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講三國

呂思勉講三國

《呂思勉講三國》是2008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思勉。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呂思勉講三國呂思勉講三國
作 者: 呂思勉 著

出 版 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7-1

字 數: 244000

版 次: 1

頁 數: 272

開 本: 16開

I S B N : 9787801958655

分類: 圖書 >> 歷史 >> 歷史知識讀物 >> 中國古代史

定價:¥32.00

編輯推薦

與陳寅恪、錢穆、陳垣並稱為史學四大家,錢穆最敬重的恩師。易中天引用最多的歷史學家。

論方面廣闊,述作宏富,且能深入為文者,我常推重呂思勉誠之先生、陳垣援庵先生、陳寅恪先生與錢穆賓四先生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錢穆)先生肆業府中三年余,……而治學則受呂思勉誠之先生影響最大。誠之先生為校中最年輕教師,任歷史與地理兩課,時有鴻議創論,同學爭相推敬,而對於先生深為獎掖。先生成名後,仍常與誠之先生作學

術切磋,互相欣賞,互有補益。

——著名史學家嚴耕望

當時常州府中學堂諸師長尤為余畢生難忘者,有呂思勉誠之師。

——國學大師錢穆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以深厚的學術功底,為讀者書寫了一部關於三國的通俗史學著作,就大眾關注的一些三國人物以及歷史事件,進行了有力的評價與刻畫。既有故事性,又有史家的專業眼光。

三國時代,既然是人們所最熟悉的,就此加以講論,自然最為相宜。所以我想就這一段史事,略加說述,或者糾正從前的誤謬,或者陳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

——呂思勉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武進(今常州市)人,和陳垣、陳寅恪、錢穆一起被推重為現代史學四大家。早年執教於常州溪山國小堂、常州府申學堂,學生中有後來成為文史大家的錢穆、趙元任等人。1926年後長期執教於光華大學,解放後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一級教授。他讀書廣博,著重綜合研究,講究融會貫通,一生著有兩部中國通史、四部斷代史、五部專門史,加上在史學界享有盛譽的大量史學札記,總計1000多萬字。《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和《呂思勉讀史札記》等是呂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史學著作。

圖書目錄

三國史話

楔子

宦官

外戚

黃巾

歷史和文學

後漢的地理

董卓的擾亂

曹操是怎樣強起來的

曹盂德移駕幸許都

袁紹和曹操的戰爭

赤壁之戰的真相

劉備取益州和孫權取荊州

替魏武帝辯誣

從曹操到司馬懿

替魏延辯誣

姜維和鍾會

南京為什麼成為六朝朱明的舊都

司馬懿如何人

司馬氏之興亡

晉代豪門鬥富

談三國史札記

論魏武帝

袁曹成敗

營嵩之死

關羽欲殺曹公

孫氏父子輕佻

孫策欲襲許

諸葛亮南征考

諸葛亮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

諸葛亮治戎

君與王之別

好名之弊

獎率三軍,臣職是當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姜維不速救成都

李邈

邊章、韓遂

張純之

秦漢史·三國

何進之敗

董卓之亂

李催郭汜之亂

東諸侯相攻

曹操平定北方(上)

曹操平定北方(下)

孫氏據江東

赤壁之戰

劉備人蜀

曹操平關隴漢中

劉備取漢中

孫權取荊州

三國分立

三國初年和戰

諸葛亮伐魏

魏氏衰亂

魏平遼東

司馬氏專魏政

蜀魏之亡

孫吳盛衰

孫吳之亡

三國時四裔情形

書摘插圖

三國史話

楔子

斜陽古柳趙家莊,

負鼓盲翁正作場。

死後是非誰管得?

滿村聽說蔡中郎。

《三國志通俗演義》古刻本

這是宋朝陸放翁先生的詩,所說的,便是現在的說書。說書雖然是口中的事,然到後來,將說書的人所用的底本,加以潤飾以供眾覽,就成為現在的平話了。平話俗稱小說,亦謂之閒書。雖然是用以消閒的,然而人們的知識得自此中的,實在不少。

現在中國的書籍,行銷最廣的,是《三國演義》。據書業中人說:他的銷數,年年是各種書籍中的第一。這部書有些地方,渲染得很有文學意味,如赤壁之戰前後便是;有些地方,卻全是質實的記事,簡直和正書差不多。這就顯見得其前身系說書的底本。說得多的地方,穿插改造得多了;說得少的地方,卻依然如故。

我在學校中教授歷史多年。當學校招考新生以及近年來會考時看過的歷史試卷不少。有些成績低劣的,真“不知漢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然而問及三國史事,卻很少荒謬絕倫的。這無疑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他們未必個個人自己讀,然而這種知識,在社會上普遍了,人們得著的機會就多,遠較學校的教授和窗下的閱讀為有力。這可見通俗教育和社會關係的密切。

