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它產生於元末,初版於明朝,是我國第一部“供閱讀”的白話長篇小說。由於時代的變遷,語言的進化,當年的“白話”,有一部分已經和今天標準的“國語”有所差異,不是規範的當代漢語了。此外,由於作者所處的時代非常黑暗,民族矛盾突出,統治殘暴,作者從民族勵志出發,呼喚強悍,鼓勵反抗,以小說的形式美化殺人放火,暗示“善殺人者即英雄”,提倡“霸意識”,鼓吹聚眾造反,是有他不得已的苦衷的。因此,對於今天的讀者而言,必須說明作者當時的環境和寫作的動機,才不至於誤導今天的讀者。這個評註改編本與原本有兩處不同:第一,以規範的當代漢語為標準,把原著中不規範的詞語、不合乎當代漢語語法的句子,都經過整理,或加注釋,但是並不刪節,章節故事都不加以改動。第二,本書從最新的視角出發,以“善惡是非”及對國家、民族、社會是否有益的觀點,分析並評價書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用“導讀”的形式在全書前面先作總體的介紹,指導讀者怎么閱讀;在正文中間,對具體人物和具體事件用“夾批” 的形式“畫龍點睛”;然後在每一回的正文後面,都加上自述多少不一的 “簡評”,指出本回書中的故事人物思想和語言特色,並適當介紹一些前人對《水滸傳》的評論,作對比參考。
《水滸傳》歷來被人誤解、誤導、誤讀,本書有振聾發聵、撥亂反正、指點迷津、幫助思考的作用。
作者介紹
吳越,原名吳佩珏。男,1932年5月12日出生,浙江省縉雲縣人。1946年開始文學創作,1947年參加中國青年文藝研究會,任嘉興分會會長,主編《青年文藝》周刊。1949年6月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軍大三分校新聞系,畢業後在重慶軍管會任接管工作員、西南空軍司令部通信參謀及文化幹事等職。1952年7月轉業到地方,任上海市行政幹部學校教育幹事。1954年7月調北京,先後任《光明日報 文字改革》專刊編輯、文字改革出版社編輯;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改正後先後任科學普及出版社編輯、寶文堂書店副編審。1992年年底離休,出任中國科協《金秋科苑》月刊總編輯。是民盟成員、中國俗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大眾文學學會理事、中國科普作協科學文藝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浙江縉雲縣文聯名譽主席。主要貢獻:建國前在嘉興、杭州、金華的報刊上發表長篇連載一部、中短篇小說、詩歌、雜文共二百多篇。建國後創作的文學作品共28本約1000萬字,已經出版的計有:長篇歷史小說《括蒼山恩仇記》五卷200萬字;長篇紀實小說《蔣介石的絕密王牌》一卷34萬字、《特殊少將的特殊使命》一卷28萬字;長篇通俗小說《鳳鳴復仇記》(與孫鳳忱合作)一卷34萬字;長篇風土小說《泰國十日談》一卷34萬字;長篇法制小說《人的一半是野獸》兩卷50萬字、《煙花王國的浮沉》一卷36萬字、《墜入羅網的獵手》一卷13萬字;清末方言小說國語改寫本《海上花列傳》兩卷43萬字、《花國春秋》兩卷50萬字、《江南浪子》兩卷60萬字、《水滸傳(少年版)》三卷36萬字;科幻小說《古屍復活記》一卷6萬字;長篇敘事詩《岷江三爪龍》一卷三千三百多行;另有電腦教材《中國小信息技術實用課本》兩套共12冊、《2l世紀最新電腦實用教程》(4冊)、《青少年實用電腦知識叢書》(兩套共20冊)、《家用電腦實用詳解》(3冊)、《電腦打字無師自通》及《娃娃的電腦世界》、《家用電腦常用外設》、《電腦小遊戲詳解叢書》(一套10冊,已出3冊)等共55本計1000萬字;雜著《怎樣打麻將》一卷12萬字。獲獎的中篇小說計有:《鳳歸何處》獲《人民文學》雜誌首屆“銀杉”文學獎,《城隍娶妻記》獲《山海經》雜誌優秀文學獎,《婺女深仇》獲《藝術館》雜誌優秀文學獎,《陽光下的罪惡》獲《熱河》雜誌“神筆”獎,《我的舅舅是神偷》獲《章回小說》第四屆“當代優秀章回小說”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