、形勢險惡的環境裡,常常風餐露宿,食不果腹,過著忍飢挨凍的生活,使他的體質受到了嚴重摧殘。正當他滿懷信心地領導雲和人民去奪取民族解放戰爭勝利的時候,不幸被病魔所吞噬,於4月29日(農曆三月十五日)暴卒於橫坑山寮里(今屬沈村鄉沈莊村)。周建生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人民的解放事業,他的死是雲和革命事業的重大損失。周建生澆灌在雲和大地上的熱血和汗水,今天已結出累累碩果,雲和人民將永遠銘記著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