《三國演義》(清順治滿文本)

老先生們估量人們知識的深淺,往往以知道的、記得的事情多少為標準。講歷史,自然尤其是如此。但無意義的事實,知道了,記得了,有什麼用處呢?尤其是觀點誤謬的,知道了,記得了,不徒無益,而又有害。而且平心論之,也不能算知道史事。因為歷史上的事實,所傳的,總不過一個外形,有時連外形都靠不住,全靠我們根據事理去推測他、考證他、解釋他。觀點一誤,就如戴黃眼鏡的,看一切物皆黃,戴綠眼鏡的,看一切物皆綠了。我們在社會上,遇見一個人、一件事,明明是好的,卻誤把惡意猜測他,就會覺得處處可疑;明明是壞的,卻誤當他好的,也會覺得他誠實可靠。歷史上的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

從前論史的人,多說史事是前車之鑑。其意以為一件事辦好了,我們就當取以為法,摹仿他;一件事辦壞了,我們就當引以為戒,不可再蹈其覆轍。這話很易為人們所讚許,其實似是而非的。史事哪有真相同的?我們所謂相同,都不過察之不精,誤以不同為同罷了。事情既實不相同,如何能用同一的方法對付?別的事情姑弗論,在歐人東來之初,我們所以對付他的,何嘗不根據舊有的知識?所謂舊有的知識,何嘗不是從歷史經驗而來?其結果卻是如何呢?

真正硬摹仿古人的自然不多,就是事實也不容你如此。然而人的知識,總是他所知道的、記得的事情鑄造成功的。知道的、記得的事情一誤謬,其知識自然隨之而誤謬了。所以我們現在研究歷史,倒還不重在知道的、記得的事情的多少,而尤重在矯正從前觀點的誤謬。矯正從前觀點的誤謬,自然是就人所熟悉的事情,加以講論,要容易明白些,有興味些。

三國時代,既然是人們所最熟悉的,就此加以講論,自然最為相宜。所以我想就這一段史事,略加說述,或者糾正從前的誤謬,或者陳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以我學問的荒疏,見解的淺陋,自不免為大方所笑,我只是一點拋磚引玉的意思,希望以後人們能注意到這一方面的漸多,亦希望人們就我所說的賜與教正。

宦官

講起三國的紛爭來,大家都知道其亂源起於後漢。後漢末年為什麼會亂呢?大家都知道其根源是靈帝的寵信十常侍,因此而政治紊亂,引起黃巾的造反。因黃巾的造反,而引起劉備和孫堅的起兵。又因靈帝死後,少帝即位,國舅何進要誅戮宦官,而引起董卓的進京。因董卓的十常侍亂政圖

進京,而引起廢立之事,又因此而引起袁紹、曹操等紛紛起兵討卓,天下就從此分裂了。然則後漢的禍源,最大的便是十常侍,這還是人謀之不臧。寫《三國演義》的人,說什麼“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好像有什麼定數似的,恐怕未必其然了。然則宦官究竟是怎樣一種人呢?歷來讀史的人,怕知道宦官之為害者多,知道宦官的來源者少。我不妨藉此機會,和諸君談談。

所謂宦者,大家都知道是曾經閹割的人。近代的俗語,亦稱為太監。那是因為在明朝,他們所做的官,有二十四個,都稱為某某監之故,這是不難解的。然則何以又稱為宦者呢?在後漢時代,這一種人,威權很大,敗壞政治很利害,所以寫《後漢書》的人特地替這一班人做了一篇傳,《後漢書》(宋刻本)名為《宦者列傳》,《宦者列傳序》里說:“中興之初,宦者悉用閹人。”這句話,和我們通常的見解有些不符。通常的見解,都以為宦官就是閹人,現在卻說光武中興之後,宦官才全用閹人,那么,自此以前,宦官就並非閹人了。所以有人疑心這“宦”字是錯的,說當作“內”字。然而他這句話,實在是錯的。

宦字的意思,本來並非指閹割。而宦官二字,亦本非指閹割的人所做的官。

我們所謂五經,中間有一部喚做《禮記》。《禮記》的第一篇是《曲禮》,《曲禮》里有一句:“宦學事師,非禮不親。”學就是進學校,宦是什麼呢?

須知道古代所謂學校,和現代全然不同。現代的學校,必須要傳授些知識技能,古代的學校則全無此事。古代的學校亦分為大學國小,所謂國小,只是教授一些傳統的做人道理以及日常生活間的禮節,如灑掃應對進退之類。又或極粗淺的常識,如數目字和東西南北等名稱之類。根本說不上知識,更無實際套用的技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