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童年樂趣
呂恩誼是一位自學成才,傑出的著名油畫家,現旅居加拿大。1930年8月15日出生在響水縣老舍鄉恩覃村。童年時代的呂恩誼(乳名叫小三昌)就歡喜畫畫,用他的話說是“見畫就走不動路。”上國小的時候,小三昌的衣兜里老是裝著許多粉筆、鉛筆和小刀,可以隨時在地上、紙上、門板上畫。他家的門板漆的是黑色,他畫了擦,擦了畫,天長日久,門板變成了白色。那時香菸盒內裝的畫片和課本上的插圖是他最喜愛的繪畫摹本,畫畫幾乎成了小三昌的全部生活。
小三昌學畫,見什麼畫什麼,天上飛鳥,地上走獸,大自然的樹木、莊稼,畫什麼像什麼,畫得最多的是人物肖像。有一次他在《鹽阜大眾報》上看到刊登兩幅新四軍三師師長黃克誠和副師長張愛萍的木刻肖像,小三昌懷著對兩位將軍的崇敬心情,把肖像臨摹下來,貼在牆上,這是小三昌第一次畫的英雄人物肖像。從那以後,他對英雄人物產生了無比仰慕之情,對畫英雄人物肖像興趣更濃。路總是從第一步走起的,這第一步就表明畫家的畫筆,一開始便是與變幻的時代風雲聯繫著的,是為了傾吐積鬱於心的對祖國與人民的情愫而畫的。呂恩誼從小就受著革命思想的薰陶,他的父親呂漢池是遠近聞名的開明士紳、思想進步,積極支持抗日。新四軍官兵和縣、區、鄉幹部長期住在他家裡。他們發現小三昌會畫畫,漸漸的把他帶上了革命的道路。
1942年,呂恩誼12歲,便當上了鄉兒童團團長,帶領孩子們站崗、放哨。參加抗日活動,這使他的畫畫具有更多的戰鬥內容。縣區領導叫他畫一些抗日宣傳畫,到敵占區去張貼,起到了一定的宣傳影響。當年《鹽阜大眾報》還報導了他的事跡。
展現才華
1945年初,年僅15歲的呂恩誼參加了濱海縣文工團,不但專門從事舞台布景繪畫設計,而且每到一處都吃勁的拎著一隻裝著石灰的鐵桶,涮標語、畫漫畫,宣傳抗日。這年夏天,他光榮的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不久又參加新四軍,後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三年解放戰爭中呂恩誼經受著血與火的考驗,又以畫筆作武器,伴隨著滾滾向前的時代巨輪,迎來了新中國的黎明。
1950年,呂恩誼被調到上海,任華東軍區海軍政治部剛成立的《海軍畫報》社編輯。1951年他又被調到北京,在海軍政治部文化部從事專業美術工作。從此,他的美術創作如虎添翼,為他施展才華實現抱負提供了舞台。而使他特別高興的是,做夢也沒有想到,竟然能在一位自己從小就敬慕的將軍張愛萍司令員領導下從事畫報編輯工作。
張愛萍將軍不僅是位軍事家,對文學藝術也有著特殊的愛好,還是一位攝影家和書法家。他很重視畫報編輯出版工作,經常給予指示,使畫報辦得有聲有色。呂恩誼在日常編輯工作中,從將軍身上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知識和優秀的品德。在將軍的關懷和教育下,經常深入到沿海島嶼、前沿陣地,跟隨艦艇顛簸在狂風巨浪的大海之中,捕捉創作靈感。1950年,他創作了一本《頭門山海戰英雄艇》長篇連環畫冊,先後由海軍政治部和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作品雖是鋒芒初試,可是卻意外的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讚揚,這對呂恩誼來說,更是受到莫大的鼓舞。
呂恩誼1951年到了北京後,經常接觸到眾多的藝術家,頓感自己的功底不足,發憤苦練基本功。於是他一有空,就到中央美術學院觀摩中外名畫,並拜美術大師吳作人為師,經常跟隨吳作人及其夫人蕭淑芳女士寫生、畫模特,聆聽大師的精心指導,猶如醍醐灌頂,他的油畫技巧迅速得到提高。
