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吳湘慶,男,漢族,1935年11月生,1951年3月參加革命,歷任華東後勤軍需倉庫文化教員,20軍60師178團7連步兵,178團炮營任指揮排長,在20軍先後擔任了副排長、營團參謀、副團長、師教導隊隊長、60師副師長、60師師長、1985年8月任20集團軍參謀長,1988年9月16日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1990年1月調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1993年2月當選中國共產黨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人物生平
他來自江陰北門,不幸的童年經歷讓他的性格充滿堅韌,而周邊的關懷又讓他滿懷感恩。他少小離家,回來時已掛上了將星,成為了一名共和國將軍。他就是廣州軍區副參謀長吳湘慶少將。夏日的午後,記者採訪了這位恰好回故鄉省親的老將軍,75歲的老人,只見他精神矍鑠,滿頭銀髮,一雙劍眉,處處顯示著一個老軍人特有的軒昂氣度。
抗戰時,日寇炸毀了全家人的希望
1935年11月,吳湘慶出生在江陰北門,家中兄弟姐妹六人,他排名老么。當時家裡在北門街上開了一家銅匠店,生活尚屬殷實。但世事難料,1939年,日寇轟炸江陰,4歲的吳湘慶和家人開始了逃亡生涯。等到轟炸結束,吳家人回到北門,卻看見自家的銅匠店已淪為一片廢墟。禍不單行,眼看著全家唯一的生機來源就此斷絕,吳湘慶的父親氣急攻心,很快就去世了。
父親走了,家也散了。為生計所迫,兩個姐姐遠赴上海打工,最大的才13歲。最小的姐姐寄養到了姨媽家。大哥去做學徒工,只剩下二哥和年幼的吳湘慶陪伴在母親身邊。
“生活很艱難,母親靠打雜和縫補衣服維持我們的生活。”吳湘慶回憶說。但好在親戚們都很關心這個不幸的家庭。外公每年都要給錢資助、舅舅每年都會給外甥們做一套新衣服,學費也都靠親戚們七拼八湊地幫著解決……懂得感恩的吳湘慶到現在還牢牢記著親戚們的好。
解放後,他迎來了上大學的機會
解放後,吳湘慶在江陰縣中就讀。等到初二那年,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對外招生。“國中直接上大學,不用交學費,而且還包吃住。”迫切希望改變貧窮命運的吳湘慶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經過幾番波折,華東人民革命大學沒上到,結果被分配到了華東後勤軍事幹校文教隊。經過一年短暫的學習,吳湘慶又被分配到了華東後勤軍需倉庫擔任文化教員,竟莫名其妙地參加了工作。
“當時毛主席非常重視知識分子的作用,有知識的戰士在部隊里很吃香。”吳湘慶回憶說,雖然自己只有國中學歷水平,但當時卻和13個來自江浙滬一帶的教員開辦了夜校,為戰士們掃盲,這一乾就是兩年。
到了1953年底,華東後勤軍事幹校的校長動員吳湘慶考地方大學。喜歡寫寫畫畫的吳湘慶順利考上了上海美術學院,可一聽學制是六年,當即就打了退堂鼓。“開玩笑,我才開始當兵,六年大學一上就不再是軍人了。後來一個報告打上去,就被送到了瀋陽炮校學習。”
這是一段非常深刻的記憶。當時瀋陽炮校聘請的教師是來自蘇聯的顧問團,而教學方式也是來自蘇聯的軍事化教學方法。“我們過的是戰士生活,全年沒有休息日,還要站崗放哨。學習的戰士技能,開車、騎馬、射擊、修理、通訊,林林總總一共有19門軍政文技課程。”畢業時,吳湘慶19門功課中有16門獲得優秀,3門良好,成績全優,獲得了在軍旗下照相留念的榮譽,並且可以自己提出分配去向。
“分配時,我想起了當年來江陰接我們的新兵連連長,當時是兩月份,天氣很冷,他送了兩塊毛巾給我禦寒。”這位來自20軍60師178團7連的連長給吳湘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分配時,吳湘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178團7連。“因為我是炮兵,178團7連是步兵,結果又被調到了178團炮營任指揮排長。”
轉戰南北,他成長為一名將軍
就這樣,兜兜轉轉,吳湘慶終於正式開始了他的部隊生涯。在20軍,他先後擔任了副排長、營團參謀、副團長、師教導隊隊長、軍參謀長……這其中的經歷也是曲曲折折,直到1990年,吳湘慶脫離20軍,前往廣州軍區任副參謀長,少將軍銜。1996年底,已經60歲的吳湘慶暫時休息,兩年後前往廣東省政協任職。直到現在,已經75歲高齡的吳湘慶還擔任著廣東省政協歷屆理事名譽會長、新四軍研究會常委副會長兼秘書長。
回憶起自己的大半輩子,吳湘慶始終認為,幾次學習是自己畢生難忘的經歷。第一次是在華東後勤軍事幹校,讓他學會了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軍人。第二次是在瀋陽炮校,他學會了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基層指揮官。第三次是1983年進北京軍事學院高級系進修,全面和系統了解了我軍的戰略戰役思想以及積極防禦的戰役方針。此後兩次是在國防大學,一次是學習戰略指揮,另一次是學習中國初級社會和鄧小平理論,戰略理論使吳湘慶的指揮水平再度深化,而政治學習則給他打下了深厚的政治理論基礎。