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利[法籍義大利作曲家]

呂利[法籍義大利作曲家]
呂利[法籍義大利作曲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呂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年-1687年),原名喬萬尼·巴蒂斯塔·呂利(GiovanniBattista Lulli),法籍義大利作曲家。1632年11月28日生於佛羅倫斯,1687年3月22日卒於巴黎。呂利於1661年加入法國籍,因一個偶然的機會青雲直上,從宮廷芭蕾舞團的演員成長為皇家音樂舞蹈學校的首任校長。他與大劇作家莫里哀(Molière)相識,又受到盧梭思想的影響,創作了許多用法語演唱的歌劇,成為法國歌劇的創始者。代表作有《阿爾西斯特》、《愛神與酒神的節日》等。

生平簡介

呂利是佛羅倫斯一個磨房主的兒子。童年跟一個修道士學文化和彈奏吉他,並自學小提琴,後來參加了一個流浪藝人的樂隊。1646年被馬薩林帶到巴黎,當蒙龐謝爾郡主的侍童,演奏吉他、小提琴和伴舞。並師從N.梅特呂學作曲,師從N.吉戈爾學哈普西科德。1652年呂利轉到郡主的堂弟法王路易十四的宮廷中服務。1653年被任命為宮廷作曲家,並指揮宮廷的小提琴樂隊。他還組織了一個16人的小樂隊,致力於提高樂隊的演奏技巧和表現力。1661年入法國籍,1662年被任命為皇家樂長,1664年同劇作家莫里哀合作,寫了一系列芭蕾喜劇音樂,如《逼婚》(1664)、《貴人迷》(1670)等。1671年他為莫里哀和P.高乃依的悲喜劇《普敘赫》配樂,使它實際上成為沒有朗誦調的歌劇(幾年後呂利把它改為正式的歌劇)。1672年,在他創建的皇家音樂劇院(即後來的巴黎歌劇院)的開幕式上,演出了他的田園劇《愛神和酒神的節日》。1673年又上演了他的《卡德摩斯與赫耳彌俄涅》,這是法國歌劇史上第一部抒情悲劇。此後每年都有一部新歌劇問世。他一生共作有30多部歌劇和芭蕾音樂,為法國歌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687年,他在教堂指揮150人演出《感恩贊》時,被自己指揮用的手杖尖刺傷了腳趾,由此引起敗血症而亡故。呂利的歌劇特點是:歌劇序曲多由帶有附點節奏的慢樂段和一個快的賦格樂段組成,廣泛加入芭蕾舞,合唱占有重要地位;發展了與語言節奏有密切聯繫的、帶有誇張的朗誦調風格,並加有樂隊伴奏,以避免當時義大利歌劇朗誦調的枯燥乏味。但在他的歌劇中,詠嘆調大多只占次要地位。除歌劇、舞劇作品外。他還作有嬉遊曲、宗教音樂和器樂組曲等。

藝術成就

(1) 創造出一種被稱為“抒情悲劇”(Tragedie lyrique)的法國歌劇形式。

(2) 在歌劇中採用了與義大利歌劇序曲相反的“慢-快-慢”法國式序曲。

(3) 在歌劇中大量運用芭蕾,服裝華麗。

(4)歌劇採用法語,以有伴奏的宣敘調代替義大利式的乾念宣敘調,使宣敘調具有歌唱性;歌劇中大部分用宣敘調,很少用詠嘆調。

呂利砸琴

呂利是個戲劇迷,他與法國傑出的喜劇大師莫里哀是好友,而且十分喜愛他的文學作品,他曾經將莫里哀的代表作《逼婚》和《貴人迷》改變為音樂舞蹈的形式。呂利在早年時,甚至還客串過莫里哀喜劇中的角色。據說有一回,呂利在莫里哀的名劇《貴人迷》中飾演了莫弗蒂一角,其表演投入之極,竟然跳入樂池,並將一架鋼琴砸壞。這一精彩表演當即博得滿堂喝彩。

呂利 呂利

西洋古典音樂巴洛克時期代表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