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地理位於河南省東部,屬於商丘市寧陵縣趙村鄉的一個自然村,具有近500年歷史。地勢平坦,海拔50米。年平均氣溫14.2℃,年平均降水量647毫米。無霜期216天。屬於孔莊村委,西鄰孔莊、焦莊,東臨南朱莊,北臨黃莊,南臨孟士讀。村四周鄉級、縣級公路環繞。
人口與資源截止到2010年底,該村人口1086人,現有耕地1002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紅薯、大豆為主;土特產有金頂謝花酥梨,具有皮薄胞甜多汗少渣的特點,木質加工的玩具、家居等。該村全部姓呂,是明朝著名思想家呂坤的後代。呂姓在寧陵縣共有八門,該村的呂氏屬於六門,是寧陵縣呂氏家族的重要一支,每年的呂族大會主要以該村來參與組織和召集。該村的木業十分發達,在豫東地區享有盛名,其產品遠銷國內外,是該村的傳統產業。
![記者到呂大莊採訪木業](/img/d/35c/nBnauM3XycTN5UzNxEzN0MDN0MTM5ADN1cTMwADMwAjMxAzLxc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文明建設
由愚昧向文明轉變![思想家呂坤著作](/img/9/902/nBnauM3XwIDO0MDOxEzN0MDN0MTM5ADN1cTMwADMwAjMxAzLxc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呂坤:
![呂坤像](/img/f/e56/nBnauM3XwgzNwMTNyUjN4cjMxMTM1ITM0UTMxADMwAzM5EzL1Y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字叔簡,一字心吾、新吾,自號抱獨居土,原籍寧陵縣呂老家。明朝文學家、思想家,呂坤剛正不阿,為政清廉,他與沈鯉、郭正域被譽為明萬曆年間天下“三大賢”,主要作品有《實政錄》《夜氣銘》《招良心詩》等。除《呻吟語》、《實政錄》外,還有《去偽齋集》等十餘種,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刑法、軍事、水利、教育、音韻、醫學等各個方面。呂坤思想對後世有很大影響,其代表作《呂坤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創性之作。
現在寧陵有呂坤篆蓋於慎行的墓志銘,其墓為赦建,位於寧陵縣西陽驛鄉呂墳村西北角,規模之大,非常罕見。墓地北依大沙河,周圍柏樹數百畝,墓址占地75畝,墓區600餘畝。墓為青磚砌築,上覆圓形土丘,周長30米,高3米多。整個陵園呈南北向長方形。墓前有石碑、石條幾、石桌、石凳、石蠟台、神道。神道長200多米,兩旁有石人、石馬、石羊、大小兩隊石獅子、石牌坊等,造型生動,形象逼真,雕工精細,規模宏偉。對研究清代石刻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現墓地約3.3公頃,按照明朝皇帝敕修時的規模恢復了原貌,新的山門牌坊、捐款功德碑、石獸等氣勢恢宏,神道寬闊,柏樹環繞,蒼翠肅穆,寂靜幽深,空氣清新,景色旖旎。現存翠柏尚有百餘畝,是河南省商丘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寧陵縣重要景區之一。
呂世傑:
呂世傑(1963年12月-)
![呂世傑(右)](/img/7/c0e/nBnauM3X1EzM4gTOxEzN0MDN0MTM5ADN1cTMwADMwAjMxAzLxc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自幼酷愛學習,為人忠厚,酷愛書法。他歷經坎坷,學有所長,積極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為寧陵縣的經濟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先後為寧陵縣招商引資達數億元,不僅是呂大莊人的驕傲,也是寧陵縣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