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昔,普米語為"新年"之意,是寧蒗普米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每年農曆臘月初六或初七為除夕,臘月初八為歲首。節期各地不同,長至半月,短為三天。
除夕這天,各家各戶在門前、神台及屋頂插青松枝,以示四季常青,興旺發達。晚上,全家人圍坐在火塘邊吃團年飯,夜間要留人守歲。吃年夜飯前,要餵狗,以此紀念和感謝狗給人延長了壽命。相傳很早以前,狗的壽命是60歲,而人的壽命才12歲,人一去世,狗就沒人餵養了。後來,狗為了生存,主動與人換了壽命。
初一凌晨,當雄雞啼鳴時,各村寨鳴槍吹螺,以示報歲。接著,各家舉行祭房頭,祈禱平安吉祥、五穀豐收。然後,男女青年爭先跑到溪邊呂水,以最先取得淨水為吉。接著,全家圍坐在火塘邊喝酥油茶,吃糯米飯。家裡若有進入十三歲的男女青少年,父母還要為其舉行隆重的"穿褲子"或"穿裙子"禮儀。
按照普米族人的傳統習慣,吾昔節期間除親友互相拜年、祝福外,各村寨還要舉行文娛體育活動,主要有對歌、跳舞、打靶、賽馬、摔跤等項目。節日最末一天,要舉行上山"吃蟲"儀式,男女青年各自帶上炒好的青裸、玉米等食物,圍坐山上盡情地吃,每吃一粒表示消滅一隻蟲,完全吃掉,意味著消滅了當年所有害蟲,預兆農業豐收。為祈保六畜興旺,各家還相約派人上山集體放牧,每人攜帶豐盛的菜餚,在山上共進午餐。
相關詞條
-
馮從吾
馮從吾(1557年~1627年),字仲好,號少墟,陝西西安府長安縣(今屬陝西西安)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萬曆十七年(1589)進士,與袁可立、高攀龍同...
人物生平 主要功績 治學觀點 軼事典故 明史記載 -
華人尋根節
華人尋根節是紀念炎帝,炎帝是全球華人共同的祖先,農曆四月二十六為其生辰紀念日,尋根節的一大特點是與旅遊結合,首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規模約2萬人,其中...
簡介 己丑年 庚寅年 辛卯年 壬辰年 -
上巳女兒節
上巳女兒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古時以夏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稱為“上巳”。三月初三...
概述 內容 -
神農節
黃帝、炎帝同為中華民族始祖。據史書記載 炎帝為遠古時期部落首領,與黃帝同為中華民族始祖,其主要功績有制耒耜、植五穀、嘗百草、療民疾、興貿易等,開創了農耕...
來歷與傳說 與隨州 與隨州厲山 分合因由 部族地理 -
興昔亡可汗
第一代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彌射 第二代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元慶 公元692年,阿史那彌射之子,第二代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元慶,被武周酷吏來俊臣誣陷,被殺。
基本情況 傳襲關係 屢遭誣陷的家族 與繼往絕可汗一門的關係 -
靖節祠
靖節祠,又稱陶公祠,為紀念東晉時著名隱士、文學家、詩人陶淵明而建。
陶靖節祠 陶淵明簡介 宜豐縣靖節祠簡介 歷史記載 文人墨客題詩列表 -
《崔鳴吾紀事》
《崔鳴吾紀事》,(明)崔嘉祥撰,筆記小說。
作者簡介 -
李卓吾[明代歷史人物]
李贄(1527~1602),漢族 ,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 李贄初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贄,字宏甫,號卓吾,別號...
生平經歷 個人思想 主要作品 人物評價 家族成員 -
程知節
程知節(593—665)原名程咬金,唐初濟州東阿(今平陰東阿鎮)人,自少勇,善用馬槊。隋末農民起義爆發,投瓦崗起義軍,署為內軍驃騎。武德二年,秦王李世民...
簡介 生平 家庭成員 小說形象 相關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