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秉華

吳秉華1988年7月畢業於東至縣教師進修學校普師班,同年8月分配 到利安中學任教,1993年8月擔任利安中學教導處主任,1998年8月被任命為利安中學校長,2004年12月調任花園中學校長。2007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表彰為“安徽省先進工作者”等多個榮譽稱號。工作兢兢業業,以身作則,工作碩果纍纍。

工作近二十年,承載了許多榮譽:1990年被東至縣委、縣政府授予“德育工作先進個人”的光榮稱號, 1996年被縣教委授予“兩基工作先進個人”光榮稱號, 2003年9月被東至縣委、縣政府授予優秀教育工作者的光榮稱號,2004年2月被市教育局評為教育管理先進個人。2005年被池州市委、人民政府年表彰為“池州市先進工作者”。2007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表彰為“安徽省先進工作者”
一、潤物無聲
考慮自己起點低,因此從一開始工作,他便深深知道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才能立足教壇。多年來,他依託學習領會了黨的教育方針,履行了教書育人的職責,不折不扣的執行上級及學校有關決議,做學生的榜樣,同行的楷模。擔任利安中學校長以來,他無時無刻不警醒自己:不能讓老區人民的子女在自己手上而耽誤,不能因為自己的失誤而出現重大的責任事故,不能因為自己的偏聽偏信而讓同志們不愉快的工作。也正是這些警示,才不斷強化他的責任意識,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盡心竭力的教書育人。
為管理好學校,他除從書本上汲取營養外,還重視借鑑兄弟學校的管理經驗和方法,重視同事們相處的點滴可供參照的做法,重視同志們善意的批評和合理的建議,在重視中認真思考,總結更新,為已所用。在學校管理工作中,他深知以制治校工作的重要性,但他也知道,僅靠規章制度是不能讓同志們把要求化為自覺的行動的,作為校長,他首先要讓全體教職工能夠感覺到自己潛在的影響。做具體的事,無論大事還是小事,總是一馬當先,身先士卒,絕不會袖手旁觀,甩手指揮。學校買炭,幫下車,不在乎一身灰;學校購書,幫搬運,不在乎一點汗水……每學期天天堅持同學生一道起床,有時晚上值周的同志因故不能堅守崗位,只好自己留下來, 堅持到初三年級就寢之時……對待同志,誠字為先;工作盡心盡責的,當然看好,工作中有不足的,善意的批評、悄悄的提醒;工作中出現矛盾,即使同他發生爭吵的,事後他也能主動談心,互相溝通,消除誤會,增進了解和理解.平日裡,他用兩把尺子,一把量自己的不足,另一把量別人的長處,用同事的長處量自己的不足,以便能清醒地認識自己,鞭策自己。
二、身正為范
90年至98年,他連續執教初三畢業班數學,其間還雙肩挑過初一、初二數學,同時還兼任班主任、理科教研組長、教導主任等工作。1999-2000學年度、2000-2001學年度第一學期,他參加了校長崗位和提高培訓,結束後,仍執教初二物理、初三數學的教學工作。調入花園中學後,依舊沒有放棄本身的教學工作,除教一個班的數學外,還兼任三個班的計算機課。因為自己是校長,教學上更是馬虎不得。96年為迎接全縣“兩基”驗收,他不知犧牲了多少休息時間負責組織學校的檔案、“普九”資料等軟體建設,為利安鄉代表全縣第一個通過行署驗收立下了汗馬功勞。擔任校長的頭兩年里,由於上級未給學校配備教導主任職位,校長、主任只能一肩挑,其擔子真不輕。在搞好學校管理的同時,他通過自學,熟練掌握了計算機技能,帶動全校教師開展多媒體教學活動,為學校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受到方方面面的肯定和讚許,並被池州市教育局授予“電化教育先進個人”。
三、累累碩果
應該說,他從一個中師生在短短的四年時間裡被提升學校的教導主任,然後被提任東至縣最年輕的初級中學校長,其本身不知蘊含著多少汗水,不知閃現著多少疲憊的身影。沒有一顆強烈的事業心、責任心是不會有所作為的。96年結婚,只請一天假,97年兒子出世,僅在醫院呆三天,回家就上班;更不必說平時,就連雙休日也難得休息,他妻子說他把家當成了旅館。也正因如此,他的教學論文多次獲市、縣一等獎,輔導學生競賽最高獎為省一等獎。 在利安中學擔任校長期間,學校連續四年被行署(市)教委表彰為“為職業學校輸送合格新生先進學校”,98年12月在全縣國中辦學水平評估中,學校獲良好等次,位居全縣第六位,2004年5月全縣第二輪辦學水平評估,學校位居全縣第四名,獲四星級學校榮譽稱號。教育教研工作有了質的飆升,幾年裡,共有3人次獲市級論文一、二、三等獎,10人次獲縣級論文一、二、三等獎;5人次獲縣級說課比賽二、三等獎, 2003年全縣優質課評比活動中,數學、政治學科獲一等獎,語文獲二等獎,歷史獲三等獎。2004年度,學校一青年教師連續獲省級、國家級優質課大賽一等獎。這些成績對於一個規模不大的山區農村初級中學來說,是來之不易的。同樣,他管理學校每年的中考成績一年一個台階,受到當地幹部民眾的好評。
總之,工作以來,他始終如一地堅持以校為家,把師生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覺維護教育工作者的光輝形象,把自己最寶貴的青春奉獻給東至縣的老山區,為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振興做出了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