藝術技巧的提高,現實生活的充實,呂恩誼的作品很快在全國美術界大有名氣。他自稱為寫實派,堅信生活是藝術永不枯竭的源泉。他始終不渝的在生活中“靜觀默察”進行高度概括,創作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1954年,年僅24歲的呂恩誼被中國美術家協會吸收為首批會員。他的水彩畫《對空射擊演習》、《舵手》入選全國第二屆美展,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最值得他自豪的是1956年接受了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下達創作十大元帥肖像的任務,這是對他藝術觀念深厚程度的檢驗,也是對他人物肖像畫功力的檢驗。經過畫家的艱苦努力,精心創作,十幅元帥肖像畫次第完成,《解放軍畫報》10個月連載。畫家筆下的十大開國元勛,英姿勃發,神情兼備,惟妙惟肖,達到了更高的藝術境界,在全國畫壇上引起了很大反響,這可以說是呂恩誼油畫創作的里程碑。
畫家小記
1957年,呂恩誼因對取消軍隊美術編制提了意見,被打成“右派”,開除黨籍,連降4級(由文藝8級降為12級) 留用察看,勞動改造。在生活環境極其艱苦的情況下,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畫畫。他把藝術生命看著比之人的生命更為可貴,忍受著極大的精神壓力和一切干擾,拿起畫筆堅持畫畫。他托人買來紙和筆,默默的畫,不停的畫,偷偷的畫了幾張,送給劇作家、文藝科長趙忠,趙忠看了深受感動,肯定了呂恩誼的做法,不少海軍首長以及美術界同仁好友都鼓勵他繼續畫下去。在這段改造期間,他畫了《雷鋒組畫》、《幸福的航程》、《親切的教導》、《西沙自衛反擊戰》、《東方破曉》等一大批作品,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人民畫報》、《解放軍畫報》等全國性報刊上發表。
東風化雨,萬物生機。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呂恩誼所有的冤案統統平反,多年來背著的一副苦難的十字架被徹底砸碎。平反以後,他晉升為海軍政治部創作室副主任,並被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海軍學位委員會高評審。對這一切,他皆不以為然,可慶的是,終於迎來了一個藝術家可以自由翱翔的明媚春天。
創作巔峰
80年代初期,是呂恩誼油畫創作的巔峰期,也是創作的盛年期。他常說:“我要把損失的時間補回來。”於是,他爭分奪秒,潛心創作,在整個80年代發表了100多幅深受人們喜愛的油畫作品,其中不少成了讀者的珍藏品;這些作品也得到了老將軍、老畫家的稱讚。藝術界稱他是位多產畫家,畫壇奇人。 1984年春節,張愛萍將軍送來了一幅題詞:“藝海風流”;1988年,國畫大師吳作人先生送給呂恩誼題詞是:“藝無止境”。在這期間他除了主持參與了6次全國性、全軍性畫展外,還3次深入海軍基層,體驗生活,蒐集素材,憑著他敏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洗鍊嫻熟的技巧,創作的榕樹、長城和人海系列油畫作品,體現了畫家的真情實感,追求滄桑與永恆,生命與自然的和諧之美,以深厚流暢的畫筆表現博大蒼茫厚重雄健的山勢水勢,揭示了畫家整個藝術創作的崇高境界。 1990年,《呂恩誼畫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這標誌著畫家創作的一個歷史性的新里程碑。張愛萍將軍派人送來了題字:“呂恩誼畫展”。北京振華高科技發展公司經理佟立君先生付出了3000元租金,買下展位。展出50多幅精品力作,譽滿京城。他的代表作榕樹、長城和大海堪稱三絕。香港一位名家看了呂恩誼畫展後,他說:“呂恩誼是當代傑出的油畫家,他所畫的山水、風景,氣勢恢宏、無不靈活生動,把握了造型特色;筆下的人物神采飛揚,精神面貌各異,性格特徵迥然……真可謂是畫人物畫之高手。” 向晚極目眺,故國夕陽紅。呂恩誼於1989年12月在部隊離休,現雖年屆古稀,但他從沒停止畫筆,仍悉心從事中國油畫創作和理論研究,他充滿自信,繼續沿著已走出的道路走下去。他的女兒呂佳在加拿大、美國從事油畫創作,呂佳說:“我要把爸爸的油畫特色同西方油畫融為一體,創作出中西結合的作品來。”近幾年女兒的油畫作品多次在國外展出,聲譽鵲起。每每談及此事,呂恩誼感到十分欣慰,高興不已。他說:“中國的油畫藝術不乏後人,定將更加發揚光大”。
個人作品
《雷鋒組畫》
《幸福的航程》
《親切的教導》
《西沙自衛反擊戰》
《東方破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